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化报道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是什么?是轻歌曼舞,是风花雪月,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是成不了正餐的佐料,是永远排在政治、经济、科学、教育、卫生等报道之后的“老九”。如果把一张报纸比作一出大戏,那么文化报道似乎只能是这出戏里的龙套演员。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报纸的文化报道一直是读者获取文化资讯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地方性报纸则更肩负着地方文化传承与弘扬。虽然网络迅猛发展,但是地方性报纸文化报道以其独特的编排和对新闻的处理,依然赢得读者的喜爱。但目前文化报道式微,娱乐化倾向是不争的事实。笔者将着重探讨地方报纸文化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报纸文娱报道的地位不容忽视 近年来报纸文娱报道的"壮大"主要表现在: 一、文娱报道在报纸中所占体量越来越多.报纸(指综合性报纸,而非专业类报)的文娱报道,过去是配角,版位往往安排在时政、社会、本地、国际等新闻之后,篇幅相对较少,随着报纸市场化经营的发展,特别是2003年前后报纸扩版潮的涌动,文娱报道的体量大大增加,都市类日报文娱报道往往以一叠多版的体量出现,而全国生活服务类周报的封面几乎清一色明星,文娱报道更是连篇累牍.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文娱版的"风情韵 致"问题 一切文化都离不开地域文化的 肥沃土壤。报纸的文娱版也须首先 关注本土的文化新闻,特别是要关 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新闻。 在这一点上,《温州晚报》文化版 从开办至今就遵从重视地方文化新  相似文献   

5.
程文 《报刊之友》2010,(1):93-94
都市报娱乐报道,近几年空前繁荣、花团锦簇,为报纸赢得读者、赢得市场发挥了有力作用。但是,娱乐报道在“娱乐至死”喧闹背后的空洞、肤浅甚或是低俗却是不争的事实,也是读者诟病最多的地方。在提高文化软实力方面,娱乐报道作为新闻文化新闻建设方面的一支有生力量,应该关注什么?传播什么?娱乐什么?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规则,创造一种什么样的氛围?才能更好地体现娱乐精神、文化内涵,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前所未有的舆论环境中,每个人都是新闻发布者,每个人都是新闻评论员。在各种形式的海量信息不断刷新的当下,党报文娱报道如何脱颖而出,党报文娱评论如何增强影响力、真正为报纸增色,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来,由于报纸副刊的版而减少或在文化事件报道、对所在城市人文历史、城市地理、本土文化资源挖掘等方面的弱化等因素,使报纸副刊的作用在读者眼里越来越淡化,报纸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更是被逼向一个日益逼仄的空间里,这就需要报纸文化类专副刊的编辑在策划、选题、编稿等方面能够发挥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娱版面。即以文化与娱乐为主入要内容的版面。文化是一个宏观概念,在版面操作上,通常是涵盖了艺术、美术、文学、娱乐甚至也包括一部分体育内容。然而当前,很多报纸的文娱类版面。过多地突出了娱乐,因而忽略了文化领域里更广阔的内容。当然,突出娱乐有它的道理,因为这类版面的很大目的在于给受众带来轻松、愉快。但是,正因此目的,一些媒体及编辑过于迎合部分受众的猎奇心理,一味地以名人隐私、花边新闻、桃色事件等等取悦少数人的不健康需求,长久下去,必将严重损害媒体形象,更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和谐局面。娱乐报道是整个文艺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向百姓和社会提供精神产品,是媒体的服务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9.
《新闻前哨》2011,(8):7-7
冯秋红在2011年第6期《传媒观察》中撰文提出,现在的文化报道大多“没文化”。在目前都市生活类报纸的文化娱乐版面上,文化报道已经完全让位于娱乐报道。为什么会走到这样一种境地?1.商家、明星、媒体三方“合谋”,完成经济利益的最大化。2.媒体已有思维定势,重娱乐报道而轻文化报道。如今,一提文化,大家很容易想到的是娱乐。媒体发展到今天,从业人员乃至于主管者都已形成思维定势,认为文化报道“曲高和寡”,唯有娱乐报道才能带来关注度。所以,宁肯大量转载网络上的无聊“星闻”,也不去推动一些原创的文化新闻的挖掘。  相似文献   

10.
体验式报道,又被称为“参与式报道”、“介入式报道”,它是记者隐瞒身份并且转换成与被采访对象相同的角色,亲身体验后采写的报道。 纵观近几年国内报纸,无论是国家级大报,还是地方性报;无论是党报,还是生活类报纸,抑或是行业报,许多报纸都发表过生动感性的体验式新闻,一些记者因为敢入虎穴,采写了一系列体验式报道而声名远扬,一些报纸甚至把体验式报道当成了报纸的新卖点,藉此吸引读者的眼光。 随着报业的发展,报道形式不断出新。体验式报道作为近年来在新闻媒体上出现较多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在吸引读者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  相似文献   

11.
当下,受众不再满足于简单化、表层化的报道,对信息深度、广度的需求日益增长。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度报道,成为了报纸与其他媒体竞争致胜的利器。党报如何做好深度报道?笔者认为,可以从"发挥党报优势加强策划,另辟蹊径做好独家深度报道"和"对民生热线刨根问底,抓好追踪式深度报道"两方面来"突围"。  相似文献   

12.
深度报道(亦称深入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①长期以来,在许多业内或者业外人士看来深度报道一直是党报的优势所在,是党报的“利器”。而近年来,它却越来越受到各地都市类报纸的重视。一向给受众提供“快餐式”消费的都市报却青睐被称为党报“重型炸弹”的深度报道,这难道只是都市报运用报道文体的一种偶然现象吗?不!在笔者看来,这是都市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一、突破都市报同质报道瓶颈提高竞争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雨后春笋”,从这些曾用…  相似文献   

13.
陈熹 《新闻前哨》2009,(6):16-17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空前好的发展时期。作为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分量和作用不断加强,而在文化报道中文娱报道正在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抵制文化报道低俗化提升文娱新闻含金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文娱新闻低俗化.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弱化和新闻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大众的欣赏品位、道德观念,肩负着传播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神圣职责。因此,正确处理好文化娱乐报道中“迎合与引导”的关系、“报道与炒作”的关系、“阅读率与品位”的关系,切实把握好文化娱乐报道的导向.不为格调低下的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提供传播载体。是每一个文化新闻从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5.
潘宁 《新闻实践》2013,(9):32-34
文化报道一直以来都以一种柔和雅致的身段和大隐于市的姿态出现在纸媒上。然而,文化报道之于社会进步的推动和精神价值的彰显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对于一份城市报纸而言,文化报道不仅仅是读者获取文化资讯的主要方式之一,更肩负着传承和弘扬城市文化的重任。笔者尝试从脉络、符号、本土意识、捕捉风向四个层面,探讨如何从本土文化资源出发,做好城市文化报道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李傲 《记者摇篮》2005,(5):13-13
晚报作为市民报纸,文化报道是其重要的报道内容之一,文化报道质量不仅体现这张报纸的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所在地的文化氛围,因此挖掘文化新闻的深度,增强可读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报纸的休闲娱乐报道经历了版面扩张、内容广泛、版面设置越来越受到重视、去意识形态化、表达方式越来越多元等方面的变化.通过查阅和分析1978年~2008年30年间的<广州日报>,本文意在探寻1978年以来报纸休闲娱乐报道的变迁之路,窥视其发展的足迹,探寻其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崔静 《青年记者》2001,(3):38-38
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对文化新闻的需求越来越大。文化新闻在一张报纸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多。各家报纸纷纷出现了周末版、星期天刊、文化周刊等。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有深度和力度的文化新闻呢?一、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精心选好主题做为一名“文娱”记者,不能只盯住“明星”们搞一些所谓读者爱看的风花雪月的稿件,而应投身到社会市场经济的大变革中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从纷乱的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新闻,从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受互联网发展的影响,文化报道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和快餐化的趋势,各类八卦娱乐新闻,甚至是庸俗娱乐新闻成为部分报纸的版面主角,忽略了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认识文化报道的重要地位,失去了文化报道的大气魄、大视角、大分量特点,也淡化了把文章作为一种传播思想、道德、理论、观念的载体传统,却以八卦新闻创造出庸俗景观,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氛围形成了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戴江泓 《新闻实践》2014,(10):72-73
当文娱新闻成为报纸不可或缺的版块内容,当铺天盖地的娱乐资讯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成为人们触手可及的快餐,地方报纸的文娱版如何独树一帜赢得读者的青睐,从而为报纸赢得一定的影响力呢7笔者以在文娱报道一线近二十年的经历,谈点粗略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