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思乡情结,是中国人浓得化不开的情愫,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古诗云: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不如此。今年中秋,十一位中央电视台的主播走进义乌,在当地举办了一场咏美景、咏佳节、咏深情的中秋诗会。那些抑扬顿挫的美妙诗句落在义乌大地上,同华美的视频、悠扬的音乐一起,传递出这个商贸之  相似文献   

2.
正中秋节与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赏月的风俗,在《唐书·太宗记》有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代张祜(785年—849年),字承吉,清河人,出身富豪之家,有诗名,其《中秋夜杭州玩月》诗描述了在杭州的文人雅士中秋赏月的情形: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影流江不尽,轮曳谷无声。似镜当楼晓,如珠出浦盈。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小槛循环看,长堤蹋阵行。  相似文献   

3.
正自古以来,中秋节除了赏月、祭月、吟诗作词,吃月饼也是一件仪式感满满的活动。《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如今,月饼的内涵丰富了,已不单单是一种食品,而是一种"中秋文化"的象征。吃月饼,实际吃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气氛、一种情感。  相似文献   

4.
李宜蓬 《文化学刊》2013,(6):134-139
诗群互动现象,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现象,其中包括从《诗》的应用角度提出的“诗可以群”,也包括从诗的创作角度而形成的“群可以诗”,即一方面强调诗歌的应用对沟通群体思想与感情、凝结群体的共识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强调群体之间的交流方式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诗群互动现象是对“诗可以群”与“群可以诗”的归纳和整合,也是对中国古代诗歌与社会群体关系的总的概括。“诗可以群”与“群可以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诗可以群”,侧重于揭示诗的社会功能;“群可以诗”,侧重于揭示诗的创作情境。二者相反相成,构成了对中国古代诗歌现象和诗学理论的独特阐释。  相似文献   

5.
《诗纬》是形成于我国汉代的纬书的一种。《诗纬》中有关《诗经》的评论,其思想观点主要来自于《齐诗》翼奉一派,因而《诗纬》与《齐诗》在理论上有着渊源的关系。《诗纬》所提出的“四始”、“五际”,及“六情”说,以阴阳律历附会解释《诗经》的诗篇,其真实用意在于,揭示周王朝兴盛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以此对当时的现实政治发生作用。《诗纬》中的诗论,如“诗者,天地之心”、“诗者持也”、“诗含五际六情”等论说,对汉魏六朝时期的诗论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二《南》诗的礼教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序》因过度附会政教,率以二《南》皆言文王之教与后妃夫人之德,逮宋之疑古风起,而废《诗序》之说大兴。虽然郑笺以礼说《诗》之事,宋之后仍有人加以回护,然而讥其拘泥形迹,纡曲于外在之礼仪制度而有害于诗情者实多。然而《孔子诗论》问世后,孔子诗教多强调礼义之思想日渐明晰,因而参照简文以深究二《南》风诗之礼教思想,可谓正得其时。职是之故,本文首先从诗教与礼教相系之立场,论述撰写本文之动机;其次,则直接专就二《南》25篇诗歌之内容,分别从男女情诗、婚礼习俗用诗、劳人思妇遣情诗、子女事亲诗以及执事行役诗五大类,以论述各类诗歌之礼教思想;最后,再总括其整体礼教思想之大要。  相似文献   

7.
正月亮的圆缺是没有什么人文内涵的。不过中秋一旦成为节日,也就被附上种种人间情怀,滋生出许多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古往今来,许多与中秋相关的神话传说不胫而走,广为传播,成为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秋之夜,总是一年中月亮最为圆润、饱满、明亮的那一夜,非常特别,早就被我们的祖先当作一个特殊的日子。不过,古往今来,人们话说中秋明月,并非在讨论天体,实际上诉说的却总是人间情怀。  相似文献   

8.
春秋赋《诗》的形式 ,历来有歌《诗》以赋、诵《诗》以赋、歌《诗》即诵《诗》等多种看法。透过多种赋《诗》定义 ,我们发现后人歧出的赋《诗》解释并不互相抵牾 ,而是昭示了典礼上程式化和多具象征意味的歌诗奏乐向具体生活和实际政治延伸的日常化过程 ,以及诗去器乐因素、表演因素过程 :即 ,赋《诗》言志始于奏乐歌《诗》言志而亡于言语称《诗》谕志 ,中间经历由徒歌吟志到诵《诗》言志的过程。其发展的逻辑乃是基于诗乐的普遍传播 ,藉“乡乐唯欲”之契机 ,为适应礼乐文明兴盛与衰落的历史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十七字诗和说诨话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讽刺性文体和文艺形式,前人鲜有论述。本文从文体发生学的角度,结合宋元瓦舍伎艺演出,探讨了十七字诗和说诨话产生的背景,钩稽其艺术形态和特点,爬梳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沉浮,并进一步说明了其不被中国主流文坛接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味外之旨"说--司空图"诗味"说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司空图的"诗味"论,研究者众多,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分析检讨,并对司空图的"味外之旨"说与禅学的渊源关系、"味外之旨"与"韵外之致"说及其与诗之"境"、"格"的关系等问题,作出了新的考论.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月是故乡明,挂在中天”。不知是那位诗人的诗句,每逢此时便回响在耳畔,这里体现着一份对家国、家园独有的挚爱情感。今年,中秋佳节与国庆日一起欢度,二十余年的时光中,除了2001年10月1日中秋之外,这是仅有的双节共度的日子,于是凭空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喜悦。  相似文献   

12.
"辞赋属诗"说是明代文学复古运动先驱李东阳提出的赋学观点,后人多有附和。此说与传统的"辞赋属文"观念不合,也与明代文集编撰的实际体例相冲突,遭到当时一些文人的批评。"辞赋属诗"说是在明代诗文复古主义思潮盛行的背景下产生与流行的,生动体现明代中期复古派文人在"诗文之辨"命题下,重新厘定的诗文分体标准。明代赋论正是在"辞赋属诗"说的引导下,排除明初尚质文风和中期公安派倡唐宋律赋之干扰,重回元明赋学复古主流,明赋的理论嬗变彰显了赋文回归诗体本性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元人诗序,包括元人撰写的诗前序和以散文形式撰写的介绍相关诗歌创作背景及其内容主旨的诗序文。本文在调查若干元人别集及《全元文》的基础上,择要介绍了元人诗前序与诗序文的基本内容,并以虞集诗序文为例予以简要说明,希望藉此引起学界的关注,且对元代诗歌研究略尽绵力。  相似文献   

14.
《白石道人诗说》是姜夔诗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南宋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在宋代诗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文主要探讨了姜夔的诗学思想及其成因,首先从《白石道人诗说》出发阐释了姜夔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包含“浑厚”与“飘逸”的审美理想、讲究“法度”与“活法”的统一、兼具儒家的诗教观和道家崇尚自然的风格,以及追求“意格”与“韵度”。其次从南宋雅化的环境出发探究诗学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及“雅”的内涵。最后从诗人的人生经历与个性才情着手,探讨其诗学思想形成的内在因素。研究姜夔诗学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原因,既有助于深入了解姜夔的作品风貌,也能为同时期的诗学理论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今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阿论坛上提及一位阿拉伯商人穆罕奈德,说他在义乌开了一家餐馆,把阿拉伯饮食文化带到了义乌,也在义乌的繁荣兴旺中收获了事业,把自己的人生之梦融入了中国百姓追求的幸福梦中。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针对阿拉伯地区的媒体外宣主要有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网络等渠道。2009年开播的中央电视台阿拉伯语频道是中国目前唯一针对阿拉伯观众播放的阿语卫星电视频道。开播3年多以来,在阿拉伯地区产生了一定范围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但是相比其他阿文电视台,从节目的编排、选取、制作到播出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可以说仍旧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陈望道在浙江义乌老家的柴房里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他还翻译了许多介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复旦大学校长25年,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春秋后期,诗从坏乐之中蝉蜕而出,诗教变乐语之教为纯粹诗教,汇入既有之德义礼治的教育传统,从附庸走向独立。《诗》属性的这一历史性嬗替乃是籍孔门重置《诗》教目的而完成的。官学下移民间,孔子设计教育造士,立四教,分四科,观念重理想、实践重事功,以《诗》为其文教教材,并赋予其不同于乐教时代的全新目的。较之于古乐官,孔子论乐不必及诗;较之于古师儒辈,孔子论诗不必及德义。一方面持续古乐官和古师儒辈的造士理想的高调;另一方面因应时代,把《诗》教落实到向社会供应达政专对、可以言、言而文的事君、事父的人材,实现了《诗》属性的独立与重置。这既体现了夫子教《诗》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又成就了《诗》新的历史功能和身份属性。  相似文献   

19.
龙年春节,小商品王国义乌充满着中国年的气氛,挂灯笼、赏花灯、观舞龙、贴春联……大街小巷一派祥瑞景象。义乌常驻有来自世界各国的1.3万余名外商,中国传统佳节与文化正在走进这些外国人的心中。  相似文献   

20.
传承千年的诗歌总集《诗经》向我们展现了周代王室至平民百姓的生活画卷。《诗经》中的乡愁诗都是以周代时期广大劳动人民受频繁的战争、繁重的劳役、不公的制度的迫害为题材而创作的,这些诗篇中包括军人思乡情怀、流亡者的怀乡情感、劳动者的故土情结。对此,本文就《诗经》中思乡恋土情怀诗篇的成因、乡愁诗的内心活动进行分析,探究古代劳动人民的思乡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