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泳》2011,(4):84-85
自从弗兰·克里平意外死亡的悲剧发生之后,公开水域游泳游泳比赛发生了哪些变化?对这件事的调查已经有了一些时间了,但要得出最终的结论还为时过早,世界泳联已经组织了专门小组,这是一个正确和积极的步骤,也是一个保证公开水域项目更加安全的最好手段。  相似文献   

2.
梁永生 《新体育》2011,(6):75-75
游泳是人们年喜爱的夏季运动,即健身又消暑,但如果没有足够的安全防范意识,常常会发生溺水事件。所以,学游泳一定要在水浅的游泳池里,并且有识水性的人陪同。学会游泳之后,没有人带领也不要在江、河、湖、海或池塘等开放水域游泳。  相似文献   

3.
政策     
《游泳》2022,(1)
2021年12月22日,体育总局游泳中心发布“关于印发《自然水域公共游泳场所救生安全管理规范(2021版)》的通知”(游泳字(2021)276号)。通知说,为了深入贯彻体育工作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自然水域公共游泳场所救生安全规范与专业技术服务,预防在自然水域公共游泳场所发生溺水事件,特制定了《自然水域公共游泳场所救生安全管理规范2021片版》,请各有关单位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4.
顾建平 《游泳》2002,(4):38-38
在江河湖海中游泳,有发生溺水的可能,就是在游泳池中也时有溺水的不幸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5.
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揭示湖北省大学生溺水高危行为和水域安全教育现状。结果发现:湖北省大学生溺水经历普遍、溺水高危行为常态化、游泳教育现状堪忧,建议科学构建大学生水域安全教育模式、配套教育资源;完善教育法规、补强基础设施、落实大学生游泳教学;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维联动的预警与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6.
王为人 《游泳》2011,(4):114-115
公开水域游泳的定义就是在任何自然水体,比如河流,湖泊或海洋中的游泳。最初的公开水域游泳仅仅是为了完成(可以说是艰难地)一段长距离,而新一代的公开水域游泳者已经是追求游得更快。  相似文献   

7.
夏日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和众多体育爱好者最为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但是,由于一些学校没有认真加强游泳活动的组织、指导,也没注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游泳卫生、安全等知识的教育,致使很多青少年缺乏游泳安全的组织及有关知识,从而每年都不断发生游泳溺水事故,这必须引起学校和体育教师、校医、班主任的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加强游泳组织工作和游泳安全等知识的教育,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那么,怎样在游泳运动中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呢?  相似文献   

8.
木子 《游泳》2001,(4):16-16
夏季 ,游泳是一种理想的集降温、娱乐和健身为一体的体育活动。但是 ,游泳又是一种很危险的运动 ,容易发生溺水事故。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 ,美国每年因游泳而被淹死的人多达4000人以上 ,其中有近1200人是14岁以下的孩子 ,大多数是淹死在自家后院的游泳池里。在游泳中 ,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儿童。每年有2000多名儿童在游泳时溺水 ,在一些州 ,儿童溺水死亡要超过其他致死因素。美国儿科学会建议 ,最好不要教4岁以下的孩子学游泳 ,因为孩子们遭受游泳伤害的机会在价值上远远超过操之过急的“教学”。美国消…  相似文献   

9.
杨硕 《游泳》2012,(2):42-42
游泳的确是一项很好的运动,然而它也存在着一个致命缺点,就是人在水中有溺水的风险。发生溺水时如无人及时施救,溺水者几乎不可能自己摆脱,最终导致窒息昏迷甚至死亡。因此世界各地的营业性游泳场所都需要配备救生员,以确保游泳者的安全。这些救生员大多是经过专业的训练,具备一定的救生知识技能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的专业人员。我国的救生员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董煜 《游泳》2011,(6):58-59
近年来公开水域游泳国内外发展非常迅速,本文通过阅读国内外有关公开水域能量代谢及技战术方面的文献,将其中各种观点加以整理、分析,同时随机抽取30名曾参加过公开水域游泳上比赛的运动员发放问卷,并利用收集的资料、数据与整体问的联系来分析、推断公开水域游泳能量代谢及技战术总体规律性,对公开水域(马拉松)游泳的比赛形式、环境等特点,对公开水域(马拉松)游泳比赛的能量代谢及对技战术的影响进行研究,所得结果希望为公开水域训练、人才培养及比赛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1.
张文华 《游泳》2018,(2):84-85
在过去几年间,公开水域游泳这项运动发展迅猛,弗拉纳甘一直是这项运动的先驱者。约翰-弗拉纳甘是美国著名的公开水域游泳运动员。他是一位职业选手,经验丰富,因此,他能够向那些担心参加公开水域游泳会遇到鲨鱼问题的游泳者提供一些经验。显然,他曾经从鲨鱼的口中逃生了。  相似文献   

12.
为公开水域游泳运动的选材、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我国公开水域游泳运动的发展水平,采用文献综述法,概述国内外公开水域游泳运动员ACE基因I/D多态性特征、低体温症、热应激以及运动性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现: ACE-I等位基因是决定耐力素质的关键因素,5-10km公开水域游泳运动员与马拉松长跑运动员的ACE-I等位基因存在较大差异,但可能与室内游泳项目运动员相似;皮褶厚度影响机体隔绝外界低温的能力;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可作为个体出现低体温症的影响因素之一;游泳运动员的这种低汗率高但高Na+和Cl–的出汗适应性可能是导致游泳运动员在公开水域进行长时间游泳时出现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日本泳联编撰的《公开水域游泳教材》于2006年12月由大修馆书店出版发行。该书阐述了北京奥运会新设项目公开水域游泳的发展概况、训练方法、参赛方法、医学知识、比赛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该书目录如下:第一章公开水域游泳的历史1.公开水域游泳的历史和发展2.公开水域游泳概述第二章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的赛前准备1.熟悉比赛环境2.器材用具的选定第三章参赛1.选择比赛和报名方法2.出发前的准备和热身运动3.出发的种类和注意事项4.赛中和终点前的注意事项5.抵达终点与整理运动6.营养和水分的补充第四章公开水域游泳技术与训练1.公开水域游泳的…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0月27日,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通过了6个大项的新增或变更,其中游泳增加了男女公开水域10公里赛,这使游泳的5个项目,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和公开水域游泳全部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在公开水域游泳项目上  相似文献   

15.
《游泳》2015,(1):46
游泳为许多运动休闲人士提供了乐趣,但是乐趣可能在几分钟内转变为灾难性的溺水伤亡事故。游泳者溺水后,仅2分钟就会丧失意识,4-6分钟便造成脑损伤或死亡,所以对溺水者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必定会引发悲剧后果。在游泳安全领域是怎样的情形呢?只有确保安全,游泳才是有趣的休闲运动。然而,每天全球有数百万人由于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而面临溺水危险。每年据有关方面统计有4000名儿童溺水身亡,成为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相似文献   

16.
夏季将至.炎热酷暑也将随之而来,游泳自然成为最热门的活动之一。游泳是很好的健身运动,既能防暑降温,又能强身健体、放松身心。但因为游泳是在特殊环境中进行的,如果不做好准备工作、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中,溺水是造成广大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确保游泳者的安全,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夏季到来之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救助常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7.
王跃新 《游泳》2006,(4):50-50
2005年10月27日,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通过了6个大项的新增或变更,其中游泳增加了男女公开水域10公里赛,这使游泳的5个项目,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和公开水域游泳全部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在公开水域游泳项目上的情况,我们特意收集了一些国际公开水域比赛的资料,以便有关部门和领导能及时了解情况,为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8.
刘幼琼  迟爱光 《游泳》2007,(4):49-51
每年,我国因溺水死亡的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位居非正常死亡人数的第二,水中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因为缺乏经验,或采取错误方法导致的。因此,掌握实用游泳技术对自救显得格外重要,在平时生活中应尽可能多地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以应对不时之需。实用游泳技术应该成为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下面我们收集整理了几种简便的实用游泳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纠延红 《游泳》2003,(1):24-24
在游泳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观念,必须把安全教育和安全保障措施放在首要地位,强化教师和学生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预防并杜绝游泳溺水事件的发生,这是游泳教师的神圣职责。如果游泳教学时的安全保障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溺水或其他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20.
溺水事故(Submersion)是指个体在水中经历了与游泳有关的危难而引发的身体伤害或最终窒息死亡的事件。在我国每年发生的青少年安全事故中,溺水是造成青少年,尤其是农村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据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首次发布的《2000年至2005年中国儿童意外溺水状况调查结果报告》统计显示:“中国平均每年有近5万名0~14岁青少年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因溺水事故引发的青少年死亡数超过50%,接近3万名,其中农村青少年溺水事故明显高于城市,达5倍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