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对《档案法》规定“的鉴定档案”“和销毁档案”行为谈了看法,认为:“1.鉴定档案”与《档案法》本身相矛盾;“2.销毁档案”与档案法定定义相矛盾;3.在《档案法》制度下“,销毁档案”将陷入尴尬境地。并对“鉴定档案”“和销毁档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一是客观上存在着作“为档案”保管,但实际上是对国家和社会没有真正保存价值的所谓“档案”;二是“鉴定档案”到底鉴定的是什么?三“是销毁档案”中“的档案”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国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出台,体现了我国档案界对完善档案保管期限表、解决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存在问题的思想,既符合长期以来档案界关注和研究鉴定问题专家、学者的愿望,也是档案鉴定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笔者认为,在《规定》出台之后,我们还有必要继续探讨我国档案鉴定工作中的问题,以进一步完善档案保管期限表。为此,我们针对新颁布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就"期限表的抽象还是具体""、继续细化保管档次"、"制订《永久保存档案一览表》"、"制定档案保管期限体系"、"确定不同保管期限档案的比例关系"等问题作了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3.
档案馆中的“长期档案”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华 《档案与建设》2007,(5):7-11,58
由于我国对于“档案”概念的不同理解和目前所采取的档案保管期限划分政策,国家档案资源中存在着永久、长期和短期档案是很正常的事。不正常的是,档案馆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但是在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中有相当一部分却不是“永久”的,而是“长期”,甚至是“短期”的。不但如此,档案馆中保存的许多长期和短期档案早已超过原定的保管期限,在目前以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这些档案似乎仍然没有处理的可能。“长期”和“短期”档案存在着“永久”保存下去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是举世震惊、举国哀痛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促使我在震惊和哀痛中.开始查阅有关四川地震档案史料的我试图通过这些档案史料,了解素有“天府之国”之誉的四川,和地震有着怎样的牵连;历史上遭遇地震又是怎样的情况;又给后人留下了什么样的思考?通过查阅《清代地震档案史料》中关于清代四川地震的内容.结果发现那里大小地震(多数为轻微地震)时有发生,如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规定,我国的档案划分为三种保管期限,即永久、长期、短期。凡是反映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机关、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有长远利用价值,需无限期保存下去的档案其保管期限被列为永久保存;凡是……  相似文献   

6.
张一囡 《兰台世界》2023,(1):21-23+41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国家档案局印发《“十四五”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程实施方案》专项文件,对国家重点档案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进行了新的规划。本文以这两个政策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探析“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程的政策内容与特点,并对当前政策的完善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上海档案》2000年第4期发表的郭红解《从“科技史料走进博物馆”说开去》一文(以下简称郭文),提出了一些值得档案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引起了笔者的进一步思考。 思考之一,如何看待媒体报道的导向作用。 今年6月1日《文汇报》以“科技史料走进博物馆”为题,报道了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将曾轰动世界的科研成果“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的档案史料捐赠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这份珍贵的档案史料由试验记录、检测报告和1965年国家颁发的重大成果鉴定证书组成。几乎同时,上海各大媒体纷纷刊发了这则消息。郭文正是针对这一情况而发表的。笔者认为,“人工全  相似文献   

8.
切莫把“发现”仅当成一种荣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之茂 《中国档案》2003,(12):35-35
这是一个老话题。老话之所以重提,是因为翻阅档案报刊,我们还是能够经常读到这样一些带有轰动效应的消息:“××档案史料在××档案馆被发现”。接下来,作者会有足够的理由说明该档案史料是多么重要,“填补××史料空白”啦,“证明(或推翻)××史研论断”啦,云云。反正不外乎世上独有,弥足珍贵。沉睡已久的档案被唤醒,物尽其用,同时又能令人心服地说明档案馆藏品丰富宝贵,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忽一日,有朋友对档案馆里发现档案的“新闻”不以为然,竟说出使人添堵的话:“我对你们档案馆是做什么的有些不理解了。田野里发现庄稼,教室里发…  相似文献   

9.
“架阁库”是宋朝首创的档案保管机构,“架阁文字”“架阁文书”是宋朝用于指代保管在架阁库中的档案的专门名词。国内对于“架阁库”“架阁文字”“架阁文书”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本文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整合、新增了一些史料,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更深入地剖析,并纠正了王金玉先生引证的《梦溪笔谈》版本与文字之误等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1918年在教育部任佥事的时候走近了“大内档案”,于1927年他又写了一篇杂文《谈所谓“大内档案”》,1928年被收在《而已集》中。时间虽然过去很久了,但它仍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新上海档案》2006,(1):31-32
王玫娇在《山两档案》2005年第5期上撰文认为.在我国.“档案开放”一词是从“开放历史档案”逐步演变来的。1980年,中央决定向学术界开放1949年以前的档案。随着这一政策的出台.“开放历史档案”一词便频频出现在国内有关的政策文本中。1985年。根据中央的指示,国家档案局决定扩大开放范围,要求“各级国家档案馆不仅望继续开放解放前的历史档案.而且对于解放后的档案也要准备分期分批地开放”。由此“开放历史档案”演变为“开放档案”,它的含义是“档案馆将超过一定保管期限的档案向社会公开提供广泛利用的一项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2.
笔者就构建照片档案“大档案”理论及实践进行了再思考,提出构建照片档案“大档案”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档案馆作为保存档案史料的基地和社会各方面利用与研究档案资料的中心,主要接收具永久保存价值的各级现行和撤销机关形成的档案以及建国前的档案.其接收对象一般限于国家机关等非盈利性机构.而盈利性机构,如企业、公司、法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大量档案则要在自己建立的档案室中分散保存.  相似文献   

14.
对新修订“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断机关文件材料是否属于归档范围、确定归档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是整理工作的最早最基本的环节,也是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国家档案局从1999年开始启动对1987年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三个业务文件的修订工作。经过7年反复慎重研究,终于以“国家档案局令”的形式发布《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并作为行政规章执行。“规定”是新时期机关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业务规范,对于各级机关文件材料的流向和档案的处置,合理配置各级国家档案馆的馆藏结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1年,青岛市城阳区档案馆发起的“城阳记忆”档案史料征集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截止目前,区档案馆已征集各个时期文物档案材料400余件,抢救保存了一批珍贵档案,填补的馆藏资源中清朝和民国时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程训方、刘东斌二位先生《对“鉴定档案”和“销毁档案”的思考》一文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客观地阐述了鉴定档案和销毁档案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贵刊2005年第九期刊登了《“九一八”·柳条沟》一文,作者李辉以翔实的史料,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奸诈。在广西永福县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中,也有一些记载“九一八”事变的照片,同样可以充分证明日本军国主义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奸诈和凶残本性。永福县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有一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一月一日出版的《东方  相似文献   

18.
张红 《陕西档案》2000,(4):20-20,17
看了1999年第8期《中国档案》徐青的《不裁不订"件"当家》一文,深受启发.文中提出档案以"件"为保管单位,是对档案工作的传统理论、观点、方法的变革,代表着档案工作发展的趋势.文中虽说的是文书档案,笔者认为实验测试档案也可参照办理,实验测试档案也应"件"当家.笔者以从事多年测试档案的实践体会,就档案工作以"卷"为保管单位和以"件"为保管单位在测试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利弊,谈谈我对实验测试档案以"件"为保管单位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9.
王振忠 《中国档案》2005,(11):25-29
知道有王振忠这个人很早,大约有十年了。那是因为在《读书》杂志上读到他的一些学术随笔涉及徽州文书和其他史料,觉得这是一位不那么学究但很专业的学者。后来读到他的《斜晖脉脉水悠悠》(学术散文集),发现他不仅能写很专业的学术文章,还能把学术文章写得很好看,觉得这是一位有才情的学者。再后来看到他在《万象》上根据第一手的史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档案,描述和探究历史场景的文章,发现他对史料的利用有非常独特的视角,就又觉得这是一个充分认识和了解档案价值,会充分运用档案的学者。并隐隐感到他与档案应该有点故事。果然,经“调查”,了解到他个人收藏有一万余件徽州文书。于是,就有了记者对王振忠先生的造访和这篇约稿。  相似文献   

20.
1987年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的条款中有很多“重要的”、“一般的”的区分。档案界同仁对此多有评论,认为,重要与一般的界限区分表述模糊、弹性大、可操作性差。由于对条款的理解会因人而异随意性较大.容易造成划分保管期限时,对一些文件价值的判断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