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着眼于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的课堂表现,尝试通过辩、引、通、上四步行动,开启以"本色、本质、本真语文味"为宗旨的探寻之旅,力求回归语文本色,还"语文味"于课堂,从而达到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的最高境界乃本色两字。那么,如何让语文教学在简约大气和激情澎湃中凸显语文本色呢?一要简约语文,展示本色;二要精啄文本,巧显本色;三要留点激情,串联本色。这样,我们的课堂可如清水芙蓉般清新可人,可如娇艳玫瑰般激情澎湃。只有凸显了语文本色,使课堂具有了"语文味",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呼吁要还语文本色.他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一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二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而造成"假主体行为":三杂: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四碎:零敲碎打,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五偏:轻视"双基",完全否认接受学习,弱化教师职能.  相似文献   

4.
<正>何谓本色?《现代汉语词典》对"本色"的解释为:"本来的面貌,原有的性质或品质。"笔者认为,回归本色的语文,要以读为本,要以生为本,要凸显情味,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真正体现出"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的课堂氛围,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色。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以读为本,让课堂书声琅琅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之一,自古以来人们就把"书声琅琅"作为有效课堂的主要标志。古人云"书读百遍,其  相似文献   

5.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呼吁要还语文本色。他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一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二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  相似文献   

6.
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大多被遮蔽,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桎梏了语文教学活动,"课堂导语"阻断了语文教学活动,"问题设计"分割了语文教学活动,"德育教育"标签化了语文教学活动.因此,我们应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澄明遮蔽,还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开创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进行了剖析,呼吁要还语文本色。他在这片文章中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一是"虚",即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二是"闹",即为体现学生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而造成"假主体行为";三是"杂",即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让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四是"碎",即零敲碎打,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五是"偏",即轻视"双基",完全否认接受学习,弱化教师职能。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文字训练,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本色课堂"就是立足儿童的语文,尊重作为学习主体的儿童的生命状态,让儿童喜欢语文、拥有语文。小学语文教学是儿童自己的生活,要服从儿童语文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要把学生塑造成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即促使学生探索品质的养成、道德意志的觉醒和自由心灵的建构,就必须而且应当谋求语文教育中国化的方向。回归"本色语文",崇尚"简约语文",构建"和谐语文",追求"诗意语文",呼唤"生态语文"。1.回归"本色语文"。本色语文就是在语文教育中,摒弃那种忽视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训练的想法和做法,还语文教育本来就具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在课堂上,教师要让语文味体现在琅琅书声里、词语教学中、自读自悟里、探寻文本秘妙中和畅快的个性表达中,让学生在扎实而灵动的课堂上学语习文,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陈建先老师潜心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是"本色语文"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综观陈老师<钱学森>一课的教学,初步彰显了他"扎根语言,着意精神,立足发展"的本色语文观和"读为本,悟为核,用为宗"的课堂特色.主要的感受有三点:  相似文献   

12.
语文本色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教材文本展开整合处理、对文本主旨进行深度发掘、对文本教程实施全面优化,使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出生活本色、生命本色和生态本色。本色课堂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要求,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艺术研究大师徐悲鸿有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简约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的最高境界,用简简单单的方式教语文,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本色课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在语文文字中徜徉,得到真正的熏陶。本文将具体的对小学语文本色课堂导学做一个分析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色课堂就是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学科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让课堂有"儿童味",这是基础。还要有"学科特质",那就是要有语文味、数学味、英语味、体育味等学科味。  相似文献   

15.
本色与着色     
本色就是本来面目,例如英雄本色就是英雄的本来面目.那么,语文教师的本色、语文课的本色是什么?我以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真正做到"目中有人",自然流畅地与学生交流,不矫情、不造作,应该属于语文教师、语文课的本色.当然,这个本色是从教师的角度说的,还有学生的本色,这里暂不涉及.  相似文献   

16.
回归语文,就是语文教学要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坚决反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形式主义,打外围战的彩色语文。我们应积极倡导"本色语文"、"自然语文"和"绿色语文"。首先,"回归语文"就是要回归"本色语文"。就是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当前高中语文重复教学的弊病,深入分析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回归本色语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观点,并从"回归简约,让课堂单纯有效""、回归质朴,让课堂文味盎然"和"回归实践,让课堂巩固扎实"等三个方面对"回归本色语文"的观点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那么,如何念好"读""品"写"这三字诀,留原汁存本色,还课堂浓浓语文味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一些精彩的语文课堂,撷取几个片段共同体察品悟.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过去"课内外衔接"的语文教学实践,还是"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教学,都是为了回归语文课的本色。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阅读文章的过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应从文本解读、语言本色、课堂管理三个方面去探索。  相似文献   

20.
本色的智慧     
明代奇人徐渭在<西厢序>中指出,生活中有本色与相色之分,本色即正身,相色即替身,戏曲作家应该"贱相色,贵本色".基于此而形成了他以通俗自然为核心,以摹写真情、真性为目的的本色论.追求本色,不止于戏剧界.在中学语文界,黄厚江老师也独辟蹊径,高举起本色的大旗.认为"语文就是语文",主张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使人耳目一新,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