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举重运动是一项以力量为基础的比赛项目。力量素质是关系成败的重要因素。少年举重运动员不同于成年,受身体发育特征的影响,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对其运动成绩的提高,甚至号业运动寿命的延长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对少年举重运动员力量、速度力量、爆发力进行探析.其目的在于为少年举重运动员提供心理训练和素质训练科学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举重是一项很古老的运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利用举石头、用一根木棍在两头扎上石块等来锻炼体力和训练士兵。官家还把举重做为武考项目。现代举重运动更是为人们所热衷,在第一届奥运会上就有举重项目比赛,训练手段也是越来越丰富,运动成绩更是越来越高。少年举重运动员是举重事业的继承者,是举重事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举重事业的栋梁是举重教练员深思的问题。少年举重运动员由于生理特点的局限性,在举重运动的训练上要保护少年举重运动员健康的成长发育,要科学的把握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成长规律,科学的安排训练强度和运动量。仅就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骨骼和肌肉两方面浅谈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  相似文献   

3.
谈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打好基础,提高运动水平,已成为各级体校教练员的共识。从生理角度讲,少年举重运动员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对他们进行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训练时,必须从他们的解剖、生理、心理特点出发,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才能有利于未来成才。举重运动员想在全省、全国或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全面的抓举、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科学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运动训练的四大要素之一。心理训练是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本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是为更好地进行训练和参加比赛,争取优异成绩作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过程。一、少年举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特征举重运动是消耗体力、  相似文献   

5.
根据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将皮格马利翁效应运用于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中,可以提高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自信心;有利于发挥少年举重运动员的主体作用;建立良好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关系,有利于提高少年运动员情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举重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代举重运动的技术已达到高质量高水平,竞赛成绩已临近人类生理极限的状况,这样在训练和比赛中加重了运动员的承受能力,同时也更易出现运动损伤。特别是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尚不成熟,大强度训练时更增加了发生损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举重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方法也在变化,许多资料表明,现代少年举重运动员身体发展水平大大超过已往少年,采用什么样训练才能使他们的身体机能得以提高,而且使运动员成绩稳步上升?怎样训练才能让他们成为一名攀登高峰的优秀人才?对这个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出一些针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期对从事青少年举重运动训练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们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析举重辅助练习借力推的训练价值及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举重运动中辅助练习一借力推的锻炼价值及有关训练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更加地提高举重运动水平,科学地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运动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残疾人举重比赛竞争日益激烈,对运动员技术稳定性和合理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服务训练实践,选取我国优秀残疾人举重运动员12名(女6、男6)作为研究对象,用两台松夏M9500型摄像机对运动员的比赛进行现场平面定点、定机技术拍摄,拍摄所得录像带用爱捷运动图像快速反馈系统进行采样分析,得出相关数据,通过对所得数据的研究分析,发现我国残疾人举重运动员的技术现状及特点,同时运用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的相关知识对我国运动员的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优势与不足,总结规律,为充实和完善技术训练理论,改善我国优秀残疾人举重运动员的整体技术水平,进而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科学训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优秀举重运动员医学监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严政 《体育与科学》1998,19(5):57-62,42
本文根据举重项目的特点和优秀举重运动员身体特征进行了8年医学监控研究。结果表明:用多项生理生化指标对优秀举重运动员科学训练进行监控是可行的。采取有效恢复措施改进身体状况,提高运动能力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科学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运动训练的四大要素之一。心理训练是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本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是为更好地进行训练和参加比赛,争取优异成绩作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过程。一、少年举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特征举重运动是消耗体力、克服内  相似文献   

13.
依据运动训练学的原理和少年短跑运动员的训练特点,科学地安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竞赛期训练,有利于提高其比赛能力,创造良好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在多年的训练实践中发现,往往条件很好的14—15岁少年时就“人为”地赶成绩,不考虑自己的年龄特点经常采用男子式高级举重运动员通常采用的训练手段和方法,这样几年训练下来,运动成绩上不去还损害了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健康,这是值得思考的。14—15岁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训练练程度和身体发展的水平与成年举重运动员有极大的差别。因此,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训练不管是解决的任务或者是训练方法和成年举重运动员相比是截然不同的。2 实验对象和方法实验对象为14—15岁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分两组,每组5人,训练…  相似文献   

15.
基层体校举重队训练管理初探周长河竞技体育飞速发展的今天,举重运动发生了很大变化,涌现出了大批年轻新秀,使举重成绩迅速提高,竞争日趋激烈。要达到较高运动技术水平,不被新科技所淘汰,就必须用科学训练法来指导训练。在训练中我们进行大量试验,少年运动员身体的...  相似文献   

16.
儿童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孙杰生物学告诉我们,运动成绩的提高,是通过运动训练促使人体生物学改造的结果,这一改造是建立在人体自然发育基础上的一个长期过程。基层体校举重运动训练的对象是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对他们的训练除了遵循一般训练规律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少年举重比赛中,不少举重运动员专项力量水平较高,而专项成绩却不理想。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对专项成绩技术动作训练重视程度不够是导致专项成绩不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观察法,对两组不同级别少年举重运动员进行举重训练,发现重视少年举重运动员技术动作训练是可以提高专项成绩水平的。  相似文献   

18.
举重竞赛以运动员抓、挺举的成绩最终确定名次.抓、挺专项力量是支撑抓、挺运动成绩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科学化训练的开展,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内容与运动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举重腰带的使用已从竞技运动延伸到娱乐、休闲性运动中,其他进行举重和力量训练的运动员以及各种水平的健美、健身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批在使用举重腰带。因此,必须明确举重腰带在举重和力量训练中的作用,不正确的使用方法会导致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访问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州市30名举重运动员损伤原因特点分布的部位具体深入地分析,得出有效地举重预防措施。必须从运动训练学角度出发,紧密结合举重技术和训练特点,并使举重运动员了解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一些有效方法,从而减少举重运动员损伤的发生和损伤的程度,提高训练效果。为教练员、运动员更好的取得优异成绩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