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查德·赖特在其代表作<土生子>中,成功地运用了象征写作手法.这部作品中最典型的象征意象是"白"、"盲"和"姓名".通过分析和解读这三个象征意象深层次的寓意和内涵,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赖特对美国种族歧视的强烈抗议和这部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组缃小说<菉竹山房>在叙述人物悲情命运时,摒弃了人物对话和复杂曲折的情节,运用了多种意象,通过意象所指的内蕴,塑造了一个既让人怜又让人恨的"二姑姑"的形象.对小说意象内蕴进行解析,并与<简爱>中被囚禁的"疯女人"进行对比,能够揭示其悲剧命运的根由.  相似文献   

3.
晏迎新 《文教资料》2008,(23):31-32
这首<双桅船>是诗作者舒婷借物来表达自己的现实价值追求和美学追求这些心里层次的情感.诗中用了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物体生动而贴切的表达了自己抽象的内心追求.本文从象征和意象两个方面对全诗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剖析,一一分析了各种具象所承载的作者内心的情感寄托.从而得出结论,意象在现代诗中的使用,不仅能表现内在深层次的意义,而且避免了直接表述带来的直白和浅露使诗境深曲含蓄,更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4.
在《到灯塔去》中,作者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她对人的内心世界的理解与认识,象征意象作为一种叙述方式,积极地反映了小说人物的思想情感,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作品形式中的象征意象、人物及结构的象征意象,揭示伍尔夫在她的代表作《到灯塔去》中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5.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其第八部小说<爱>运用了大量象征意象.这些意象成为贯穿小说的语言道具,对刻画人物性格、展示矛盾关系、揭示小说的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小说意象的层层解读,在向读者展现意象美的同时,揭示小说"爱"这一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意象浅论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意象在中国文化中的最初含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了意象中两个成分"意"与"象"在创作中的关系以及在创作中的独特魅力.由于意象与象征、原型有着不可忽略的联系,本文对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一些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在小说《看不见的人》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意象。作者借助这些象征意象,通过一个黑人青年所遭受的不公正对待,对美国黑人的生存现状进行了洞察入微的描述,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美国黑人在种族歧视的桎梏下人格觉醒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表现主义戏剧中经常运用的艺术手段之一.在斯特林堡的戏剧中,各种别具特色的意象对丰富和深化主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意象--梦为契合点来分析斯特林堡<一出梦的戏剧>在内客与形式方面的艺术特色,探讨"梦"在此剧中所起的作用,有助于人门更全面地领会解表现主义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简·爱>小说中多次出现对"月亮"的描写,"月亮"意象在<简·爱>中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的象征意义.在东西方文化意识和文学传统中,月亮作为一种神话象征存在于众多文学作品中,西方经典著作中的"月亮"常包含有褒贬两重相对对立的象征意义,中国文学中的月亮也往往带有特定的象征涵义.  相似文献   

10.
艾青是Q象征意象自觉的追求,他创作了大量的意象诗。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可以发现艾青诗歌的象征意象分为比喻性象征意象和引申性象征意象。其中,比喻性象征意象又有公设的比喻性象征意象和私设的比喻性象征意象;引申性象征意象则具有自比性、暗示性与哲理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学中,"花"意象的出现串很高,本文从文本切入,选取<西厢记>、<牡丹丰>、<桃花扇>为例,探索"花"意象在戏曲中的情感内涵、情节结构和主题建构诸方面,考察"花"意象在戏曲中的审芙价值及文学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小说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几乎汲取了前代所有其他文体样式的成就,于古典诗歌中尤其受益良多."意象"是探讨古典诗歌艺术的重要范畴."意象"在古典小说作品中的具体呈现形态,最突出的就是"意象化情节"."意象化情节"充分利用"意象"在小说情节结构中的作用,除了兼有"意象"主客交融,虚实相生的优点外,还具有动作性与表演性,是小说情节演进中的一环."春思"是古典诗词的传统题材,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意象"景观.古典小说尤其是人情小说经常涉及"春思"这一传统题材的描写,当然也会自觉借鉴古典诗词已有的艺术表达成就.本文试图以<林兰香>、<红楼梦>为例,探讨古典小说中"春思"的"意象化情节"建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以德国导演马克·福斯特改编拍摄的电影——《追风筝的人》为分析对象,解析象征如何’通过风筝这一反复出现的意象,随着影片情节的发展,在影片中得以充分应用。  相似文献   

14.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成熟的文人五言诗,其意象的选取与组合都有独到之处:在意象选取上,背离了汉代文学追求恢宏昂扬的巨丽之美的艺术追求,把目光转向真切的现实,并多融入时空观念;在意象组合上,对喻、寄托、点缀三种组合方式对后代诗作多有启发,唐律诗意象经营的诸多手法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借鉴<古诗十九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从意象本身的表现方式来看,<诗经>中的马对于其所承载的思想、情感的"言说",主要依赖于铺陈、比喻、起兴的手法.<楚辞>中以马寄托理想、抒写情怀,使其真正进入到人格化的阶段而成了人格精神的象征.这种传统的形成,更多源于龙、马的血缘关系以及战国时期以"御"为话题的讨论.马意象的定型对后世文学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黎青 《文教资料》2008,(13):29-30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作家霍桑的代表作.用象征意象来表现主题是<红字>的主要特征.本文分析了<红字>中的红字A本身所蕴含的象征意象,主要的人物刻画,以及不同的背景描写,细致地剖析了罪与罚的宗教意识对人性道德本质的深远影响,深刻揭示了当代社会制度和宗教法律的残暴、卑鄙以及主人公为追求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和悲剧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7.
曹禺的"人生悲剧命运四部曲"之一<北京人>,以曹家的经济衰落作为串连全剧矛盾冲突的线索和戏剧冲突发生的具体背景,展开家庭中善良与丑恶、新生与腐朽、光明与黑暗的冲突.曹禺通过选取意象来表现生存个体的孤独意识,体现了作者对大家庭中个体生存困境到民族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D.H.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是典型的"劳伦斯式小说",体现了劳伦斯对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的探索和追求,涵盖了劳伦斯小说中普遍存在的因素:救世主题、对现代人心理问题的探索、多样化的叙述技巧、独一无二的语体和丰富多彩的意象运用等.  相似文献   

19.
意象是戏剧艺术创造的一个核心范畴。运用大量的意象符号可以说是美国戏剧名家尤金.奥尼尔剧作最显著的特征。在奥尼尔的多部剧作中,都出现了月亮这个意象,其笔下的月亮是一个永恒开发的象征体系,在不同的作品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裔美国黑人女性.她的第五部小说<宠儿>是她的不朽杰作.莫里森选择了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下的女性为自己的民族英雄史诗的主角,承担为民族寻找自我、塑造形象的重任,体现了她一贯的女权主义思想.在<宠儿>中,莫里森大胆地运用了很多意象和象征主义的表现方式.她以诗化现实主义的手法将丰富的象征和隐晦的意象与黑人历史文化和主人公的心理真实地结合起来,虚实相衬,巧妙地深化了全书的主题,重现了一部黑人的苦难与奋斗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