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武术思维方式——“体用”进行哲学思想史梳理与反思发现:历代拳术家借“体用”这一传统思维方式推寻拳理,阐释武术的内在本质与作用现象,其间经过了由“宇宙生成论”至“功夫即本体”衔接演变的思想历程。研究认为:1)“宇宙生成论”为武术体用思想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太极阴阳学说标志着武术体用思想的初步形成;2)“功夫即本体”为武术体用思想成熟赋予了理学气质,本体功夫哲学隐含了拳术家对武学心性功夫修炼的推重。武术思想在“体用”境迁中实现了对自身的内在超越,每个阶段的体用思想演进及其内蕴的哲学思维,直接反映了历史的进程,体现着逻辑认知与历史演进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体用”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史中表达能力最强的一对范畴,其理论架构深刻影响了后世武学。“与道同符”的体用性建构是拳术家阐释拳理的传统思维方式,这一理路很值得深入挖掘。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武术思维方式——“体用”进行哲学思想史梳理与反思。研究发现:历代拳术家借“体用”这一传统思维方式推寻拳理,阐释武术的内在本质与作用现象,其间经过了由“宇宙生成论”至“功夫即本体”衔接演变的思想历程。研究认为:①“宇宙生成论”为武术体用思想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太极阴阳学说标志着武术体用思想的初步形成;②“功夫即本体”为武术体用思想成熟赋予了理学气质,本体功夫哲学隐含了拳术家对武学心性功夫修炼的推重。武术思想在“体用” 境迁中实现了对自身的内在超越,每个阶段的体用思想演进及其内蕴的哲学思维,直接反映了历史的进程,体现着逻辑认知与历史演进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体用”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史中的概念,也是武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脊线。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思维方式和分析框架,“体用观”对建构武术理论有着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历史研究等方法对武术与体用思想相融的基本内涵、内在机制以及方法意义进行分析与阐释。认为,拳势“以练周身一体的内气与劲力为体、以练攻防一体的技击战术与技巧为用”、拳理“以静为体,以动为用”和拳法以“体道、味道,进而以武入道”的体认阶序共同建构起了武术“练体”与“练用”的基本内涵;“道器不二”的道艺体用观、“已发未发”的动静体用观以及“摄用归体”的拳势体用观集中反映了武术与体用思想相融的内在机制;武术的延续过程是在一次次“体用互变”的过程中实现了对自身的内在超越,其对体用思想的吸收与借鉴,不仅从思想层面印证了传统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更为重要的是为自身在整个传统文化延续与更迭过程寻找到了“因循”与“通变”的理据。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的统一。从内在涵义看,它将人的价值规定为自由、创造和全面发展,把为“每个人”创造价值、实现全社会的共建共享作为价值原则,把为人民群众创造有价值的生活视为所有行为的“最高标准”,这种人本价值论真正解决了价值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二者对大学而言,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高等学校成长过程中的永恒不变的主题就是教学和科研,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共同发展,促进两者的协调统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搞好人才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深入分析电大教学与科研的内在关系以及实现两者良性互动的重要作用入手,在研究当前电大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电大教学与科研管理体制,实现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的一些举措.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价值与实现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体育教育的价值主要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来实现,体育教学过程中价值主客体属性具有动态性、多元性特点,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应充分满足教师、学生、社会各方的价值需要,并使之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才能达到体育课程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坚定历史自信既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所在。“纲要”课教学必须着眼于由历史选择到历史自信的主题提升,既要形成以历史梳理为根基、以理论阐释为主线、以价值塑造为目标的多维立体的教学“矩阵”,又要探索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时空叙事、“中国”与“世界”相统一的比较叙事、宏大与微观相一致的方法叙事,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叙事策略的更新,提升“纲要”课教学坚定历史自信的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大学生形成坚定文化自信、发挥历史主动的认识自觉和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9.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参与观察、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选取5所体育院校套路专项课作为调查对象,对“功套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武术教学提供一种模式与参考。分析认为:套路专项课教学内容拳种化,拳种独特功法缺失;体用脱节,套路动作拆解实用教学不足;以技术传授为主,忽视了武术本质和学生个性品质教育;教学评价单一,主要是套路单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出现套路专选人少,学习兴趣低,遗忘率高,难以传承拳种精华等问题。为此,依据武术本质特点和教育原理,经过经验总结,提出“功套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回归实践应用效果突出。主要结论:1. “功套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知行合一”思想为教学指导;由武术功能决定教学内容结构,以全面教学目标引导教学方法,形成的一个教学体系。2. 该教学模式以拳种主要技术为主体,以套路学习为主线,形成功法、套路、用法三位一体教学结构。3. 纵向掌握拳种核心技术和技能,了解拳种完整技术和知识结构;横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群体凝聚力为教学目标。4.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与主观能动性,运用“三体”法感知“内外合一、体用兼备”的魅力。5.模式操作程序,由功法入门,由套路求法,由实用求真。  相似文献   

10.
以“为切实提升传统武术技击性提供理论思路”为研究目的,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将“打练结合”“体用一如”“功夫上身”“制人于不动声色之间”等在传统武术界影响较大的几个固化认识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反思。结论:1)扭转“打练结合”中“‘练’即套路”内容唯一性的僵化认识,实现以服务“打”为根本目的,以技战术与体能训练的“练”的根本转向。2)传统武术“体用一如”的实现应重视连接“体”与“用”的桥梁——条件性攻防的反复训练。3)对传统武术“功夫上身”与否的衡量,应注重审视训练内容、方法与负荷强度等身体实践对提升技击能力的相关性。4)“制人于不动声色之间”只是多重文化影响下所产生的理想化技击样态,不应作为实现技击的途径或判定优劣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立足“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是实现大学生媒介知识习得、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多元统一的关键抓手。研究选取高校影视后期制作课程实施媒介素养类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建设,对“知识+技能+价值”三位一体育人目标的达成度以及学生参与课程的情感体验开展教学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本门课程教学效果良好,“知识+技能+价值”目标的达成度较高;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但在将积极态度转化为良好学习习惯上还需加强督导;学生对该课程的内容、方法、资源和评价较满意,但认为教学交互的时效性还有待提高。基于此,提出优化媒介素养类课程思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学界多以为“理一分殊”只是体用范畴,其实这种理解是局限的。以“意象诠释”观之,朱子哲学实乃以“理一分殊”为结构与纲领、思维与方法,建构其整个哲学体系。具体而言,“理一分殊”贯通其本体论、工夫论与境界论,体现出本体、工夫、境界三者的同构性。在本体论中,“理一分殊”表现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在工夫论中,“理一分殊”表现为“敬贯体用,彻上彻下”;在境界论中,“理一分殊”表现为“一理”与“分殊”的圆融互摄,体中有用,用中有体。  相似文献   

13.
职教科研是讲究方法的.方法是科研的工具和手段,也是科研的依凭和保证.因而我们需要努力探究和建构教学、科研创新的方法,怀揣着方法上路,学会在方法中适意的栖居,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教育创新的根本目的.文章论述了教学科研的“做法—方法—方法论”梯度循环三级模型,以及与科研写作相关的选题确定、观点凝练、层次梳理和表达优化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在过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的基础上,精心整合而成的一门崭新课程。新课程方案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整体性和综合性很强,任课教师不仅要调整和补充自身的知识结构,而且要准确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在教学过程中使这两部分内容相互融合为一体并实现在不同教学方法中协调统一,功能互补。  相似文献   

15.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程的创新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美操课程应站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至高点把“健美操教学”变为“健美操教育”,把“知识技能传习”变为“文化传承”,以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这一改革将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程的创新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奠基。  相似文献   

16.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1):F0003-F0003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创刊,双月刊,大16开,144页,逢单月25日出版,全国统一刊号,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天水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以实现学术与教学、科研与区域礼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研究与西部开发有机结合为办刊理念,是第三、四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和“甘肃省优秀期刊”,开设的“陇右文化研究”两次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相似文献   

17.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32(3):145-F0003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创刊,双月刊,大16开,144页,逢单月25日出版,全国统一刊号,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天水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以实现学术与教学、科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研究与两部开发有机结合为办刊理念,是第三、四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和“甘肃省优秀期刊”,开设的“陇右文化研究”两次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相似文献   

18.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33(2):F0003-F0003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创刊,双月刊,大16开,144页,逢单月25日出版,全国统一刊号,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天水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以实现学术与教学、科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研究与阿部开发有机结合为办刊理念,是第三、四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和“甘肃省优秀期刊”,开设的“陇右文化研究”两次被评为“全国高校神科期刊特色栏目”。  相似文献   

19.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3):F0003-F0003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创刊,双月刊,大16开,144页,逢单月25日出版,全国统一刊号。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天水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以实现学术与教学、科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研究与西部开发有机结合为办刊理念,是第三、四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和“甘肃省优秀期刊”,开设的“陇有文化研究”两次被评为“全同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相似文献   

20.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6):F0003-F0003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创刊,双月刊,大16开,144页,逢单月25日出版,全国统一刊号,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天水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以实现学术与教学、科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研究与西部开发有机结合为办刊理念,是第三、四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和“甘肃省优秀期刊”,开设的“陇右文化研究”两次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陇右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