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单文荣 《生活教育》2012,(24):13-17
在21世纪高职教育改革视阈下对陶行知小先生制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运用进行了新的解读,试图进一步扩充和发展“小先生制”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空间。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对“小先生制”在高职学前教育的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思考探索,借以指导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促进高职幼教人才培养,实现对陶行知先生“小先生制”教育理念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提出的“小先生制”在当下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当代的“小先生”想要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作用,必须进行角色重构,从“文化小先生”走向“文明小先生”,从“教人学习的小先生”走向“合作学习的小先生”,从“少数小先生”走向“人人小先生”。  相似文献   

3.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倡导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为解决当时的师资匮乏而生,现代“小先生制”更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学科教学和德育等多方面进行了实践运用。文章结合时代特点,通过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传承和创新了“小先生制”,提炼出“新小先生制”的五种策略。  相似文献   

4.
刘勇君 《教师博览》2023,(21):65-67
教育新形势下,传承并践行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教育思想,对新课标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提升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当前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习惯性委任品学兼优的学生为班级的“小先生”,参与班级的管理和教学活动。如若将英语学困生“小先生”化,可以发挥其优势智能,有利于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提升其学习能力和水平的目的。本文以一名学困生为例,利用“小先生”来发现、发挥和发展其优势智能,以期对其英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维 《少先队活动》2023,(12):10-1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间、地点和场合谈到教育和教师时,多次提及陶行知,多次引用陶行知的名言警句,对陶行知思想、事业、人格与精神予以充分肯定。陶行知提出“小先生制”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一批有识之士大力推行普及大众教育、推广平民教育、实施民主教育、改造乡村教育的改革运动。当时的中国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师资缺乏、经费匮乏、女子教育困难等,陶行知希望通过“小先生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在普及教育实践中倡导并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小先生制”在推行过程中对成人教育对象、成人教育教学手段以及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等都作了阐述,发掘“小先生制”蕴涵的成人教育思想并加以合理的吸收、利用,对当前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经山 《中国德育》2012,(14):72-73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在普及教育实践中依据“即知即传人”的原则,采取小孩教小孩、小孩教大人的方法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我将“小先生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到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思想是在实践中创造的教育理论,对指导当前的教育教学仍有借鉴意义。阐述了"小先生制"思想的内涵与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实践"小先生制"。  相似文献   

9.
王文岭 《生活教育》2012,(18):16-20
陶行知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穷国,办理普及教育最为可行的办法是运用小先生制,因为它"费钱少而收效宏"。小先生制一经陶行知提出,便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迅速播及十九个省和四个特别市。安徽教育当局在全省范围内运用小先生制以普及教育,考察小先生制在该省的实施背景、经过、办法和效力,有助于对小先生及小先生制有一个更加历史的、客观的、理性的认识;也有助于解读当时的教育界人士对小先生的能力和小先生制的效力的质疑。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中国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其许多教育思想都广为流传,"小先生"教育思想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当今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弱化的趋势,笔者从小先生制促进教学模式革新、小先生制对大学生业余时间的充实,小先生制促进大学生学习自信三个方面介绍了"小先生"教育思想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小先生制”是对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思想的践行和创新,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促学”“以评促教”的课堂学习新样态,充分体现了自主实践、合作探究的课程改革理念。文章通过内涵对比分析、价值追求、实践范式、角色定位、组织形式等五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小先生制”的理论和思考,为课堂上的深度学习实践、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赵丽娜 《考试周刊》2023,(31):123-126
应用“小先生制”可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课堂整体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小先生制”的教学方案包括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助力学生知识分享、互助,实现自主与混合式教学的模式。“小先生制”作为陶行知提倡的“普及教育”和“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实践成果之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积极成果,有助于学生实现数学知识知行合一和自身精细化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3.
徐星  杨辉 《上海教育》2023,(34):36-37
<正>20世纪30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教育救国、教育强国、推行普及教育发明了“小先生制”,其中蕴含着“以儿童为本”“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等宝贵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多元启示。在上海市奉贤区,一提到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中学,人们最先想到就是“小先生”。这所学校自创办之初,就从“小先生制”中汲取育人智慧,提出“自教育”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首倡的“小先生制”在上个世纪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当下社会仍有很多中学和一些高校积极采用这种形式来促进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革新和改进。文章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群体在6个教育硕士科研流动站的调查和访谈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研究生“小先生制”,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轶事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曾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学习,回国后为推行平民教育而奔波。他提出“生活教育”的理论,还提倡“小先生制”以开展民众教育。陶行知一生风趣幽默,在生活中留下许多轶闻趣事,现在看来,还颇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活·实践”教育是在继承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学说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社会和教育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再生性阐述。“新时代小先生行动”孕育于中国教育发展新阶段,面向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是对陶行知先生推行的“小先生制”的传承与转化,也是当前乃至未来在全国各地中小学宣传推广“生活·实践”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新时代小先生行动”应当聚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中小学开展“新时代小先生”系列活动,开设“生活·实践”教育研究专栏,使教育适应时代需求,培养具有生活力、实践力、学习力、自主力、合作力和创造力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7.
“小先生制”下小学数学自动课堂是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影响下打造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把课堂变成学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学互教,共享共进,自动成长。文章主要阐述“小先生制”下小学数学自动课堂建构的背景,“小先生制”下小学数学自动课堂的内涵、特点以及具体实践路径等。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具有连接课堂教学、课后服务和家校社协同的三个天然“接口”。接课堂,“小先生制”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接课后,“小先生制”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接“家社”,“小先生制”沟通方式促使学科教培消失。因此,“小先生制”能克服“双减”中的各种症疾,实现“以减增效”。  相似文献   

19.
“爱国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小先生制”重要思想的传承与发扬,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创新。通过规范政治仪式,关注“大事件”,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等路径,激发爱国情感,厚植家国情怀,引领学生从“小我”走向“大我”,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的“小先生”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它解决了穷国办教育下师资严重匮乏的大问题。文章介绍“小先生”的由来,“小先生”的内涵,论述的“小先生”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基础,以及“小先生”对当今新课改师资建设的启示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