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拉尔夫·艾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他生前完成并发表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无形人》在美国文学史中经久不衰。文章从文化背景和代表性人物两个方面分析造成主人公无形命运的原因,认为白人文化不仅影响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也为主人公的成长设置了许多外部障碍,是造成主人公无形命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美国黑人小说《无形人》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和黑人抗争,并对黑人运动中涌出的各种机会主义人物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作者运用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和异化理论,从社会的各个层面,塑造了现代美国黑人的群像。本文从小说中的人物分析着手,探索作为现代人的美国黑人的异化和反异化,个性和自我本质的失落,以及黑人自我觉悟自我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内战后的美国社会,黑人们虽然取得了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和解放,但是种族主义仍然盛行,不平等现象随处可见.在这黑白文化的"大杂交"中,由于白人文化的主流地位及其霸权主义倾向,美国黑人及其文化时刻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美国黑人如何界定自己?如何在保存自身文化身份的同时,探求和展现自己的个性?这是每一个美国黑人无法逃避的现实.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在小说<无形人>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求.  相似文献   

4.
拉尔夫·埃里森的文化融合思想和文艺评论中体现出他对黑人人性问题的高度重视,他在小说作品《无形人》和《六月庆典》中对黑人人性进行了探索与挖掘,并试图通过艺术书写引起更多人和整个社会对黑人人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一生中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仅凭这一作品,艾里森就确立了自己在黑人文学乃至整个美国文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作者艾里森在小说中从一个疲于奔波的美国黑人青年的真实感受出发,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对于黑人的压迫与蔑视已上升为无视其存在,使得处于各种不同地位的黑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丧失了自我以求融入白人社会,而最终陷入"无形"的境遇,小说中的动态和静态描写也渲染深化了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6.
《最蓝的眼睛》透视出的"他者"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为研究范本,分析了后殖民语境下的黑人书写主题与核心内容,揭示出黑人种族主义的内化所产生的自我憎恨和自我否定;黑人在白人主流社会中事实上的无名与无形最终使他们沦为身份认同困境中的"他者".  相似文献   

7.
无形财产权并非是指权利本体的无形,而是基于权利客体,即知识意义的无形.知识与信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信息概念比知识概念更本源、更基础.无形财产权体系的构建应以信息及其活动为基础,涵摄基于创生信息的知识财产权、基于评价信息的资信财产权以及基于信息活动的服务财产权.在无形财产权体系的外部协调方面,我国民法典宜设财产总则编,对包括有形财产权和无形财产权在内的绝对性财产权,和以债权为典型的相对性财产权作出一般规定.  相似文献   

8.
王玲 《华章》2007,(4):126-126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颜色》通过对小说主人公西丽亚人生命运转折的描绘,揭示了作品要求妇女解放的女性主义和解决对黑人种族歧视的反种族主义的主题,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敲起了警钟.《紫颜色》充分显示了艾丽斯·沃克对黑人妇女命运的关注,其"女性主义"思想与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的轨迹也清晰可见,从中可看出作者对女性主义文学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瑞森的处女作.小说描述了生活在白人文化占统治地位这一大环境下的两个黑人小女孩的命运.家庭背景的不同、白人对黑人的忽略和歧视,使她们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呈现出了对自身命运的困惑和抗争,以及对黑人文化的背离与坚守.  相似文献   

10.
一种生长在印度西南部地区的植物,其果实带有剧毒,这种果实经常被用作自杀工具,因此,这种树又名"自杀树".同时,该果实的剧毒也可作为一种谋杀利器,它可以杀人于无形,很难辨别死者死因.  相似文献   

11.
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小说《紫色》中,通过对三代黑人女性的思想观念以及婚姻生活的描写,揭示了美国社会底层黑人妇女的悲惨命运,以及她们在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双重压迫下自立自强的抗争过程,指明了黑人女性的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艺术院校图书馆应该积极参与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拯救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历史上,黑人一直作为奴隶存在,种族歧视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直到1863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在林肯总统的领导下签署了《解放奴隶宣言》,但是黑人仍然受到压迫和不公平的对待。进入20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美国黑人开始反对这种压迫和不公平,黑人作家也开始活跃在文学领域。1952年,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发表了小说《无形人》,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很大的争议。这篇小说不仅批判了种族歧视,而且提出了人们普遍面对的困境:寻找自我和个性。  相似文献   

14.
艾丽斯.沃克一生都在致力于探讨黑人女性的命运和前途问题,她是黑人妇女的"辩护士"。而文章依据黑人女性主体意识之多寡,对《紫颜色》中的"传统型"女性即沃克所说的"身心受到凌辱的女性"进行简单解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探讨了建立高校精品课程的意义,分析了高校精品课程"无形资源"的内涵,总结归纳了高校精品课程"无形资源"的作用。旨在在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能引起精品课程设计者与开发者对"无形资源"建设的高度重视,使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能对课程教学和课程改革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财产权的权利形式,无形财产权在当代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无形财产权以权利客体划分为创造性智力成果权、经营性标记权、经营性资信权;无形财产权具有非物质性、开放包容性以及权利客体不稳定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国民大会是孙中山基于直接民权、权能区分和五权宪法等理论,在美国进步主义运动影响下出于济欧美代议政治之穷与矫正选举制度之弊的考虑,在中央设计一个与外国议会不同的机构来代表国民全体,通过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政权产生与管理中央政府的政体设计,它负责监督整个政府的同时高于一切,具有"抽象"、"无形化"和"具体"、"有形化"的双元特质.随着三民主义成为知识化与制度化的信仰,国民大会在宪法中的组织形式与职权经历了有形与无形之间的漂移,最后定位于有形与无形之间.国民大会的运行中所表现的国大代表选举有名无实、制宪国大召开一党独行以及国大行宪而致宪法破弃,从反面警示我们必须加强代议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在评价"黑人文艺复兴运动"时,评论界从根本上忽略了黑人女性的文学贡献,从而遭到当今越来越多的批评.仅以戏剧为例,当时就出现了一批影响大、很具活力的女剧作家,如约翰逊、米勒、斯宾塞、赫斯顿.研究"黑人文艺复兴运动",黑人女剧作家及其作品是不可或缺的视域,因为她们通过戏剧语言表现了黑人民族精神力量的另一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9.
艾丽斯·沃克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黑人文学界突起的一颗新星,她一生都在致力于探讨黑人女性的命运和前途问题.她的长篇小说<紫颜色>一发表便获得好评.本文依据女性主体意识之多寡对<紫颜色>中的两代黑人女性形象进行简单解读.  相似文献   

20.
作为20世纪描述美国黑人创伤小说之一的《看不见的人》,通过主人公看不见的人对其社会身份、自我身份和未来追求的焦虑,勾画了黑人探索个人命运和种族命运的众生像,展现了黑人长期被迫面对的种族歧视和文化身份危机,记载了黑人文化身份意识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焦虑来源于对自己在世界中所处地位的担忧,因此在以白人价值观为主导的美国社会中,对自我身份、社会身份以及种族意识焦虑的探讨不仅对于黑人群体,对其它少数族裔群体的权利诉求也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