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在开展过程中已充分显示出它的效用,但在许多老师身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忽视学生合作“品质”的培养;合作小组的组建不科学;没有把握合作时机。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要通过宣传、实践、激励功能塑造学生的合作“品质”:合作小组的组建要遵循指导性、民主性、灵活性原则;合作学习开展的时机要遵循“量”的原则、“质”的原则、“差异”原则、“共荣”原则  相似文献   

2.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在开展过程中已充分显示出它的效用,但在许多老师身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忽视学生合作“品质”的培养;合作小组的组建不科学;没有把握合作时机。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要通过宣传、实践、激励功能塑造学生的合作“品质”:合作小组的组建要遵循指导性、民主性、灵活性原则;合作学习开展的时机要遵循“量”的原则、“质”的原则、“差异”原则、“共荣”原则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可从加强教师的自我学习、科学编排合作小组、精选合作学习的主题、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和时间、有效指导学生合作、完善合作小组评价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已走进当今课堂。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本文从“科学地组建合作小组:把握恰当的合作时机: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五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使教学效益最大可能的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仲海泉 《广西教育》2012,(29):62-62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思维的互相碰撞,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被部分老师奉若一种时尚,生拉硬拽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很少考虑合作学习的时机和有效度。那么如何选择适当的内容,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促使学生产生合作学习的需要呢?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其中建立合作小组、选取合作内容、把握合作时机是关键.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它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它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也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机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中,我觉得合作学习不仅在组合小组、选择内容、合作形式方面有讲究,而且合作时机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如果时机恰当,引导带着迫切合作愿望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合作的意义,享受合作成功的快乐。如果时机不恰当,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往往徒有虚表而效果不佳。那么,在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如何把握呢?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化学教学实践,从结构合理,责任明确,团结互助的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加强对合作学习小组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和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抓住和把握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三个方面,对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握小组合作时机,引领学生互助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发现问题时,引领学生合作释疑;二是存在异议时,引领学生合作讨论;三是动手操作时,引领学生合作实践.  相似文献   

10.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疑探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也是很多老师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从小组的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培训工作、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三个方面进行突破,能够很好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要组织好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当好主导。这是我在思想品德课程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中得到的深刻感受。一、把握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合作学习虽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方式,但却是一种重要方式。作为教学主导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  相似文献   

12.
徐飞华 《陕西教育》2005,(12):16-16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然而,由于教师认识上的不足及操作层面上对学生缺少有效的指导,很多合作学习被完全“形式化”、“手段化”、“标签化”。那么,如何适时的把握时机,使学生的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内质,获得实效呢?一、在学生“愤”、“悱”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设“愤”、“悱”情境,使学生产生自己解答不了,急需和别人交流,听取别人意见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如在教学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时,教师出示课件,一个小猴子在卖  相似文献   

13.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平常的教学和听课中,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上还只流于形式,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没有发挥出来。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面?如何有效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何改变“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小组合作形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时尚。因为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多思维、多实践、多表达,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没有合作学习的教学是不完美的教学。但合作学习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不正确领悟合作学习的方法要领,不把握好使用合作学习的时机,那只能是“作秀”的表面文章,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落个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学生头脑空空荡荡。如何把握合作时机,提高学习效率?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一、独立完成…  相似文献   

15.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平常的教学和听课中,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上还只流于形式,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没有发挥出来。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面?如何有效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何改变“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走进当今的小学课堂,合作学习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有的教师不清楚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人家搞,自己也搞。有的教师一节课进行两三次合作学习,即只要教师一提出问题,就宣布合作学习,前排的学生很快回过头去,与后排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每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给学生充分合作讨论的时间,造成合作学习“虎头蛇尾”不到位,有的教师把握不住合作学习的时机,很多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多大的探讨价值,形成“摆架子,走过场”的现象。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扎实有效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应把握好…  相似文献   

17.
小组合作学习是参与式教学中常常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常常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往往流于形式。如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这种学习方式的实效性,在教学实践中做好小组组织建设,增强小组合作意识是基础;把握合作学习时机,精心设计小组学习任务是重点;调控合作学习过程,检测评价并汇总学习结果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的常见组织形式。在小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营造合作氛围、重视课前预习、精选合作内容、优化合作形式、确定合作规模、把握合作时机、掌握合作时间、善于引导,从而组织好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9.
刘世文 《考试》2009,(5):14-14,20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种学习方式在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因“模式化”、“作秀”等倾向成为教师眼中的诟病。本文从“精心预设合作内容”、“准确把握合作时机”、“亲自参与,关注学习过程”、“放心还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亲自参与,关注学习过程”“科学评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解决困惑。  相似文献   

20.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促进学生交流合作、互帮互学和共同提高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之中。本文从科学建组、把握时机、营造氛围、合理评价这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参与到高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从而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