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玉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6000多年前的古人已经开始使用玉,到《诗经》时代,玉器的制造与使用已经趋于成熟,各种名目的玉在那时也已经出现。文章通过对玉的名目的梳理,厘清了各种玉器,还分析了《诗经》中“玉”物象繁多的原因,证明了当时人们重玉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玉含有的精多。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玉文化源远流长,对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该文从文章结构和内容描写两方面入手,对《红楼梦》中的玉文化进行深入探析,并联系传统玉文化思想,充分展现了《红楼梦》在玉文化神韵下的美轮美奂的"玉"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段超 《语文知识》2002,(1):17-18
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古籍中有许多字词跟玉有关。现将常见的罗列如下,供大家参考。玉——石之美者为玉。分为硬玉(翡翠)和软玉。璧——一种有孔的圆形板状玉器,也有扁圆形的。《尔雅·释器》: “肉(玉的部分)倍好(孔的部分)谓之璧。”环——其形似璧。《尔雅·释器》: “肉好若-谓之环。”  相似文献   

4.
玉门关正是通过商朝昆仑玉的传入中原而得名。中国玉文化是从商朝时的昆仑玉传说开始的,古神话提到黄帝住在昆仑山上,用玉养生,可见其风俗源远流长。而在河南安阳的商代都城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最古老的昆仑玉。殷墟的羑里也正是周文王演绎八卦处,玉就被载入中国第一经典——《周易》。远在敦煌丝绸之路以前,就有一条玉石之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中国玉的宗教、道德、政治、审美的内涵的分析,指出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艺术史上的光辉成就。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厚实,赋予了玉以深邃的哲理与内涵,使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成为一个特殊的审美体系。  相似文献   

6.
谈中国古代玉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用玉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玉”在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人们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多层面的文化内涵,由此构成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玉文化。对玉文化进行发掘整理,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礼俗及古人的精神建构。  相似文献   

7.
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玉文化是《红楼梦》的重要主题之一。小说中,曹雪芹将玉文化的精髓领悟的淋漓尽致,同时他也看到"玉"已被打上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沦为统治阶级的至宝。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作为爱玉之国、崇玉之邦,玉可及人,玉可达国,玉可化神,深厚的玉文化,光照世界。源远流长的玉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性德操品性,与教育相生相融,衍生出"琢玉成器"等教育思想。从两者的关系看,教育又天然地承栽着玉文化的基因和血脉。以玉的质感、品相、韵味、风骨等文化属性思量和品味教育,或许有助于我们借他山之玉,悟教育之道。教育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从玉石到玉器的转化,是脱胎换骨的形神飞跃。由"石"到"器",是品性  相似文献   

9.
李白诗歌中的“玉”物象多达三百多处,究其原因,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李白的诗歌创作,使其作品诗歌深深地烙上了玉的影子。  相似文献   

10.
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权力、地位、财富,集人器、神器于一身,得到中国人的喜爱.丰富的玉文化在汉语词汇中的折射,形成了五光十色的"玉"族词语,丰富多彩的"玉"族词语充分体现了中国玉文化的意蕴,通过对"玉"族词语的透视分析可管窥"玉"的精神内涵,并加强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玉部》字共有124个,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玉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原始先民便对玉有了粗浅的认识,到商周时代便产生了祭玉、礼玉文化,儒家借此创造出了用玉理论等等。本文主要就玉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描述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玉”始终作为崇拜物而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以“玉”的道德象征意义为着眼点,从汉语构词、成语语义搭配、取名用字习俗这几个方面论述了汉语玉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华玉文化研究中心在全面地对南阳新石器时代独山玉进行调查后,初步分析认为,南阳是中国中部玉文化的发祥地,建立起“独山玉文化”的物质与理论基础已经具备,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古老的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现象在语言上也打下深深的烙印。汉语中以“玉”构成的词语极其丰富,且大多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涵义。大量具有比喻义的“玉”族词语的出现,反映了汉民族某种意象化的思维倾向和认知概念系统,在语言的隐喻结构背后,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释“玉”     
葛力力 《文教资料》2011,(29):25-26
为了深入探讨“玉”字的起源与发展,以及“玉”族词语的文化内涵.作者从甲骨文入手.对“玉”字在纵向的字族发展与词族义的横向扩大.尤其是对词义的文化内涵做了一番探寻,对玉族词语做了一个较完整的叙述归纳.有利于人们更加广泛深入地了解词语“玉”和玉文化.  相似文献   

16.
朱燕 《语文新圃》2009,(11):23-24
祭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祭祀活动源远流长.洪成玉通过对甲骨文中“祭”、“祀”两字的分析认为:“在有文字记载以前,祭祀活动就已存在。祭祀是中华重要的初始文化之一。”  相似文献   

17.
《辽宁教育》2023,(23):2+97-98
<正>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始建于1956年,2021年迁新址,新校园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学校秉承“比德于玉,温润而泽”的育人理念,深挖“玉不琢不成器”的思想内涵,不断追求“匠心琢玉”的精神内核,引领全校师生追求琢玉精神,磨炼匠心巧手,精于“琢璞成玉”,使学生在“玉文化”滋养中,养就如玉风度,修炼如玉品德,追求如玉境界,塑造如玉人生。  相似文献   

18.
荷花又称莲花、藕花、芙蓉、芙蕖、红蕖等,还有碧波仙子、风露佳人的雅号。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出现了“彼泽之陂,有蒲与荷”的有关荷花的句子,可见它在中国栽培历史之久,可谓是源远流长的中国“国花”。荷花花朵硕大而雅丽,  相似文献   

19.
南阳玉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玉文化尤其是独山玉文化独具特色,南阳开发玉文化专项旅游意义重大。通过对南阳玉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评价,提出南阳玉文化旅游开发构想并指出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东汉时期许慎的所写的《说文解字》作为语言文字符号的集注,记载了中国古代的脉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粹。汉字在彰显民族文化特征的同时,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主要研究《说文解字》中记载的一些与"玉"有密切关系的汉字和以"玉"为偏旁、部首的一系列汉字,主要是研究中国的汉字与古代玉石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彼此的影响,本文对汉字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并初步分类,并简要总结了"玉"字从从我国文字中最早的甲骨文演变到后来的楷书字体的整个历程,反映出玉文化随着玉器发展不断演变的脉络,以便探寻中国久远而厚重的玉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