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通讯员园地     
《新闻爱好者》2004,(2):28-29
·人物·“雷锋老师”与摄影□张成山他的名字和一位闻名中外的英雄的名字相同,他是从唐河县教体局退休的老教师———雷锋。熟悉他的人说:“雷锋老师不愧叫雷锋。”几十年来,他以英雄雷锋为榜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和“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雷锋老师今年68岁,他在辛勤执教的40年中,利用业余时间,笔耕不辍,相机不停,先后在《农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数十家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和新闻照片1800多篇(幅)。雷锋老师自幼就叫雷锋。他幼年时与一家照相馆为邻,久而久之,对摄影产生了感情。1956年,他参加教育工作后,每月…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及现代新闻摄影创立人的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于当地时间8月2日在法国东南部一个小岛上去世,享年95岁。亨利·卡蒂埃·布勒松1908年出生于法国塞纳马恩省,少年时代他就热爱美术,曾师从画家弋登奈和安德烈·洛特,并于1928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专门学习绘画和文学,他的志向是要成为一个出色的画家,他从未想过要成为一个摄影家。然而从1931年起,布勒松离开了绘画,转向摄影。从1932年到1934年,他肩背相机,走遍了地中海沿岸、墨西哥、美国。收集在作品集《决定性瞬间》里的许多早期杰作,全部是在这一…  相似文献   

3.
<正>摄影技术发明于1839年,1842年起传入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国影像,产生于1844年的广州。浙江出现照片影像的时间略晚一些,现存最早的照片档案,非李阁郎照片莫属。李阁郎其人李阁郎(Louis Legrand)是一名法国人,约生于1820年。据《中国摄影史》介绍,李阁郎是首个在上海开办照相馆的人。李阁郎于1856年到达上海,1857年8月15日,他在《北华捷报》上刊登广告,“L·李阁郎,钟表工匠。毗邻史密斯市场。又及:拍摄照片,风格雅致拔头筹”[1]从事钟表和照相的业务。1858年,他与靼塔恩公司合作,开了上海首家照相馆,  相似文献   

4.
赫达·莫里逊生于德国南部的斯图加特,父亲是个出版商。或许是出版业务总归与摄影有些瓜葛的缘故,赫达很小的时候就有机会摆弄照相机,由此影响到其后的一生,而最终成为摄影大家。赫达曾被家里送到奥地利去攻读医学,但她不久就说服家人,转到慕尼黑最早开办的一家摄影学校学习,从此开始了摄影师的生涯。赫达24岁那年(1933年),偶然在一份摄影杂志的广告上看到,中国北京的一家德国人开设的哈同照相馆征召一名会讲英、法、德语的女摄影师。她认为这个职位非己莫属,结果不出她的所料,北京的照相馆果然相中了她。上个世纪初的中国,对于一位年轻的德…  相似文献   

5.
在早期传入中国的诸多西洋文明中,摄影是比较早的一种。1839年,法国巴黎一家歌剧院的布景画师达盖尔发明了银板照相法,同年,法国科学院公布了这项发明。神奇的摄影术犹如一夜春风吹开万树梨花,1840年,美国人率先在纽约创办了全球第一家照相馆,这之后,摄影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科学迅速传遍了欧美各国。与此同时,去东方冒险的摄影师也把镜头对准了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据记载,现存最早的关于中国的照片拍摄于1844年,作者是法国的一个海员,这张澳门庙宇石牌坊的照片曾珍藏于中国摄影大师郎静山手中。同年,法国人于勒·埃及尔拍摄的…  相似文献   

6.
难得的瞬间     
在1984年洛杉矶夏季奥运会上,美国著名女子长跑运动员玛丽·德克尔在3000米长跑决赛即将冲向终点夺得金牌的时刻,意外地与竞争对手之一、英籍南非运动员佐拉·巴德相撞,跌倒在跑道上。这一突发性瞬间,被美国著名的新闻摄影家大卫·伯耐特摄入了镜头,成为当时整个奥运会的头号新闻。这幅新闻摄影作品在1985年第28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体育一等奖。这幅照片之所以能够成为闻名世界的优秀摄影  相似文献   

7.
周杰 《航空档案》2004,(11):61-65
Apache音译为阿帕奇,是北美印弟安人的一个部落,叫阿帕奇族,在美国的西南部。相传阿帕奇是一个武士,他英勇善战,且战无不胜,被印弟安人奉为勇敢和胜利的代表,因此后人便用他的名字为印弟安部落命名.而阿帕奇族在印第安史上也以强悍著称。  相似文献   

8.
周立新 《新闻前哨》2007,(2):98-100
2006年,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一幅获金奖的作品因作用电脑造假而被取消获奖资格;2004年7月。我国某报记在西安暴雨报道中利用数字技术将“积水”变成了“洪灾”,并通过网络在美联社发布后,被一位远在芬兰的读揭穿;2003年4月1日,有着25年从业经历的摄影记布赖恩·瓦尔斯基,因为制作一张用电脑处理的假照片,被洛杉矶时报社解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傅晓影业余爱好甚广,琴棋书画样样都行。会弹琴,会敲架子鼓,单位举办文艺晚会,他多次当主持人;政治部主办纪念抗战胜利书画展,他的一幅碳画让很多人吃了一惊;在新闻报道上,他还是个多面手,因此,大家戏称他为影视文“三栖明星”。当然,成为这“三栖明星”,符晓影是费了一番苦功夫的。不信,请先看看他的摄影傅晓影出身摄影世家,打抗战那时起,他爷爷就开照相馆,他父亲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也搞过新闻摄影,他自小就跟父亲一起学摄影,故取名为晓影,即通晓摄影的意思。提干第一年,他便积攒工资买了一部“傻瓜”照相机,拍出的照…  相似文献   

10.
黛阿妮·阿帕斯的名字,对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在我国一些摄影刊物上,曾介绍过她的作品和艺术风格。她原是美国著名的时装摄影家,后来转而从事写实摄影并长期在杂志社工作。她拍摄了不少反映美国现实问题的新闻照片。1967年,美国摄影艺术博物馆曾展出黛阿妮·阿帕斯、莉·弗里兰德以及加里·温诺格兰德三人的“写实摄影展览”。这次展览被美国摄影界誉为,开辟了写实摄影的新纪元。阿帕斯曾两次荣获格吉赫姆奖金,并作为美国第一位摄影家被邀请去意大利威尼斯比恩诺,举办了个人摄影展览。在1972年现代艺术回顾展览后,她的画册销售量达到18万本的纪录;另一本画册收集了她在杂志社工作期间拍  相似文献   

11.
他的摄影作品摆在我们面前:一幅又一幅;他的摄影专集摆在我们面前:一本又一本;他的专著目录摆在我们面前:一行又一行;然而,这么多照片和专著,永远只有一个题材:第三世界——它的土地、人民和文化。他叫汉斯·约瑟夫·泰森,德国记者。虽然已60有8,他仍然挎着照相机,扛着摄影机.今天埃塞俄比亚,明天印度地去采访,那双德国人的大脚几乎踏  相似文献   

12.
邹鹏 《兰台内外》2007,(5):51-51
1982年秋天,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中美作家会议。在闭会后的酒席上。两国作家喝了一些茅台酒,兴致盎然。酒席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让我国著名作家蒋子龙猜个谜语,并“吹嘘”说:“这个谜语我讲了20年,没有一个人猜得破。”蒋子龙也对他“吹牛”说:“我从3岁就开始猜谜语,还没有碰到猜不破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印第安民族作为北美最早的原住居民,创造了辉煌的印第安文学.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印第安人在其民族发展上受到制约以及欧洲外来移民对其文化和传统的猛烈冲击.美国印第安文学一直没有受到美国文学界的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多元文化观深入人心、美国的民权运动高涨、印第安裔学者及活动家的推动,以往一直不为美国主流文化所接受的印第安文学迅速崛起并保持繁荣兴旺的势头.美国印第安文学奠基在坚实的民族文化基础之上,植根于悠久的文学传统之中;他们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各异,不但表达本民族对有关社会人生和自然的重要问题的见解,在近些年更是呈现出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和分析这一特点从而开创了美国印第安文学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4.
李祖立 《新闻界》2004,(2):75-75
2003年4月,在新闻史上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丑闻:美国《洛杉矶时报》资深摄影记者布莱恩沃斯基在伊拉克战争中,因制作假照片而被炒鱿鱼。消息一出,世界新闻界哗然。一个有着25年新闻摄影历史的摄影记者居然断送在一张假新闻照片上。这一事件警示我们,违背新闻规律,制造假新闻的人终会被唾弃。只有严格新闻纪律,恪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人,才会受到广大读者的尊敬和爱戴。我们说诚信才是新闻的生命。诚信是金。造假:新闻界的禁区布莱恩·沃斯基事件在世界新闻界掀起了掀然大波,广大新闻工作者对这一行为表示愤慨。然而,对布莱恩·沃斯基的行…  相似文献   

15.
顾云德今年已经76岁了,他和他的大哥顾云明、二哥顾云兴,还有二姐顾秋琴都是上海滩老资格摄影师.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白俄商人在当年迈尔西爱路,今日的茂名南路淮海路开办了一家叫做乔奇的照相馆,顾家兄弟是它的伙计.到了1948年,顾家便盘下"乔奇"改称"乔士",以保留其"洋味".据说,旧上海由中国人开办的照相馆多集中在南京路,如广东人王炽开创办的王开照相馆;而在淮海路附近,则以外国人相馆居多,由此便有了旧上海中西两种流派的照相馆.顾家吸纳西洋人物影像用光与影调处理法,故而属于"海派".  相似文献   

16.
身残志坚的马里亚特吉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吉(Jose′Calos Maria tegui)是秘鲁著名思想家、工人运动领袖和新闻工作者。他把他短暂的一生献给了印第安美洲的社会主义事业,为在秘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开展社会主义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1895年6月14日,马里亚特吉出生在利马一个衰落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财政法庭的官员。他7岁时在瓦乔上学时因膝盖受伤,一条腿严重丧失机能,成了跛脚。他因迫于生活,14岁进利马《新闻报》当学徒,给作家、记者传送稿件。他抓紧时间,勤奋自学,并开始在《新闻报》发表小文章。他的奋发顽强的精神和出众的才华,博得了社长唐阿尔维托·乌略亚的青睐,17岁当上了编辑。敏锐的洞察力,流畅的文笔,使他撰写的政治短评和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7.
说起当今美国报界的风云人物,非马克·威尔斯莫属。他既是时报—镜报公司的经理又是《洛杉矶时报》的发行人。虽然涉足新闻界只有两年半,威尔斯却业绩不凡,使曾经惨淡经营的《洛杉矶时报》彻底摆脱了困境,重新崛起。不过,单凭此,还难以称得上“风云人物”。作为门外...  相似文献   

18.
1986年10月16日下午5时,班·费尔南达士先生挥泪告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修班的学生。他说:“10月16日这一天将使我终身难忘。”班·费尔南达士先生是美国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摄影系主任。9月25日到10月16日期间,他应邀来我系讲授“新闻摄影史与摄影名家”系列讲座。在他讲课期间,我曾和他就某些问题进行过讨论,尤其是摄影教育问题,他的观点对我们不无启发,他的工作方法使同学们受益匪浅。使学生不再犯前人的错误在从事摄影工作之前,费尔南达士先生曾经干了好几年吊车驾驶员的工作。作为吊车驾驶员,他深深地了解工人阶级的艰辛劳动,并想通过照片来表现他们,他便从拍建筑工地开  相似文献   

19.
人们不会指望什么人在给《每月评论》、《国民前卫》和《工人日报》写文章的同时,又为《华尔街日报》和《洛杉矶时报》写报道。然而我却这样作过。尤金·德布斯或许是我最最喜欢的美国人,卡尔·马克思是我最最喜欢的新闻记者。就是这样的人有十个年头他的雇主曾是《华尔街日报》,另外十个年头的雇主曾是《洛杉矶时报》。我总共用了24年9个月的时间在迅速发展的信息公司当一名待遇优厚并享有特权的工作人员,这个公司大量地制作新闻、传播官方声明、使信息和思想标准化、加强政府的观点、使统治价值合法化以及帮助稳住老百姓的顺从。  相似文献   

20.
这张以《利物浦球迷的欢呼》为题的照片是英国体育摄影记者克里斯·科尔在报道去年英国足球联赛时拍摄的作品之一。同其他所有从事体育摄影报道的人一样,科尔也拍摄了球赛中优秀运动员的竞技照片。但他并没有仅仅把镜头对着运动员。在足球名将拉什再次射门成功后的一刹那,他把镜头对准了利物浦队的啦啦队。结果这张记录运动场外的花絮性照片反而比他所拍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