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该文从开设非英语专业《英语报刊选读》选修课的现实要求和必要性出发,明确课程自身特点决定的拟定教学目标,分析现行非英语专业《英语报刊选读》选修课教学有效性不足的原因,最后,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
外语院校主要学科为语言专业。本文探讨外语院校非英语专业类语言学习者的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问题。与英语专业学生不同的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开始学习其专业之前,都有英语学习的经验,其对英语国家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涉猎。因此,对外语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其对中国文化,目标语国家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之上的。  相似文献   

3.
潘利锋  刘芬 《零陵学院学报》2014,(2):170-172,176
英语“表面化”和母语“苍白化”现象的存在已经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重视。如何走出英语学习“表面化”和汉语学习“苍白化”的困境,促进英语专业学生加强双语学习,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是当前外语教学应该反思的战略性的问题。论文以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呈现的“两化”现象的成因与表现入手,分析了当前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表面化”和母语知识“苍白化”的现状、原因和解决的对策,提出了英语专业学生不但要重视学习英语语言内涵中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4.
教学模式的探究是具体落实课程建设、转变教学理念的重要措施.针对以往非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理念“重基础轻应用”、学习目标应试化的问题,提出英语应用能力与学生专业学习整合的陈述式课程学习模式,倡导合作式、提问式、讨论式、探究式和自主学习的综合学习方式,强调英语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一门单纯课程.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21):76-77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80名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及80名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展开英语学习需求的对比研究。问卷从四个维度,共18个问题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个人需求进行了数据收集。对于最终的数据统计结果,作出相应的总结与分析,并提出该实验对不同专业英语教学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英语作为中国各大高校最重要的基础课程,近年来在教学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我国教育部设定的非英语专业的的英语教学目标是,要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目前,社会上不同的工作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要重度重视英语教学工作。现如今,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形式陈旧,教育方法简单,制约了学生英语素质的提高。鉴于此,针对非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问题,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姜祥云 《考试周刊》2013,(85):74-75
随着新课程大纲的逐步实施,我国对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同时影响着高等英语的教育与学习.大学英语是每个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如何正确看待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需求与产生的实际影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期望及现状,结合英语教育改革现状,对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对未来高等英语教学研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英语专业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从整体认知、拓展阅读、精讲局部和读写结合的“四位一体”英语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角度,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四位一体”英语实验室的建设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满足自身的英语学习需求,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提升学习兴趣,改善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何莉萍 《成才之路》2012,(36):15-16
教师基于对“师专英语专业学生二语心理词;12组织的探究”和“师专生英语心理词汇的重组的必要性”两个问题探讨之后。对师专生的英语心理词汇重组策略问题。从学习意识、词汇学习方法和《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及小学英语教学实际对师专生英语专业素质的要求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广大师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王静 《教育教学论坛》2020,(18):182-183
慕课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学习形式,它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性和趣味性。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总是力不从心,往往具有畏惧感、枯燥感,这为慕课在英语学习方面创造了契机。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分析,提出用慕课创造英语学习的新形式,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骥 《海外英语》2014,(22):95-96
该文从开设非英语专业《英语报刊选读》选修课的现实要求和必要性出发,明确课程自身特点决定的拟定教学目标,分析现行非英语专业《英语报刊选读》选修课教学有效性不足的原因,最后,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2.
吴君  张炎 《海外英语》2012,(10):34-35
与专业外语院校相比,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而中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校英语专业培养出"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等复合型、应用型的英语人才。鉴于此,文章以长安大学为例,提出一种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EGP+ESP(工程方向+英语专业)的特色培养模式,包括需求分析、目标体系、教学方法、教材选编、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内容。这种模式既能奠定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又能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符合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一、从“精读”课改为“综合英语”课谈起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不仅对英语专业的低年级学生提出了对各项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的要求,并且对他们听、说、读、写的各项语言技能要求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还将基础阶段最主要的课程“精读”课明文修改为“综合英语”课,这种改变的意义是十分清楚的,它向我们昭示和强调,此阶段我们的训练目标,不再停留在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上,而必然把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际语言能力当成我们训练的最终任务。众所周知,传统的精读课实际上只是一门语言知识的传授课。我们…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与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与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五十多年来,西方“热”过的许多外语教学法,一个接着一个传到我国,传来一个教学法,我国外语语言教学理论家和教育工作者就研究和学习一个。然而,使用这些“洋货”效果并不理想。为此,不少学者开始研究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个人因素.如年龄、性别、性格、目的、兴趣、态度、家庭影响、学习方法等,并已经获得不少研究成果。针对我国严重缺乏外语环境下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有许多外语专家学者和教师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认知方式、语言环境、学习策略、学习模式、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在阅读文献中.笔者发现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不适应性关注甚少。了解学生英语学习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对于指导学生“知己知彼”地圆满完成英语学习.以及促进英语教师“有的放矢”地提高教学水平非常有益。因此,本文拟就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不适应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荣寿  王娜 《高教论坛》2005,(3):116-120
基于Heloc对自主学习的研究,我们设计了一份包括20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对于广西工学院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54名学生进行了有关英语自主学习的调查。本文是对该调查结果的总结分析。目的是通过对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态度、学习目的、英语听说读写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场所,自主学习的困难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现代教学论和人本主义学习论为理论基础,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用)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通过两年的实践研究证实,学分制下实施“学-教-管一体化教学管理模式”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目标。本研究表明,学分制下实施“学-教-管一体化教学管理模式”不但提高了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也为今后大学英语教学探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学习兴趣严重缺乏,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偏低。本文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探讨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策略,创设有情有趣有效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19.
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差异分析及教学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颖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5):145-147
通过对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水平的调查,探讨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在专业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并采用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方式具体分析影响差异性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证明,各专业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是学科背景、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和班级学习气氛等影响因素不同.为此,笔者结合专业个体差异性和英语教学自身特征,对改善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现状、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根据乔以斯等人对教学模式经典定义的演绎,结合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本文从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和教学策略四个方面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听力自主学习模式,为我国非英语专业的听力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