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汪诚  陈海琴  徐志南  殷秀飞  岑沛霖 《科技通报》2007,23(3):356-359,367
随着-omics(组学)时代的到来,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以具有快速、方便、易于高通量等优点,正在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本文选取HIV病毒感染因子Vif作为目标蛋白,构建了适宜体外表达的Vif表达载体pIVEX2.4c-Vif,并将其在大肠杆菌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中进行表达,为下一步进行高通量药物筛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后基因组时代,"生命蓝图"的绘制已初现端倪,而生物体如何实现自身这一最为复杂、最为精密的"机器"的正常运转?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体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与结构是破解生命奥秘的关键。以"生物超大分子复合体的组装调控与细胞生命过程关系"为核心科学问题,围绕真核细胞膜蛋白、染色质结构与细胞命运决定、感染与免疫的结构基础等  相似文献   

3.
植物病程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病程相关蛋白(PRs)在植物抗病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植物抗病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从其生物特性、基因结构和表达调控、诱导及诱导因子、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生物功能等方面着眼,分析该领域近年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自噬是指细胞消化自身蛋白质或细胞内结构(细胞器)的一种自食现象。自噬作为一种进化上非常古老和保守的代谢途径.参与降解、消除和消化受损、变性、衰老和失去功能的细胞器和变性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为细胞的生存和修复提供必需的能量。  相似文献   

5.
是什么在为我们的生命负责?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是指生命体内一些组织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它们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从细菌到动植物等一切生命,都由生物大分子主宰,可以说,生命的本质归根结底在于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微观运动。生物大分子的主要类型有蛋白质、核酸(包括DNA和RNA)、多糖类、脂类,其中又以蛋白质特别重要。 “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曾经是科学家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成为现实。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就是这一领域的两项成果。生物分子革命性的解析法 在过去几年中,越来越多的生物有机体的基…  相似文献   

6.
去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3位在分析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不少读者就产生了误解,以为“看清”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这3位科学家的功劳,其实,当代科学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继承性,科学家相互之间的交流相当常见,任何一位科学家取得的突出成就都包含了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就拿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生于1938年)来说吧,他今年获奖的理由是在生物核磁共振技术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其实,核磁共振技术半个多世纪前就诞生了。50多年来,核磁共振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核磁共振技术广泛应用于工…  相似文献   

7.
农林植物     
<正>亚热带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团队与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结合林下幼苗长期动态监测数据、高通量测序技术和邻居效应模型,揭示了不同功能型土壤真菌驱动亚热带森林群落多样性的作用模式,破译了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密码",提出了基于外生菌根真菌与病原真菌互作过程影响植物生存的物种共存新模式。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植物累  相似文献   

8.
遗传发育所李传友实验室博士生周文馄、朱立煌实验室博士生韦丽荣与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北京)储金芳等合作,通过遗传筛选获得了一个根尖干细胞维持发生缺陷的拟南芥突变体命名为“活跃静止中心”,结合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手段鉴定了在植物根尖干细胞维持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TPST。功能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9.
动态     
《科学中国人》2022,(24):6-7
生物大分子凝聚态调控细胞命运可塑性国外学者在解析家族性直肠癌基因A P C突变体功能易感性时发现了APC的重要调控蛋白EB1。但是,EB1如何招募众多的APC类蛋白(人类基因组显示约有1000种含SxIP基序蛋白)与动态变化的β-微管蛋白结合,一直是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与分子病理学未解答的问题。对相关问题开展研究,中国科研团队取得了重要突破。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2月20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  相似文献   

10.
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单元,其功能并不是由单个生物大分子独立完成,而是由成千上万种生物大分子通过相互作用、动态组装形成的超大分子复合体来执行的。这里定义的超大分子复合体是指在生命过程中能够相对独立完成特定生物学功能的多亚基、多组分复合体。一方面,细胞利用这些复合体来保证遗传信息的正确表达,维持正常的遗传功能;另一方面,细胞又利用这些复合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维系生命活动的正常进展。因此,超大分子复合体既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也是解码生命奥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分子生物传感器是由生物大分子通过基因重组或DNA合成所构成的传感器,能够实时、可视化探测活细胞及活体内关键分子事件。目前研究热度高、应用广的分子生物传感器包括分子信标(MB)、共振能量转移系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如双分子荧光互补、三分子荧光互补等)。文章介绍了这几类分子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重点强调了它们在活细胞分子影像学中的运用,如:研究细胞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生物大分子在细胞中的定位、运动和动力学等。此外,还讨论了分子生物传感器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眼见为实",分子生物传感器在这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它使我们前所未有地深入到细胞内部去观察生物分子事件乃至生物学过程,从而解答更多的生物学难题。  相似文献   

12.
环保型生产生物柴油的酯化装置(专利号:ZL200620149130.2)。该装置用植物油及废弃动植物油脂作原料,是生产生物柴油的核心设备,主要包括酯化(酯交换)反应器和液体分相分离器。酯化反应器主要由罐体、进料口、出料口、电动搅拌器、加热装置、催化剂加入口组成;  相似文献   

13.
焦化废水是一种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高的难降解有机废水。本文对焦化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评述,包括物理化学法(沉淀法、吸附法、Fenton试剂法),化学法(催化湿式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生物法(普通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着重分析了人工湿地技术和水生植物氧化塘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潜力,并对焦化废水植物修复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斑马鱼被美国FDA列为继人和啮齿类动物之后的第三大模式生物。斑马鱼与人类基因同源性高达85%;其信号传导通路、生物结构和生理功能等与哺乳动物高度相似;具有饲养成本低、体积小、发育周期短、体外受精、透明易观察、单次产卵数较高等特点。利用斑马鱼模型可在2~3天内完成体内活性实验,所用药物量极小;在显微镜下可全程、完整观察药物对斑马鱼体内器官、组织、靶点的作用。以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进行实验,既具有体外细胞实验的高通量性,又具有整体动物实验的高内涵性等特征,且实验周期短、成本低。因此斑马鱼已成为药物筛选评价体系中,衔接细胞和哺乳动物模型的重要环节。2009年,欧洲斑马鱼药物筛选技术服务公司Biobide获得FDA和EMEA的GLP认证。2015年,我国制定了中国实验用鱼(斑马鱼)质量控制标准。自2006年起,山东省科学院药物筛选技术平台针对中药现代化的实际需求,在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山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山东省自然基金等项目资助下,开始基于斑马鱼模型的中药心血管活性筛选评价新技术与应用的研究,取得以下阶段性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叶绿体中表达外源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叶绿体可以作为生物反应器表达外源重组蛋白。在叶绿体中表达抗原、抗体、抗癌因子、蛋白类抗生素等药用蛋白,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更加安全,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经过近些年来的研究和改进,目的蛋白在叶绿体中的表达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叶绿体中生产出来的一些药用蛋白质通过小鼠实验验证,具有高的免疫原性,为商业化生产医用蛋白奠定了基础。本文对在叶绿体中表达外源蛋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46亿年前,火热的地球形成了。大约在38亿年前,地球的陆地上还是一片荒芜时,在汹涌澎湃的海洋中开始由无机物合成有机小分子(氯基酸、核苷酸),在闪电轰击、岩浆喷发的激发下,再由有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类脂、多糖),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演化出原始生命。这种原始生命是一种非细胞生物,躯体仅以一层“界膜”与海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闻     
<正>我国科研团队揭示小分子调控tau蛋白相分离和聚集的机制Tau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在正常生理状态下,tau蛋白具有结合微管并调控其组装成束的功能。而在病理条件下,tau蛋白会形成以微管结合区域为核心的淀粉样聚集物,近年的研究发现tau蛋白的相分离或是导致tau蛋白淀粉样聚集的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18.
1 三位科学家摘取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桂冠 2001年10月8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宣布将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3位科学家:美国科学家雷兰德·哈特韦尔(LelandHartwell)、英国科学家蒂莫西·亨特(Timothy Hunt)和保罗·诺斯(Paul Nurse)。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在发表的新闻公报中说,3位科学家在有关调控细胞循环周期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发现,他们确认了具有调节所有真核生物(包括酵母、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细胞周期(cellcy…  相似文献   

19.
何建农 《科教文汇》2007,(7X):200-200,212
对武汉大学珞珈山全面勘查,将该区域内的藤蔓植物进行调查、鉴定和统计,初步确认的藤蔓植物有37科86种(品种)。同时对藤蔓植物在校园绿化中的使用形式作了简要论述,由此发现藤蔓植物在环境绿化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双向电泳及串联质谱技术,研究不同剂量三氯乙烯(TCE)诱导L-02肝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方法L-02肝细胞分别用不同剂量TCE和溶剂对照(DMSO)处理后,提取细胞总蛋白,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组成分,银染显色,经ImagerMaster 2D Platinum 5.0软件分组分析比较四组图谱,并对差异蛋白斑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TOF-MS)分析鉴定。结果得出差异较明显的蛋白质斑点15个,不同剂量TCE刺激后表达分别上调、下调或消失,提示TCE可引起肝细胞蛋白表达发生改变。通过质谱鉴定和IPI human数据库检索,鉴定了其中9个TCE诱导L-02肝细胞相关的蛋白质。结论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TCE毒作用相关的蛋白质及TCE毒作用的分子标志物提供依据,并为阐明TCE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