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5岁的莎莎在公园里玩.妈妈在一旁看着她。莎莎问:“我可以不可以坐秋千?”“如果你喜欢就玩吧,但让我拉着你的手。”莎莎站起来拉着妈妈的手.妈妈又说:“我们要非常小心.从后面绕过.这样我们不会被别的秋千碰伤。”莎莎坐到秋千上.妈妈说:“我来推你。坐好了,抓紧。”玩了一会几.莎莎说:“能不能让我自己来?”“不行,那样你会掉下来的,”  相似文献   

2.
山坡上,不知谁遗落了一枚小桃核。春天里,小桃核破土而出,长成一株小桃树。小白兔、小花鹿和小猴子出来玩耍,发现了小桃树。咦?这里哪来一棵小桃树呀!“是我先看见的,我要把它栽在屋前,让它结好多好多甜甜的桃子。”小猴子说。“是我先看见的,我要把它栽在院子里,让它结好多好多大大的桃子。”小白兔抢着说。小花鹿想了想说:“我们一起来看管小桃树,结了桃子大家一起  相似文献   

3.
小山坡下,有一棵桃树。春天到了,桃树开花了,小兔、小猫、小狗、小鹿、小熊五个好朋友,一起来看桃花。“桃花好美啊,我们在桃树下安家吧?”小兔说。“好啊!”大家都欢呼起来了。小猫说:“我在桃树的东面造间小屋。”小狗说:“我在桃树的西面造间小屋。”小鹿说:“我在桃树的南面造间小屋。”  相似文献   

4.
桃源春色     
学过《桃花源记》 ,对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十分神往。只是桃源在世外 ,人间何处寻 ?没想到 ,名叫“桃花源”的地方竟有好几个。在桃花盛开的时节 ,我们赶到湖南桃源县的桃花源。这里虽是烟雨迷蒙 ,仍然游人如织。红树青山 ,斜阳古道 ;桃花流水 ,福地洞天。品味着园门上的一幅对联走进园中 ,一片桃树林灼灼其华 ,让人眼睛发亮。一树树盛开的桃花 ,有的粉红 ,有的雪白 ,争奇斗艳。蒙蒙烟雨中 ,桃花显得格外妖艳。特别引人注目的是 ,有几株桃树上盛开着红、白两种桃花。当年陶渊明恐怕也没有这样的眼福吧。“山鸟似犹啼往事 ;桃花依旧笑春风。…  相似文献   

5.
白琳 《早期教育》2000,(10):18-18
春天到了,桃树上开满了花朵。小桃树想:“小蜜蜂、啄木鸟、蚯蚓都帮了我的忙,我的花才开得这么美,我要送些礼物给它们。”一阵微风吹来了,小桃树说:“你好,风娃娃,请你把这朵桃花送给小蜜蜂,谢谢它帮我传播花粉,让我的花开得这么美,好吗?”风娃娃说:“好,好。”  相似文献   

6.
姚敏娥 《海南教育》2014,(18):26-27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桃花源里一派安逸祥和的景象。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否也能营造一番桃花源的意趣呢?其实,每个段落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打开段落间的藩篱,关注段落间的贯通,让各个孤立的“田亩”变得“阡陌交通”,让每个独立的“村庄”变得“鸡犬相闻”。  相似文献   

7.
小狐狸的爸爸在一棵大树下给小狐狸做了一个秋千。小松鼠看见了,跑过来说:“小狐狸,让我荡一荡你的秋千吧!”“不行!上次你家门口的松子掉下来砸着我的头了。”小狐狸不同意,小松鼠失望地走了。  相似文献   

8.
秧秧的秋千     
神圣午睡 《顽皮娃娃》2011,(5):I0012-I0012
最近.秋千成了秧秧的烦恼,由于小区里的公共秋千太受孩子们欢迎.秧秧总是因为排不上队而哭闹。为了懈决这个问题.我在网上买了一歉便携秋千。我把秋千装到小区里的单杠上,秧秧乐滋滋地坐上去悠呀悠。我如释重负地说:“秧秧.现在你想玩多久就可以玩多久!”秧秧乐呵呵地说:“别的小朋友想玩.我也让他(她)玩。”  相似文献   

9.
初游桃花源     
人们都是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桃花源呢?依我看,可以说“桃花源林甲湖南”,妇女节那天,我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著名旅游景点——桃花源。进入桃花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醒目的大字——“仙境”,这两个字写得苍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翱翔于创新的天空,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笔者作了初步探索。一、勤于思考,善于质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本中的内容,哪怕是名家的作品,也不一定无懈可击。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可谓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文章的图画美,人情美,意境美至今让无数人陶醉其中。但是,就是这样的经典之作,也是有“懈”可击的。文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话的语序就值得探究。按照开花时节的先后,这句话的语序应该改为“杏树、桃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儿赶趟儿”才对,因为…  相似文献   

11.
大家的秋千     
早晨,阳光明媚(mèi),小熊兴高采烈地去森林里玩耍。一到森林里,小熊就被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树上有唱歌的小鸟,地上有鲜艳的花朵,林中还长着一片片可爱的小蘑菇……淡淡的白雾笼(lǒn)罩(zhào)着森林,小熊仿(fǎn)佛(fú)进入了童话世界!走着走着,小熊突然发现森林里还有一个秋千,它又惊又喜,自言自语道:“哎呀,大树爷爷还在这里安放了秋千让我玩,真是太好了!”说着,小熊激动地爬到秋千上荡(dàn)了起来。过了几天,其他小动物也发现了这个秋千。第一天,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说:“小熊,能不能让我玩一下?”小熊冷冷地说:“不能!”小松鼠失…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们去贝尔科技园秋游。阳光明媚,朵朵白云飘在天空,像飞马,像绵羊,姿态各异。到了目的地,我们先荡“旋转秋千”。我想秋千谁没玩过,没什么稀奇的。等我坐上去以后,才尝到旋转秋千的厉害,只觉得头昏目眩,仿佛快从天上掉下来。好不容易下来了,扑通一声,我坐在地上。我随着同学走进“科学小屋”。“科学小屋”里有一间“奇异小屋”。老师说,走进去,你会觉得屋子是倾斜的,会担心房子倒下来。我们半信半疑地走了进去。我一进去,就发现同学小球居然往屋顶跑。杨欢的身子不见了,只能看见一个头。真是奇妙呀!老师告诉我们:这里有特殊的设计,人…  相似文献   

13.
秋千情缘     
我是一个孩子,我喜欢秋千。孩子喜欢秋千是不需要理由的。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秋千,安稳地坐着,放心地让伙伴推,高兴时可以荡得很高,开心的感觉也随风漾在空气中;无所事事的日子里,慢悠悠地荡,无所谓地看天高云淡,大雁飞去;伤心的时候,就孤独地坐在那里,如果流泪,就让秋千荡起,或许真的可以忘忧忘愁。  相似文献   

14.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桃花源记》一文中的“外人”(这里指“悉如外人”一句中的“外人”)和“何世”两个词,《教学参考书》上把它们分别解释为“指桃花源以外的人”和“什么朝代”,笔者认为,这两个解释均值得商榷。先来看看“外人”一词。如果按《教参》的说法,那么“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就应该翻译为“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这一句一看就让人无法理解。从秦末到东晋,五百多年过去了,难道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中人的衣着装束是与外界同步发展的吗?五百多年来,外部社会的衣着装束肯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渔人”的衣着装束定然与桃花源中人是大不相同的,这从“见渔人,乃大惊”就可以看出来,远远地看到一个衣着迥异的人,桃花源中人才会“大惊”,才会视为异类。而且,在《桃花源诗》中有“衣裳无新制”一句,说明桃花源中人的穿着还是秦末的形式,我们如果还把“外人”理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人”,这难道说,桃花源外世人的衣着装束也与五百年前秦末时一样,五百多年来没有任何发展?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外人”的合理解释应为“天外之人”,渔人看见身着古装的桃花源中人便把他们当成“天外之人”,桃花...  相似文献   

15.
荡秋千     
小袋鼠过生日,袋鼠爸爸在院子里敲敲打打,用藤蔓和木板给他做了一个绿色的秋千架。小袋鼠可喜欢这件生日礼物啦,坐在上面荡呀,荡呀,荡得很高很高,玩得开心极了。隔壁的小动物们听到笑声,全都赶来了。小猴说:“小袋鼠,你的秋千真好玩,让我们也玩玩吧!”大家争先恐后地坐上去。小袋鼠一看着急了,连忙把大伙儿推下来,嘴里嚷着:“不行,不行,你们不能坐!”“你要怎样才可以让我们玩呢?”大伙儿问。小袋鼠想了一想,说:“我这个秋千可不是白坐的,要收费。”“真小气!”小动物们听完,都摇头走了。刚开始,小袋鼠觉得把伙伴们赶走了,心里还挺得意的。…  相似文献   

16.
什么最珍贵     
我和最亲密的朋友琪琪吵架了。只不过是为了玩秋千,居然闹到了“绝交”这种地步。现在想来真是后悔莫及,但是,这毕竟是事实。近来,我每天晚上都会做恶梦。一直梦到我坐在秋千上,她对我说:“赵翼媛,我们绝交吧,我再不会理你了。”我听了,心里就着急,我想抓住她的手,可在高高的悠荡的秋千上,我无法抓住她。她就像一阵风一样越飘越远,直到消失为止。我在秋千上一直呼唤她,可是,我没有听到她回我一声,我耳畔萦绕的只有我呼唤她的回声。“啊——”我被梦惊醒了,我边擦着头上的汗珠,边回想刚才的梦,心想我是不是“做贼心虚”了,是不是该向她道歉?想着想着,好像有两个“我”在和我说话,第一个说:“赵翼媛,向她道歉,提出和好。”第二个说:“不,她应该向你道歉,不然,那多没面子。”最后,第一个“我”胜利了,我决定明天早上  相似文献   

17.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春天是一首歌,就这样唱着来到了我们身边。春天是一首多彩的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瞧,果园里桃树姑娘的花瓣在微风中舞动着,有的是粉红色,有的是深红色,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相似文献   

18.
人的大脑不应该是知识的容器,而应该是点燃的火把!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呢?我认为怀疑、求异、补白可以作为课堂导思的三步曲。怀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本中的内容,哪怕是名家的作品,也不一定无懈可击。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文章的图画美,人情美,意境美至今让无数人陶醉其中。但是,就是这样的经典之作,也是有“懈”可击的。文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话的语序就值得探究。按照开花时节的先后,这句话的语序应该改为“杏树、桃树、梨树,你不让我…  相似文献   

19.
几天前的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贾平凹先生的文章《一棵小桃树》,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小时候,无意中种下了一棵小桃树冬去春来,小桃树竟然默默地长上来了但是,它很脆弱,家里人都笑话它后来,“我”长大了,渐渐地把小桃树忘了。有一次,“我”回老家奔丧,却发现小桃树顶住了风吹雨打,仍然顶强地生长着。一次下大雨,无情的风雨将小桃  相似文献   

20.
<正>“女儿,走,去逛街。”“不去!”我拒绝。“走,陪爸爸去钓鱼。”“不,我不去。”我拒绝。“慧昕,周末我们几个出去玩儿吧?”“不,我不去。”我拒绝。随着初春一起来到的,是我要在中考前努力一把的决心。于是爸爸、妈妈、朋友的邀约,都被我拒绝。桃树的枝条在窗外摇曳,陪我埋头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