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经典名著,必定会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名著阅读曾一度进入一个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编织的“怪圈”.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致使初中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名著阅读考查题的变革,唤醒了名著回归真正阅读。  相似文献   

2.
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必定会对他们的人文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名著阅读曾一度走入了一个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编织的“怪圈”,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致使初中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而名著阅读考查题的变革,唤醒了名著回归真正阅读。  相似文献   

3.
如今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人类精神家园越来越枯竭。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教师苦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受“快餐文化”“读图时代”的影响,我们的学生离文学经典越来越远,学生的文化素养渐渐沙漠化……为此,我校以省级立项课题《初中名著导读阅读模式研究》为引领,积极开展名著导读活动,旨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吸取古今中外经典中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名著导读是初中语文学科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教、学、考"的有机统一。加强名著导读教学对提高学生阅读量、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增强阅读教学效果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运用多样化的名著导读阅读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持续不断地深入阅读、加强名著导读方面的重点考查等三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阅读策略。其中教学方法包括生动展示名著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深入解析名著主旨要义引领学生阅读、创设多种名著阅读活动等。教师根据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和名著导读的教学目标,充  相似文献   

5.
<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可以通过名著导读致力于学生内在精神的构筑,所以开展名著导读意义重大。一、多措并举,激发阅读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是名著导读课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缺少不了老师的激发和引导,具体可采取如下方法:1.充分利用教材,以点带面  相似文献   

6.
王欢 《考试周刊》2014,(46):35-36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推荐阅读书目和阅读总量。"名著导读"作为全新的板块写进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教学也随之进入初中语文课堂。然而,在教学一线,"名著导读"教学状况并不乐观,甚至处于被忽略的境地。教师教学功利性、随意性强,学生阅读缺少动机和兴趣,阅读时间少,阅读急功近利,阅读只读不思、不写。实际上这种现状是可以改变的,教师努力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组织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本文对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具体对策和方法举例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部编本语文教材设置"名著导读"专项,注重每书一法,旨在传授学生阅读方法和引导学生整本名著阅读,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越来越受重视。但在实践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被动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是为应付考试而阅读。学生读什么好书?如何读好书?迫切需要教师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名著阅读,只有打牢名著阅读的根基,让学生爱上读书,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其他语文能力。统编语文教材特别重视名著阅读,每册安排了两本经典名著的阅读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好名著导读,把名著阅读落到实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升阅读水平与综合素养。文章主要分析了兴趣激发在名著导读这一环节的作用以及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责任,"名著导读"教学作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积淀民族文化精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水平,陶冶学生语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很多高中并没有对"名著导读"教学足够重视,特别是受高考制度的消极影响,古典文学名著教学呈现出一定的肤浅性和功利性,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名著导读教  相似文献   

10.
李蕙 《现代语文》2013,(4):113-114
名著导读,是高中必修课本中的一个阅读环节,必修课本的每册书共有两到三本名著推荐给学生阅读,配有专门的导读文章,放在书的最后。正因为这样的"地理位置",极易被教师和学生们忽视,有些教师往往布置学生自己去看,而多数学生往往因课业太多或不感兴趣等而没真正去看这些名著,让这些宝贵的阅读资源流失。阅读是一种能力,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缺失的就是这种阅读能力,要么倾心于所谓的流行小说,变得浅薄;要  相似文献   

11.
<正>初中语文中的"名著导读"部分,汇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具有影响力的经典作品,"名著导读"的学习是提升初中学生阅读能力、文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关于初中文学名著的阅读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阅读目标做了明确的要求,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通过丰富的阅读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但是目前初中名著导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大多并不能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要达到400万字的课外书籍阅读量。[1]小学高年级学生要熟练背诵60篇(段)以上的优秀诗文,课外书籍阅读量要达到100万字。小学语文教学中已把名著阅读列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文章主要以小学语文名著导读为例,采用“理论分析+实践探索”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小学名著导读的价值,探索出了小学名著导读的具体指导策略,力争通过研究名著导读,提高小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名著阅读方法,让学生从经典名著中汲取养分,提升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当中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推荐阅读书目和阅读总量。同时,新版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名著阅读"的内容和材料,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拓宽知识面,汲取文学的思想精髓,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各种类型的考试中,频见"名著阅读"的考题。对此,认识到"名著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并如何开展导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1.初中生要阅读经典名著  相似文献   

14.
基于精选教学内容传授阅读方法遴选精彩语段——以"《骆驼祥子》导读"为例谈"名著导读"教学。首先分析出名著导读教学的意义和现状。其次分析出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最后分析出名著导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名著导读一向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难以把握的教学内容,很多教师采用平时"放羊"式阅读,考前"临阵押宝"式复习的模式,到头来"广种薄收",学生苦不堪言.名著导读,教师不能停留在熟悉内容、了解主题的层面,关键是要训练学生学会思考,实现思维的进阶.笔者观摩了若干堂名师的名著导读课,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名著导读课中帮...  相似文献   

16.
林文锋 《教师》2020,(4):25-26
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不单单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即听说读写,还要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精神境界有所提升。由于经典名著可以端正学生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满足于大众群体涵养及品味的精神食粮,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感知名著中对各个情节的把控和对故事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从而使得学生的精神追求有所提升,文化素养逐渐增强。文章阐述了名著阅读的教学具体流程,包括设计导读课、精读课、研读课、展示课的方式,强化学生名著阅读的理解,帮助学生深入名著阅读。同时,提出了名著阅读的教学实践方式,包括参读法、美读法、比读法、议读法,提升名著阅读能力,启发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97):39-40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与深化,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也被纳入课堂教学内容当中,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越读"悦"读,"悦"读越爱,使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进而促进学生终身阅读意识的培养。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课本有"名著导读"专题,考试也考名著内容,阅读名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在却出现用观看影视剧代替阅读名著的现象,学生对影视剧内容了如指掌,对名著文本却了解得很少。一、用观看影视代替文本阅读的原因第一,据名著改编而成的影片对学生的吸引力强。名著不断被翻拍成影视作品,而且拍摄技术越来越先进。比起名著本身,名著翻拍  相似文献   

19.
名著阅读是语文阅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三类名著阅读课课型,即导读课、活动课、分享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文章以《朝花夕拾》的整本书阅读任务为例进行了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20.
<正>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接受文化熏陶的重要方式。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备受关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名著导读”板块,这无一不在彰显阅读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名著导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阅读量。结合整本书阅读理念开展名著导读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名著文本的阅读思路,锻炼他们的思维,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全面发展。一、明确名著导读教学目标,体现整本书阅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