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光》(六年制小语第二册)是一篇配有插图的讲读课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插图理解课文,可分以下三步进行:第一步,看图认人、初知课文。课题叫《司马光》,以人名做题。可插图中有诸多的人物,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看图,找出谁是司马光,并说出理由。教学第一步,要求学生观察司马光砸缸时的神态和动作,让学生理解司马光沉着、机智、果断的性格。第二步,图文结合,激发思考。结合看图,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进行对比分析、激发学生思考。1.当一个小朋友掉到水缸里以后,其他小朋友怎么样了?“慌”是什么意思?小朋友为什么慌?  相似文献   

2.
看图学文是教材中看图识字、看图学词学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文形式。其特点是通过形象的图,把词、句、段联系成文,图和文联系紧密。其它类型的课文,是根据作者所要表达的某种中心思想来确定主题,按一定的思路布局谋篇的;看图学文则是用抽象的文字记录图画所反映的内容。看图学文中的图与其它课文中的插图的作用也不一样。插图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不起主导作用。看图学文中的图则不同,它要求教学时,从观察图画入手,通过观察图意来理解文  相似文献   

3.
1突出“看”的训练图画是课文内容的直观反映。看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借助图画认识事物、理解词句。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从看图入手来理解词句,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更快。因此,在“看图学词学句”...  相似文献   

4.
引导学生看插图来把握课文的主线,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世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看图给文本补白,训练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利用插图来帮助学生背诵、积累,提高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浪花》一课,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看图学词学句课文。作者通过比拟手法。写出浪花在不同情况下的特点。文中插图的景物很美,可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浪花》一课的教学注重抓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指导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浪花》中的插图,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开始,引导学生围绕“我”和“浪花”进行观察。我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当浪花涌向沙滩.搔痒我的小脚丫时,我的心情怎样?我看到沙滩有各种各样的贝壳、小虾等,我会怎么想?怎么做?如果是我们来到这美丽的沙滩,看到眼前这一切,会有什么表现?通过观察、想象,学生既了解了图上的内容,又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花园果园》是五年制第二册第一组“看图学词学句”中的一篇课文。它包括两幅图画、一篇短文和从中提出的10个词语、6个生字。根据课文的特点,联系一年级下学期学生的实际,这篇课文的教学可这样设计。一、看图,培养观察能力本课插图色彩鲜艳,很容易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可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1.这篇短文配有几幅插图?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2.左边的一幅  相似文献   

7.
启发儿童创造性思考,开发其创造潜能,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创造性教学的目标与归宿。在设计《小儿垂钓》一课时,我在创造性教学方面作了如下尝试: 一、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在教学时,我注意运用探索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在学生对诗中的字、词、句提出一大堆问题后,我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请小朋友先读一读前面两行诗,看一看在河边钓鱼的小孩。想办法理解一两个生词。”我引导学生运用观察的办法解词,同时,通过简笔画、语言创设情境,刺激学生主动猜测。学生很快便通过看图理解了“蓬头”、“稚子”、“…  相似文献   

8.
现行五年制语文课本中的一年级“看图学词学句”这部分教材,是按照直观——抽象——实践这一规律编排的。在“看图学词学句”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从图入手,形成词句概念“看图学词学句”部分的插图,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事物,培养观察能力。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认识事物规律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和具体的客观事物紧紧地结合起来,从而巩固所学的生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插图.这些图主要是表现课文的重点或关键,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除了看图学文的插图之外,这些插图都不是彩色插图。  相似文献   

10.
[课例简析]《庄稼的好朋友》是小语九义教材第二册中以看图学词学句为主的一篇课文,本课看图学词学句包括四幅图,两段话,8个生字及两个部首。教学时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从句子中提出词语,从词语中提出生宇,把识字和学词、学句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教学过程中重视学法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借助具体形象的图画,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和具体的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是“看图学词学句”的特点。第二册编入14课“看图学词学句”,共计104个词语,29个句子和6段韵文。教学时,应借助图学词学句,使学生初步获得词和句的具体概念。教学这类课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从图入手,利用图象感知事物,建立词、句概念。看图学词学句的课文,都配有形象鲜明的图画,这些图  相似文献   

12.
查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是学生理解词句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只是有时候却收效甚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是能巧妙地运用其他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引导看图,直观理解。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课文中的有些词语比较抽象,靠查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有时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这时候,教师只要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再加上手势比划就能迎刃而解了。在“传帮带”的活动中,一位教师教学《南京长江大桥》这篇课文。该教师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过程中,用小黑板出示“理解穿梭”。学生们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课文中的插图,不论是看图学文的图,还是讲读课文、阅读课文中的插图,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小语第三册第三单元,有讲读课文五篇,阅读课文一篇,其中包括成语故事,童话故事,常识故事和谜语。除谜语外,都配有形象、生动的单幅或多幅插图,教师在使用插图时,应该注意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4.
以图助读学词学句──《比尾巴》教学建议江苏孙琮英《比尾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看图学词学句课文。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读来琅琅上口。它运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向学生进行动物知识的教育,课文配有六幅插图。这些插图色彩...  相似文献   

15.
1、教拼音,结合看图训练说话。一年级学生入学后,一开始就是学习汉语拼音字母。以前,我认为学拼音就是读读拼拼,只要学生读准拼音字母就行了,忽视了说话能力的培养。现在,我指导学生读准拼音字母的基础上,引导看插图,结合进行口语训练。例如教“a”时,对“a”旁边的插图,引导学生说:“医生给小朋友检查喉咙”,不能只要求说“医生看病”。“o”旁插图,要求学生说“大公鸡喔喔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低年级课文中有两种图:一种是课文插图,图从文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另一种是看图学文,文从图来,是通过形象的图画和具体的观察进行字、词、句、段、篇的教学。看图学文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下面是我...  相似文献   

17.
教例:小蝌蚪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师:这两句话中,“迎”和“追”你是怎么理解的?生:“迎”是“欢迎,迎接”的意思,“追”是“追赶”的意思。生:我有不同意见。“迎”在这里不是“欢迎,迎接”的意思,而是“赶上去”的意思。生:不对。如果“迎”是“赶上去”的意思,就可以换成“追”了。师:小朋友,我们读一读课文,看一看插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一下好吗?(教师适时的引导,给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学生读课文,观察插图思考。课文的插图就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师在…  相似文献   

18.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一环。为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词语,我采用如下方法进行了尝试性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利用插图,讲清词义。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我就充分利用了课文中的插图,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引导学生领会词义。如教《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课中,“昂首挺胸”这一词,我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边指导学生观察,边讲桥有一人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没有放炸药包的地方,即使把炸药包放  相似文献   

19.
特级教师斯霞为了让学生理解《我们爱老师》一课中“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这个比喻句,作了如下的精心设计:“对这一句如果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我们小朋友怎么成了花朵了呢?’那就最好。要是他们提不出来,教师就得启发:‘这里的我们是指什么人?为什么把小朋友比作花朵呢?’(幻灯片映出一张张笑容可掬的小脸)‘看,这些小朋友可爱吗?好像什么一样?’(生答)‘对呀,花朵美丽可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第一册新增设一组看图学文课文,其目的在于凭借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这组看图学文的教材,安排在“看图学词学句”和“讲读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