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一九九九年高考作文阅卷看当前高三作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高考作文,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一次富有挑战性的衡量。这给当前的语文教育,尤其是高三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现结合阅卷情况,谈几点思考。一、务须以读为本,开拓学生视野。本次作文,只要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内容,为触发点,均算符合要求。这就像是给了考生一根火柴,让他擦亮了去派各自的用场。擦不亮这根火柴的考生也是有的。换句话说,也有小部分作文偏离了题意,其表现为:一、不承认记忆可以移植或只写记忆移植的发明过程。从标题上可以看出———《记忆不可以移植》《记忆移植能否成功》《记忆移植需要以经济…  相似文献   

2.
较之往年,’99高考作文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给每个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浩瀚的思维空间,每个考生有自己驱遣想象,一展写作水准的用武之地。作文试题从最新自然科学研究前沿切入,要求考生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展开想象,果真引发  相似文献   

3.
“题好一半文”。1999年高考作文要求自拟题目,不少考生运用辞格拟出生动隽永的佳题,产生了使阅卷老师“心动神驰一瞥间”的阅读效果,值得借鉴。一运用比喻江苏一考生所拟文题为“小心这把双刃剑”,把移植人的记忆喻为能“在杀伤别人时也杀伤自己”的“双刃剑”,准确形象,前加“小心”两字,使作者对“记忆移植”的态度更加鲜明。江苏另一考生拟题“领略人生的万花筒”,以此比喻移植记忆的特点和功用,也很熨帖生动。  相似文献   

4.
’99高考作文考生失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如”开道,随意闲聊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相当数量考生的作文采用以下模式:“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想要……”“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想要……”有的作文,能一口气排列五六个甚至十来个“假如……想要……”,想到哪写到哪,“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哪里”。比如有一篇作文,连写了11个以“假如……”开头的排比段,写自己想要“移植苍鹰的记忆”“移植科学家的记忆”“移植宇航员的记忆”“移植鱼儿的记忆”“移植古人的记忆”“移植老一辈革命家的记忆”……粗粗一看,似乎想象非常丰富,细细推敲,其思路混乱,一会儿写动物…  相似文献   

5.
一、作文材料如怪峰突兀,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今年的高考作文材料除去末一句,纯属科技说明文,原材料中的“记忆移植”、“信息”、“编码”、“贮存”等术语,考生读来尤如“雾里看花”。也许有人责备不明记忆移植的考生是读书太少,知识面窄,这是站不住脚的。要知道帙繁卷浩,即使学富五车也可能漏掉有关记忆移植这一本。这样陌生的“科幻”话题,如平地上耸立怪峰一座,必然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加上语文是高考的第一次冲锋,学生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这种无端加重的心理负担就极大地影响了考生水平的正常发挥。心理素质不好的…  相似文献   

6.
从1999年的“假若记忆可以移植”,到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高考作文中都出现了“文体不限”这一要求。其实,文体不限从打破议论文一统天下的1998年就开始了,只是当时没有明确提出而已。这一要求的提出,摒弃了过去那种只写议论文的限制,拓展了考生的写作思路,让考生有了  相似文献   

7.
一、立意要自定话题作文都有一定的文字来引出话题,这如引言。但这段引言只是话题的一个引子,只提供一定的思维启发,并不是要让考生从中提炼出作文的主题。写作时文章的立意倾向、主题思想由作者自己决定。如1999年高考,对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写作时既可褒扬,也可贬斥;可予以支持,也可坚决反对;可以畅想记忆移植的成功,也可描写记忆移植的失败;可以描绘记忆移植成功带给社会的积极意义,也可展现记忆移植给人类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灾难……二、立意要合意话题作文的命题一般要求在所给的话题范围之内进行写作。仍以1999年“假如记忆…  相似文献   

8.
对今年高考作文命题,众人褒贬不一,我就是“贬”的一个。我认为此作文命题不注重科学,导向是错误的。理由有二:1.材料中概念不明确。先说“人体器官移植”,然后偷换到了“记忆移植”;虽然文中也略作解说,但仍对考生产生误导。2.本来“记忆移植”就存有争议,而命题者随...  相似文献   

9.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所给的材料并不是中性的,它多少含有某种认可、惊叹、感慨、钦佩的成份。于是,批判思维的有无、强弱就成了作文能否有深度的关键。一部分考生顺藤“画瓜”。将记忆移植的前景描绘得一片灿烂,无比美妙: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硕果累累、精华汇合;教育事业如芝麻拔节,步步登高,学不用苦读,民族扬眉吐气;世界将一片祥和平静,没有战争、没有灾难,人们将快活胜神仙,忘却痛苦、抛却坎坷……一部分考生则提出了批判性观点,记忆移植,福兮祸兮?他们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角度,以“克隆”技术作类比,指出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中学语文教育仅仅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语文教学变得越来越程式化,学生不仅渐渐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有甚者因学生审美情感得不到熏陶和发展,造成人格的偏差,最典型的是表现在高考作文中没有道德之心:九四年高考题为“尝试”,有的考生写尝试做小偷;九八年题为“战胜脆弱/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有的考生写父母去世,他也不哭,还偷着乐:九九年话题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的考生写他准备移植别人的记忆去发大财,挣大钱,好尽情享乐;  相似文献   

11.
唐中笑 《学语文》2004,(11):65-66
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的要求,但并不是不需要审题。如果考生对话题不认真琢磨、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而是不假思索地想当然,往往就会犯下另起炉灶、偷换话题的错误,其结果当然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有的考生把“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写成“假如记忆可以克隆”、“假如知识(或思维)可以移植”,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写成“知识(或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把“诚信”写成“承诺”或“信任”,把“心灵的抉择”写成“命运的抉择”、“前途的抉择”等,都是犯了这种低级错误。  相似文献   

12.
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的要求,但并不是不需要审题。如果考生对话题不认真琢磨、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而是不假思索地想当然,往往就会犯下另起炉灶、偷换话题的错误,其结果当然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有的考生把“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写成“假如记忆可以克隆”、“假如知识(或思维)可以移植”,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写成“知识(或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把“诚信”写成“承诺”或“信任”,把“心灵的抉择”写成“命运的抉择”、“前途的抉择”等,都是犯了这种低级错误。  相似文献   

13.
为推进素质教育,近两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如1999年关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2000年关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这种话题作文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确实,她为考生提供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般的创作自由,考生的佳作可谓“丰富  相似文献   

14.
曾在报纸上读过这样一段文字,说是一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面对记者关于“假如你是教育部长”的提问,赫然回答:“我要开除那些不会微笑的老师!”说来也巧,1999年我参加高考作文阅卷,但见一考生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题目下写有这样一段文字:“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  相似文献   

15.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没有一份能像今年的试卷一样令人欣喜。喊了多年的素质教育,提了多年的能力测试,终于在今年的试卷中初露端倪,让人看到语文教育的一丝曙光。今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第一个特点是解除束缚,鼓励创新。参加今年高考评卷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今年的考生作文极少有内容相似的,考生们都能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艺术旨趣乃至个性特征,写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文章。这得归功于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今年的作文题是根据一小段有关“记忆移植”的科技说明,写一篇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文章,而且明确…  相似文献   

16.
1999年全国高考作题要求考生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内容的范围,写一篇章,还指出“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可以“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对这一个开放性很强的题目,有的老师感叹“出乎意料”,有的考生也叫“措手不及”。其实想象作已考过多次,几乎每年都在考。  相似文献   

17.
袁卫星 《师道》2003,(10):14-14
记不得在哪张报纸上读过这样一段文字,说是一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面对记者关于“假如你是教育部长”的提问,赫然回答:“我要开除那些不会微笑的老师!”说来也巧,有一年我参加高考作文阅卷,但见一考生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题目下写有这样一段文字:“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蒙娜丽莎的微笑给我的班主任老师,让她铁板的脸上露出春意……”由此我想到魏巍笔下的老师蔡芸芝:“她从来也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平心而论,时下不会微笑的老师多矣!倒不是他们的脸…  相似文献   

18.
高考作文自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和“文体不限”之后,考生便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鼓励并引导学生在不损害文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的创新是符合新课程精神的。其中有一种以荒诞的内容来反映生活的“另类”高考作文,在2007年高考中又涌现出了许多。例如有陕西考生的《风筝》,甘肃考生的《落红》,江苏考生的《怀想天空——一只猪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另”类作文是近两年高考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99年高考作文首次出现“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要求,于是就产生了一些“另”类作文,如山东省一考生的《堂·吉诃德新传》(《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1999年12期),江苏省一考生的《移植记忆》(同上,1999年9期),以文学人物新传和新闻集锦的形式来写,都别  相似文献   

20.
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作文的形式,由材料型转向了话题型,只是指定了写作的范围,这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让考生在这个空间内去立意构思。在短暂的时间内,不少考生仓促应战,写出来的作文不太理想。怎样在短时间内写出比较好的作文呢?这就需要一个比较科学的处理程序。首先要审文题或审试题的要求定文体。话题型作文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命题型的,如“生活告诉我”、“高中生活是什么”、“××我想对你说”等。另一类是试题要求型的,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再如“以反映素质教育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