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版中专通用《语文》教材一册《芙蕖》一文,在“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句下注释:[群葩当令时]正当各种花开的时令。葩,花。当令,适合时令。教参该句译文:“各种花卉正当花开的时令,只在开花那几天(有人过问),此前此后都...  相似文献   

2.
李渔的《芙蕖》中有一句:“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教材的编者将“群葩当令时”,注为:“正当各种花开的时令。葩,花。当令,正当时令。”将“过而不问之秋”,注为:“经过也不问、无人欣赏的时候。秋,时候。”乍看起来,上述注...  相似文献   

3.
《芙蕖》一课,对“群葩(pā)当令时”注解为:“正当各种花开的时令。葩,花。当令,正当时令。”此处注解从字面上看似乎无误,可是联系下文来看,便觉不甚妥贴。全句为“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敷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从全句看,是强调“群葩”除当令开花数天内为人们所观赏,此前此后都是无人过问的时候了。这里的“群葩”即百花,是指除芙蕖以外的各种花卉,它们开花的时令是各不相同的,春夏秋冬四时都有。原注语意含糊,容易误解为“百花盛开的季节”。再则,从语法上讲,此句主语应为“群葩”,  相似文献   

4.
《芙蕖》中“群葩当令时”一语,是句子“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的主语部分。课本对它这样加注:“正当各种花开的时令。葩,花。当令,正当时令。”把“当令”注为“正当时令”没有什么不妥,“当”是“适合”的意思,动词。但是,把“群葩当令时”译为“正当  相似文献   

5.
《芙蕖》中「群葩当令时」一句,课文注解中译为:「正当各种花开的时令.」这样译联系后面的两个分句分析似觉不妥.全句译出如下:「正当各种花开的时令,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之前,在此之后,都是无人过问的时侯.」原句的主语不见了,而译句的第一分句只是一个介词结构,译句主语残缺,语句不通顺,意思不连贯.要译好这一句,需弄清「当令」二字的含意.课本注:「当令,适合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公输》中,有一些词语编者没有注释,或许编者以为它们跟现在的意思差不多,其实不然。因此,有必要补充注释。例如“短褐”一词。原文说“:邻有短褐而欲窃之”“,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课本只注释了前一句中的“褐”为“粗布衣服”,而没有注释“短”。  相似文献   

7.
陶任重 《学语文》2002,(1):15-15
初中《语文》第六册《捕蛇者说》一文,对“向吾不为斯役”一句做如下注解:“假使我不当这个差。向,从前。”我认为对句子的翻译无可非议,而释“向”为“从前”颇为不妥。其原因有二: 其一,“向”字在古汉语中的义项有:①朝北的窗户;②窗户;③朝着、向着;④趋向、奔向;⑤从前、往昔;⑥假使、假如等项。孤立地看,将“向吾不为斯役”这句话译成现代汉语时释“向”为⑤、⑥两个义项均可。但课本注释对全句的翻译是“假使我不当这个差”,而单释“向”为“从前”,这样一来,“向”的释义到  相似文献   

8.
姜夔《扬州慢》中有“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一句。对前半句,课文注解说:“杜牧善于游赏。……俊赏,卓越的鉴赏力。”可是纵观全句,这个注释却令人莫名其妙,因为“善于游赏”同“重到须惊”之间并无联系。其实,“俊赏”在《辞源》中有现成的解释:“俊赏,高超的鉴别能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第五册《愚公移山》一课,教材在对“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一句中“河阳”一词的注释时说:“河阳,黄河北岸。”并进一步解释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对于这个注释,虽已经有人指出其错误,但,一是未能对原文及教材的注释作出具体分析;二是理由单薄,论证不力。为此,笔者认  相似文献   

10.
《桃花源记》中共有气处提到“外人”: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人教版教材中对“外人”的注释,在第1句中注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教学中,学生认为这种注解,在第2、3句中,是正确的。但对第l句,则有不妥。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以甲骨中“受”“止它”类卜辞为对象,就不同类型的宾语对否定词“不”与“弗”的选择配搭的考察表明:在“受”“止它”类卜辞中,当谓语动词不带宾语或只带指物名词宾语时,对这个动词的否定可以在“不”“弗”中自由选择;当谓语动词带指人名词宾语时,对这个动词的否定一般用“弗”不用“不”;当谓语动词带人称代词宾语时,对这个动词的富定一般用“不”不用“弗”。  相似文献   

12.
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课文《上枢密韩太尉书》中有“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之句.课本第200页将“百氏”一词注释为“指诸子百家”.笔者认为这个注释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3.
《小石潭记》中有一句:“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课本对其中较难的“坻”、“屿”、“止莲”作了解释,惟独对“岩”未注。相关的古选本也很少见到注释了“岩”的。也许编们都认为它就是通常的“岩石”之义,无须注释。其实,这样理解值得商榷。中的“止莲:课本已经注释为“不平的岩石”。如果后面再来一个“岩(岩石)”,岂不重复?在这里,“岩”当注为“洞穴”之意。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新教材第一册《兰亭集序》一中有这样一句话:“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对“宇宙之大”没作解释,而对“品类之盛”的解释为:“地上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据此注释,不少学生认为此两句中“之”为结构助词“的”。但从“之”作为结构助词的用法和两句应有的表意效果来看,该两句应理解为古汉语中的定语后置句式。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第三册《孔雀东南飞》一诗中有一句“便言多令才”,教材的注释为:“[便(bian)言多令才]口才很好,又多才能。便言,很会说话。便,敏捷。令,美好。”笔者不同意教材对“便”字的注释。“便”是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bian,pian  相似文献   

16.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对该文中“落英缤纷” 一句的解释,大多数资料都是“落花杂乱而繁多”:其中的“落英”语文教材中注释为“落花”。其实,这样的译注是很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根据语义和语境,该言语中的“落英缤纷”,描纷的是鲜花料漫的景象,其中最闰键的词“落”只能解释为“初”、“始”之类的意思,“落英”就是“初开的花”,即初开的桃花;整个句子应该理解为“初绽的桃花绚丽繁茂”。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7.
《师说》中有两处“者”字:一处为“古之学者必有师”,课文将“者”字注释为“求学的人”,但对于“者”字的词性未加说明。另一处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课文注释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对照翻译与原文可以发现,其中的“者”字没有翻译出来,而是在全句注释后面补充注释“者,助词,用在主语后表示判断”。在整个中学阶段的文言学习中,一般都将“者”字理解为语气词或助词,起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鸿门宴》末尾有“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日:‘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一句,对其中的“吾属今为之虏矣”中的“今”字教材中没有任何注释,教参上将全句译为“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则“今”字即“要”的意思。虽然基本正确,只是未免失之于笼统,  相似文献   

19.
[隐隐何甸甸]隐隐、甸甸,都是车声。何,何等。这是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验修订本)《孔雀东南飞》一诗中的注释。既然“甸甸”是象声词,那么“何”怎能注为副词“何等”?副词能修饰象声词吗?实在是令人莫名其妙。把“何”解为“何等”也不切合语境。“隐隐何甸甸”这句诗紧承“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几句,而“何等”意为“用感叹的语气表示不同寻常”(见《现代汉语词典》),它在诗中只会起到表现车声很响的作用,造成热烈欢快的气氛,这显然与上文描写的焦仲卿和刘兰芝泪别的情景不协调。  相似文献   

20.
新修订的初中语文课本对《卖炭翁》中“晓驾炭车辗冰辙”一句中“辗冰辙”的注释是“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辗,轧,辙,车轮轧过的痕迹。”据此全句的意思就是:卖炭翁很早就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单从字义的注释看似乎并无不妥,但是从诗文各句间的内在联系,从作者对卖炭翁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及诗的主旨等方面细细品味、分析,该注释就显得苍白、生硬而缺乏表现力,显然是欠推敲的。诗中“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前一句规定了一个具体环境——冰天雪地,为后句的行动描写作了渲染、铺垫;后一句则是对卖炭翁在这一具体环境下的行动的具体描写,这个行动描写紧承上文外貌和心理描写,是行文和表现人物的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