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时候,父亲在我心里只是严厉而已。直到父亲辞世,我在心里对他都是有一点点畏惧的,直到多年以后,妈妈告诉了我一件事情,这是在爸爸生前我从来不知道的。那天是他的六十大寿,当时的北京天寒地冻,我正在读大学,中午从学校骑自行车回家,买了一个大蛋糕。怕纸盒把蛋糕撞得歪歪散散,所以我一只手扶着车把,一只手拎着蛋糕盒子,在寒风里费了好大的劲儿骑回家。  相似文献   

2.
父爱深深     
我的父亲是一个木匠,帮别人做家具的,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几乎都与木材作伴。就连晚上,他也不怎么回家。因此,我们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很少。他待人非常温和,见人总是笑微微的。可是,他对我,却很严厉。  相似文献   

3.
父爱深深     
我的父亲是一个木匠,帮别人做家具的,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几乎都与木材作伴.就连晚上,他也不怎么回家.因此,我们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很少.他待人非常温和,见人总是笑微微的.可是,他对我,却很严厉.  相似文献   

4.
正"你爸爸是干什么的?"这是我最难回答的问题。农民?肯定!工人?他做过。商人的成分他也有。一年四季,父亲的角色不断变换。该怎么回答呢?我想,父亲的工作,只有黄胶鞋说得明白。新年刚过,父亲便背起了行囊,开始了新一年的奔波。往往十天半月父亲才回家一次,只有农忙时才会在家多待几天。出门时的不舍,回家时的憔悴,中间行程的艰苦,父亲从不说给我们听。而我,却可以从黄胶鞋这里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5.
邮寄快乐     
回家办完父亲的丧事,袁倪执意要母亲随他去成都生活。母亲不肯,说乡下清净,城里太吵住不惯。袁倪明白,母亲是舍不得丢下长眠在地下的父亲,袁倪临走时对母亲说:过去您总是不让我寄钱回来,今后我每个月给您寄200元生活费。母亲说乡下开销不大,寄100元就够用了。  相似文献   

6.
永远的父亲     
父亲外出打工,已有两年没回家了。在这之前,他是每年年底都会回来,与我们一起过年的。记得两年前父亲出门的那天,我因为上课没去送他。回家后听母亲说他已经走了,我很愧疚,心里总觉得欠了父亲许多似的。后来,我就常对自己说,等到父亲下次再出门的时候,我无论如何都要好好送送他。谁知父亲这一走,竟是两年没有回家。不过,父亲在外的两年里,经常会寄  相似文献   

7.
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摘梨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是院里梨树上的梨子熟了,让我摘点儿进城吃。还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他早送梨进城了。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回答他,等休息时抽空回家。可我心里却想着,回家特意摘些梨进城,像城里没有梨似的。更何况妻子听父亲电话如此说,更是不以为然,还帮我算起  相似文献   

8.
痛着很幸福     
我知道父亲其实很在乎我,是在那一次他对我的一脚飞踹。小时候,我不是一个乖孩子:调皮,馋嘴,爱哭爱闹,时不时还会闯出一些祸来。每次换回的不是父亲严厉的斥责,就是被打。那时觉得父亲有些偏心,他很少打哥哥,对我也很是严厉,并不因为我是老幺而偏爱我,我感觉他并不很在乎我。这种情绪直到那一次  相似文献   

9.
父亲     
我从未真正理解过父亲,只知道他的一只眼里藏着深沉,另一只眼里装满了严厉。小时候,只懂得父亲的严厉。调皮的我每逢做错事,第一件事就是偷偷地藏起父亲那长长的竹条,但父亲那厚厚的巴掌仍毫不留情地在我的屁股上留下痕迹。  相似文献   

10.
错误的关爱     
我的班上有位学生的父亲去世了,这个学生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葬礼之后,他来上学,大家都非常体谅他,尽量给他安慰。但刚刚上课不久,他就大哭着说头痛要回家。我信以为真,送他回家。后来,他的妈妈跑来告诉我,其实这孩子根本没头痛,是因为他的同桌送给他一支钢笔,使他觉得同学们都在可怜他;上体育课时,大家又处处让着他,不和他抢球,使他大受刺激,因此,不想上学了。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原本对特殊孩子的那份特殊关爱,却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大家都没有明白,这时他怕别人看低了他,他需要的是大家和平常一样的目光,而不是怜悯…  相似文献   

11.
与父亲产生误解是在那年秋天。那时,正好是新学期,学校要收学费。回家后,我向父亲要钱,他说下午会亲自去学校交钱。可晚上我回到家,却看见了父亲那张紧绷着的脸。他说他去学校问过其他班的同学,结果比我要的钱少几块。  相似文献   

12.
许诺     
我第一次离开故乡的时候,父亲啥也没说,只是默默地站在月台上。在火车开动时,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踮着脚,双手扒在玻璃窗上大喊:“儿呀,好好念书,拿点儿好成绩回家……”我沉默了,望着窗外遥远的北方,心里悄悄地祈祷——回家,拿点儿好成绩回家。可没有想到这15岁的许诺也能成为一把锋利的尖刀,时时刻刻地逼向  相似文献   

13.
八哥     
他从小就没有母亲,是父亲一手把他拉扯大的.他很懂事很孝顺,常说要闯一番事业好好报答父亲,严厉的父亲只有在这时才会露出欣慰的神色,于是,他认为这是最大的孝顺. 长大后他果然做到了,成了一家跨国企业的副总.他在外闯荡三年未归,终于有一日父亲在电话里说:"儿子,回家看看吧."  相似文献   

14.
袁成 《中华家教》2011,(4):18-19
李咏的父亲李堡对儿子的教育,始终表现出的是责任和大爱,他们父子之间的感人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名人生活背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李咏,央视名主持人。他以独特的诙谐、幽默和富有感染力的主持风格,深受全国亿万观众的喜爱。伴随着事业的成功,李咏突然明白父亲以往对他的严厉,才渐渐懂得了父亲冷酷外表下一  相似文献   

15.
读这篇散文,我不禁想起了席慕蓉的一段文章: 风霜与忧患,让奔波在外的父亲逐渐有了一张严厉的面容,回到家来, 孩子的无知与懒散又让他有了一颗急躁的心。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明白,摆在他们眼前的,是一条多么崎岖的长路。怎么样才能让孩子知道,父亲的呵护是多么有限和短暂。可是,孩子们不想去明白,也不想去知道,他们喜欢投向母亲柔软和温  相似文献   

16.
父爱沉沉     
1989年那个炎热的夏季,我出生在一个农家小院里。已有两个女孩的贫困家庭,因我的到来而雪上加霜,父母不加思索地把我交给了姥姥。从此,我每天坐在黑暗的老屋里听姥姥重复了几百遍的故事,根本不知道还有父亲这个词。7岁,要上学,父亲去接我回家。坐在自行车后面,望着这个陌生的背影,忽然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走进那个原本应属于我却很生疏的家,看着原本应该亲切却陌生的脸庞,我哭叫:“我不上学,我要回家找姥姥!”姐和妈都来哄我,父亲却自顾坐着给我削好铅笔收拾好书包,然后一把拖起我就向学校走去。既不说话也不理会我的哭闹。严厉、冷漠,是父亲…  相似文献   

17.
克洛克的家境并不富裕,下课的时候他就去一家快餐店打工。起初老板安排他专门擦桌子,可他毫无干劲,当天就溜回家了。克洛克向父亲诉苦:“我的理想是做老板,不是擦桌子。”父亲没有反驳他,而  相似文献   

18.
上高二时,有一天放假,我本想回家补充一下"油水",可父亲放在抽屉里的100元钱不见了,父亲怀疑是我偷拿了,他见我不承认,就对我吼道:"滚出去,你这个逆子!"我委屈极了,一气之下,饭也没吃,就回了学校. 事实是,父亲把钱放错了地方,但他却不向我解释一下.我觉得很冤,从此不再理父亲了.  相似文献   

19.
夏雨告诉我     
我开始盼望夏天我盼望着夏天的到来,因为在暑假,我可以与父亲相处得最为亲近。在我的眼里,父亲沉默,脾气怪怪的。我不知道他对我的疼爱有几分,只知道他的严厉。他总是叫我做这做  相似文献   

20.
夏日的阳光     
总把自己当作蛹,用厚厚的茧包围起来,为的是怕受到伤害;总把自己的心冰冻起来,任何的喜怒哀乐从不溢于言表,为的是怕别人将我读明白。我蜷缩在一个人的角落里,用冷漠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他们感觉不到我的存在。父亲说,你的眼中写满忧郁,而别人往往误解为孤傲。我感谢爸爸,因为他懂我。然而我住校,每月回家一次,连这唯一的知己我也只能悄悄珍藏起来。父亲鼓励我,把你的心窗打开。一我试着用热情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我把自己的文章拿给同桌,我希望她帮我修改,因为她很有文采。当同桌那句“没有修改价值”如冷水向我泼来,我知道我尝试的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