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海难幸存者每年一次聚会,据记载,古今中外仅有两个:一是“泰坦尼克”号,一是“江亚轮”。英国游轮“泰坦尼克”号沉没以后,每年的4月14日晚上,该轮的幸存者们在欧洲或美洲的某个饭店的大厅里聚会,以纪念命运恩赐他们第二次生命的那个夜晚,追悼葬身大西洋海底3720米深处的遇难者。最初,每次聚会有上百人,但年复一年,赶来参加的人头发越来越白,人数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几个步履维艰、老态龙钟的人。于是他们无奈地商定,不再进行聚会。  相似文献   

2.
德国潜艇威胁(1941年12月~1942年6月) 在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潜艇就已经对穿越北大西洋航线的美国舰船发动了袭击,意图扼杀英国。这一时期,潜艇击沉从美国向英国运输物资的商船和油船的速度已经超过了英国接收的速度。美国向英国运送的大量物资如果根本就抵达不了大西洋彼岸,那么美国国会1941年通过的“租借法案”将失去意义。而德国海军若对大西洋上的航线获得控制权,那么第三帝国将对世界构成更大威胁。1941年初,英美两国首脑在华盛顿秘密会晤,  相似文献   

3.
郭老(沫若)生前曾经说过一段很动感情的话:“无数勇敢正直的新闻记者,他们正是今天的左丘明、司马迁,我倒感觉着我们今天的文坛上应该推他们为祭酒.”这是对新闻记者这个神圣职业的最高褒奖.  相似文献   

4.
国际     
英以女王名字命名南极领地英国外交部2012年12月18日宣布,将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名字命名部分英属南极洲领地,纪念英女王登基60周年。这片土地占地16.9万平方英里,大约是英国国土面积的2倍。英国外交部表示,这片土地会在将来作为英国领土的一部分出现在英国的版图上。尽管英国在1908年  相似文献   

5.
为配合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前不久,省档案局、省档案馆编辑了一期<档案信息参阅>,摘录了"营救杜利特尔轰炸机队"和"浙江渔民勇救英国战俘"两则史料.3月3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同志在参阅件上作出重要批示:"这两则史料很感人,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应通过一定方式宣传一下."  相似文献   

6.
劳伦斯·奥利弗如果今天还活着,满100岁了。5月22日,是这位伟大的英国演员的百岁诞辰。今年5月16日在法国开幕的戛纳电影节,恰逢60周年纪念。电影节的贺岁节目之一,就是纪念两位著名电影人:美国著名演员和导演约翰·韦恩和“莎士比亚戏剧王子”、英国演员劳伦斯·奥利弗。  相似文献   

7.
郭老与报刊     
郭沫若同志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剧作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同时,也可以说是我国现代报刊史上的一位先驱者和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他从“五四”运动时期开始投稿和创办刊物起,就与报刊发生了密切的关系。他一贯非常重视、关心和支持我们党的报刊工作。学习与研究郭老在各个时期的报刊宣传活动,对于进一步了解郭老的思想发展和他对我国报刊事业的贡献,是很有意义的。一、郭老学生时代与报刊一九一八年夏天,郭老在日本福岗九州帝国大学念书的时候,苦于“国内的新闻杂志没有机会看见”和“不屑于看”,就和同学成仿吾、张资平等酝酿自己办一个“同人  相似文献   

8.
人类对光敏材料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由瑞士工业化学家Ferdinand Hurter和英国化学工程师Vero Charles Driffield两人完成奠基性工作。他们在1876年发表的论文中系统地总结了黑白感光药膜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引起的密度变化,归纳成感光特征曲线。为了纪念他们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刘作奎 《北京档案》2004,(10):38-39
翻开波澜壮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著名的大西洋海战、诺曼底登陆战等,似乎从来都与中国军人无缘.事实上,曾有一批年轻的中国军人随英国皇家海军军舰鏖战大西洋、北冰洋,后来又参加了震惊世界的诺曼底登陆大战,在硝烟弥漫的大海上与法西斯德国海军作殊死拼杀,而他们的名字在当今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史书上却无记载,他们的事迹,更成了鲜为人知的"秘闻".  相似文献   

10.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前不久对中国的访问,是历史上英国君主对中国进行的第一次访问。女王的来访,不但受到了中国方面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英国社会各界的广泛注意和兴趣。尤其是英国新闻界竞争激烈,尽力要自己的记者加入女王的随行记者团。随同英国女王来中国访问的记者团人数达到二百,成为历史上来我国进行采访报道的最庞大的英国记者团。他们分乘三架记者包机,一路你拼我抢,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11.
对付领导,我们有多种办法,譬如,当领导在批评你的时候,你适时地向他指出:您的牙上有一粒韭菜。这样就会使该领导很不好意思,批评的话也说不出口了。还有一种更绝的办法是,设法揭露该领导的隐私,让他在群众中抬不起头来。这便是《知识分子》一书的出发点之一。《知识分子》一书1988年在伦敦问世,此后立即在大西洋两岸引起了强烈反响,在英国和美国一版再版,始终畅销不衰。  相似文献   

12.
知识窗     
《蔡文姬》上演之后,郭老接着去福建沿海深入访问,又写出了电影文学剧本《郑成功》的初稿。剧本中有一场场景这样描写:“战舰在大海上破浪前进,郑成功屹立于船首,一只雄鹰盘旋于高空。”当郭老旅游到浙江后,他漫游于金华双龙洞,乐清雁荡山和普陀山等地。一日在普陀海滨,眼前波澜壮阔,海天一色,一大群雄鹰正盘旋于当空。目睹此状,郭老喜形于色,若有所得。随他伴游的同志以为他诗兴来了,就递上文  相似文献   

13.
据美国《编辑和出版商》报道,一份来自英国机构的最新调查表明,超过三分之二的英国全国性报纸读者表示,他们更喜欢阅读印刷版报纸,而不是在电脑或者手机上进行阅读。这个调查结果主要用于研究消费者的媒体接触习惯和对时事的兴趣。
  纵观全国性报纸,读者对印刷版报纸的偏爱明显存在,但有很多人会在典型的一周里通过多种方式阅读全国性报纸。总的来说,在偏好阅读印刷版报纸的读者中,有17%表示他们也会在网上阅读。相比较而言,在喜欢通过移动设备阅读全国性报纸的读者中,有38%表示他们也会阅读印刷版报纸--还有31%的读者表示,他们也会通过电脑进行阅读。  相似文献   

14.
根据英国出版家协会出版的“1989年书业年鉴”的统计数字,英国人把读书作为消遣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1986年,在被采访的人们当中,有将近60%的人说,他们在上个月读过书。而在1977年,被采访的人们当中,只有54%的人说,他们在上个月读过书。英国人常把读书作为下班后的空闲时间里的一种消遣活动。英国人在夏季比在冬季更加喜爱这种活动。在夏季,被采访的英国人之中,有53%的人说,他们把每周下班后的一部份空闲时间  相似文献   

15.
1 英国的研究 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图书馆史研究一样,英国图书馆史的研究大多也是由图书馆学研究人员来进行的.专业历史学家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研究领域,尽管在他们长期的研究生涯中,有许多时间是在图书馆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开始不到半年,南京即濒于沦陷。新民报迁到重庆,于一九三八年一月复刊。其时,周总理和郭老都在武汉。周总理知道郭老和新民报有关系,曾向郭老探询新民报迁渝复刊的情况;郭老当即来信相告,并提及新华日报准备在重庆出版。郭老信中还附了一首诗,鞭策我们。诗云:“一别夔门廿五年,鸟惊花泣恨频添,寄语巴渝诸友好,复兴责任在双肩。”同年七月七日,抗战一周年,周总理为重庆新民报亲笔题词:“全民团结,持久斗争。抗战必胜,建国必成。”报社同人和读者都深受鼓舞。十月,周总理和郭老来到重庆,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郭老住在张家花园,离新民报不远,我们和报社同事常去郭老  相似文献   

17.
这张照片是我于1958年秋天拍摄的.当年,郭沫若率领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人民共和国。我作为代表团随行记者抵达朝鲜。这年秋天也是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在访问中,代表团参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营部,慰问官兵,同时观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打靶场。在与官兵见面时,郭老兴致勃勃地拿起步枪,瞄准靶。当时我觉得一名著名的文学家对打靶也感兴趣,很有意思,就拍了下来。这张照片以前没有发表过,现在这张照片能展现在大家面前,就是能让人们领略郭老的另一面风采。  相似文献   

18.
回顾新中国60年军事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利用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组织纪念性报道,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浓重一笔。尤其是近年来的重大纪念性活动报道.更是成就斐然。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2007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今年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军队传媒有关重大纪念性报道.从来没有如此集中过.这已成为60年中国新闻史上的独特财富和亮丽景观。  相似文献   

19.
鲍德斯集团英国扩张美国第二大图书连锁店鲍德斯集团,计划在2007年获得英国图书市场11%的份额。这是在集团年度会议上,由鲍德斯集团英国分公司执行经理确定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2005~2007年间他们将在英国每年至少新开7家超级书店,届时在英国他们将拥有超过80家的超级书店,100万平方英尺的营业面积。  相似文献   

20.
健康·新知     
英国科学家说,掌上电脑小屏幕上迅速闪烁的简单图片,有可能成为一种帮助戒烟的手段。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在英国科学节上报告说,他们的一项试验表明,让烟瘾发作的人观看迅速闪烁的简单图片,能够降低他们对香烟的渴望。 科学家解释说,人对香烟,食物等的渴求会被脑海中想象的图像所放大。起初可能只是一个“我想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