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将“音乐鉴赏”课上成“音乐欣赏”课,从而失去了“音乐鉴赏”课程本身的重要价值。这与音乐教师对“音乐鉴赏”一词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有关,将“音乐鉴赏”简单地等同于了“音乐欣赏”。对这组词语的深刻辨析,有助于我们走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误区,真正发挥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养成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审美需求的多样化,"跨界音乐"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喜爱.在跨界音乐中,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代表性.跨界音乐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受人们喜爱的新乐种.它的诞生为不同的音乐形态、不同的音乐风格的结合创造了条件,也为大众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听体验.本文从跨界音乐的起源、定义及特点和分类为出发点,对跨界音乐进行分析概括.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随着欧美音乐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民族音乐便与它在不同程度上相互融合,跨界音乐的出现使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音乐相互包容与渗透,最终成为了独立于传统音乐、现代音乐、流行音乐之外的音乐形式。在这一音乐风潮的影响下,许多音乐人也开始了以民歌、戏曲艺等为载体的大胆尝试。本文以十三月文化公司旗下的音乐厂牌"新乐府"为切入点,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个案研究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评析了学术界对"新音乐运动"的评价存在的争论,认为争议是由对"新音乐运动"的认识混乱造成,并就如何解决争议提出了建议,以期能够使人们正确评价"新音乐运动"、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离不开对高校学生音乐实践活动的教育.对音乐艺术教育来说,要使课程结构发挥最优的整体效应,就必须构建全方位的音乐艺术课程体系结构,并逐步完善各音乐艺术课程内部结构,即对学科课程和非学科课程的探讨.因此,笔者对普通高校艺术团中的音乐活动进行重新"审视",并对其"课程"化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音乐专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产生了大批"音乐零基础"高考生,由于音乐教育不具有短暂性、速成性的特点,因而对学生本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广东省音乐术科统考是面向报考普通高等学校音乐类专业的考生进行的专业基础技能测试,是我省普通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结合近三年来本校音乐术科统考备考的一些具体数据分析,对音乐学生高效备考进行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7.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书与文章似乎汗牛充栋,大家都会谈到欣赏中何为"听懂",也即有效教学的问题.为此,对欣赏的方法和途径也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意见.比如有些论者特别强调聆听音乐本身,认为就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样,听的遍数多了自然也就对音乐有了很好地理解;也有一些人比较重视音乐本体的分析,认为只要感受音乐本体要素、理解音乐的结构,就能很好地把握住音乐;还有的非常关注音乐的相关背景,认为这是准确理解音乐的前提;更多的则是把这几个方面综合运用,以期达到更深入地欣赏音乐.笔者认为,对音乐欣赏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索是必须的,全面理解和把握音乐是"听懂"的保证.眼下对何为听懂音乐的讨论,某些观点已经对音乐教育的价值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甚至认为只要去体验和想象就行了,听懂与否不是个问题.这事关音乐欣赏教育的根本,值得深入探讨.这里,笔者主要想结合一个音乐案例,谈谈这个大家都非常关注又众说纷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音乐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交流,"丝绸之路"的"凿空"为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输送新鲜血液,造就多样形态,融合发展传播的重要作用。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的交流大致经历了秦汉及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三个阶段,西乐东渐促使宫廷雅乐衰微,各民族乐器的共存催生了多元音乐文化的繁荣,"丝绸之路"让更多的音乐形态和形式发挥发展起来,最终极大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发展模式与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9.
论"非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墨子“非乐”思想的剖析,阐述了墨子的功利主义音乐美学观,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墨子音乐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音乐不容易为人听懂、音乐是否需要被人听懂、听懂音乐的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听懂"的误区.从感情的重要方式需要我们听懂探寻听懂音乐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一门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因此对音乐的学习与了解不能仅停留在用耳聆听和嘴巴演唱,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肢体律动,使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可以更为直观细腻。有效的律动不仅拉近了学生与音乐的距离,更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让音乐课堂变得鲜活热烈,显著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各方面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中国传统音乐对于“和”的关注与表现正是出于对中国传统儒、道、释三种哲学思想的观照,这种观照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具备了自身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表现形式,进而对当今的中国音乐研究与表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印度音乐是世界艺术之林中一个耀眼的部分,神秘的印度音乐文化给人一种轻歌曼舞无尽时的浪漫感.中国和印度作为两大文明古国,历史上的音乐文化交流密切,再加上近年来很多中国学生和学者在印度的留学与研究,中印之间的音乐文化对彼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印度音乐的独特魅力中,笔者受到了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14.
对音乐是否具有"悲哀"这一特质,存在着三种观点一、认为悲哀是音乐本身的一种固有特质;二、认为音乐只是自身的音响现象,无所谓悲不悲;三、认为音乐是主客观的一种互补效应,缺任何一方音乐就不可能是悲哀的.本文多角度论证了第三种见解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新的课程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对新课程实施的目光也越来越聚焦在课程改革的主阵地——音乐课上。大胆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已成为教师们的自觉行为,音乐课堂上出现了全新的、可喜的变化,但在课改中,背离以"音乐为本"的现象仍然普通存在。一、学科特点决定音乐教学必须以"音乐为本"音乐课程是以音乐为载体来实施教学工作的,离开了音乐这个载体,以其他教学形式取而代之,实际上音乐课程的学科性质就已经不存在了,或者说"变味了"。《课标》在表述课程性  相似文献   

16.
围绕着强化课堂教学的"三步走"意识展开论述,阐述了让学生用心灵感悟音乐之美,让学生用行动、技能追求音乐之美,让学生以音乐特长表现、创造音乐之美的三种意识,并逐条展开论述,最终得出结论,"三步走"的意识对强化课堂教学效益的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了西周末期思想家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内涵,以及"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音乐中所体现的音乐美学思想。本文通过举例说明和笔者自己的认识简要论述了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音乐美学思想的感悟。  相似文献   

18.
高中音乐鉴赏是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中学生理解音乐、欣赏音乐的主要途径.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重视音乐、有着深厚音乐文化底蕴和发展史的国度,是一个尊重乐教、了解音乐价值的民族.而在当前音乐教育被边缘化的今天,如何在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中,发挥智慧课堂的作用,如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让音乐真正地触动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成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建立在"智慧"的教学策略之上,因此对高中音乐教师而言,要充分发挥音乐课堂的教育功能,必须制定好的"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改革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音乐史”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音乐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在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完善其知识结构,适应基础音乐教育需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从课程结构、学习方式、评价模式等方面对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意在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线索,树立正确的音乐史观,同时帮助学生找寻到学习本该具有的快乐体验。  相似文献   

20.
《1993年太平洋音乐人类学会议之一: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音乐习得》五篇论文的中心理念是音乐人类学中有关文化与音乐的"变迁"与"覆盖"的问题,结合我国音乐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总结和反思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构"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