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野外调查、采集和分类的基础上,对凯里香炉山旅游风景区蕨类植物进行了初步的区系分析.现已知该地区共有蕨类植物16科、23属、33种,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温带成分次之.该风景区的优势科(4种以上含4种)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本区蕨类植物区系与雷公山、梵净山、荔波、毕节国家森林公园区系成分较为相近.  相似文献   

2.
河北茅荆坝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地考察和标本的研究鉴定,茅荆坝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内共有13科20属38种(含种下等级).属的区系成分统计结果表明了蕨类植物区系显著的温带性质,温带成分属最多,其次为世界广布成分属和中国特有成分属,没有热带成分属分布.蕨类植物分布的海拔主要在500 m至1600 m,生态类型主要为石生与土生两类.保护区内这些蕨类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资源进行研究。哀牢山位于云南省中南部,横断山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677 km2,范围为北纬23°36′—24°56′、东经100°44′—101°30′之间,分别跨越镇沅县、景东县、南华县、楚雄市、双柏县和新平县六个县(市)。本文首次报道了哀牢山蕨类区系有蕨类植物48科,118属,446种(包括变种和变型)。该蕨类区系最大的科是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 iaceae和蹄盖蕨科Athyriaceae,最大的属是耳蕨属Polystichum、蹄盖蕨属Athyrium、鳞毛蕨属Dryopteris和卷柏属Selaginella。根据区系分析的结果,该蕨类区系是亚热带性质的区系,热带亚洲成分随着海拔的升高,比例逐渐降低,而中国-喜马拉雅成分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升高,该蕨类区系具有较丰富的中国特有成分。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供经济利用的蕨类超过300余种,按照其用途可划分为珍稀濒危蕨类植物、药用蕨类植物、食用蕨类植物、观赏蕨类植物、指示蕨类植物、工业原料蕨类植物、编织蕨类植物、饲料和绿肥蕨类植物、农药类蕨类植物资源等9种资源类型。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药用蕨类植物有45科76属178种,占中国药用蕨类植物科属种的比例分别为91.8%、65.5%和41.1%。最后,本文讨论了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哀牢山蕨类植物资源丰富,种类多,数量大,开发潜力大,但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对采自贵州金沙冷水河自然保护区的300余号蕨类植物标本进行整理、鉴定。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2科48属105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优势科有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和凤尾蕨科Pteridaceae,优势属为卷柏属Selaginella、凤尾蕨属Pteris、铁角蕨属Asplenium和耳蕨属Polystichum;经区系成分分析,认为该保护区的蕨类植物种类具以温带地理成分占优势的温带性质,属东亚区系。  相似文献   

5.
对凯里市白云质砂石山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已发现分布有51种蕨类植物,归22科33属;科属种的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优势科是鳞毛蕨科、卷柏科、凤尾蕨科、水龙骨科和蹄盖蕨科,优势属是凤尾蕨属、卷柏属和鳞毛蕨属.  相似文献   

6.
桂林岩溶石山桂林白蜡群落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桂林岩溶石山桂林白蜡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外貌.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组成桂林白蜡群落的维管束植物有52种,隶属38科50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5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32科44属46种.热带区系成分在群落中占明显优势。群落外貌主要由落叶阔叶中高位芽植物决定。群落的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粤东地区维管束植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粤东地区的维管束植物进行野外调查及文献考证,结果表明:本区维管束植物计有232科、1097属、2252种,其中,蕨类植物31科、59属、99种,裸子植物10科、20属、29种,被子植物191科、1018属、2124种,引种栽培474种;植物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区系性质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植物区系的中间类型,但偏重于南亚热带.此外还就粤东地区维管柬植物与植被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梅州城郊现有各类园林植物185科438属873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68种、被子植物784种、裸子植物21种;观赏植物资源众多,特有成分丰富,外来种是梅州城郊生物多样性重要成分;其区系的热带性与温带性均各占总属数的76.3%(334属)、21.2%(93属),具有明显的热带—温带过渡特征.  相似文献   

9.
调查了福建省南靖乐土南亚热带雨林及周边药用蕨类植物有22科34属38种.其中桫椤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风尾蕨科、乌毛蕨科、鳞毛蕨科为该区系的重点科,区系成分具古老性,保留有许多较原始的科,在系统发育上具有比较好的条件,在其进化上有连贯性.本区系有明显的热带性,同时具有强烈的热带南亚热带过渡性.分析了其植物区系组成和区系地理成分组成特点,对其利用价值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作者关于《宜宾市郊藻类植物资源》、《宜宾地区裸子植物研究》等文的继续,其中以植物地理学理论为依据,对该区蕨类植物的区系归属扼要地追溯求源;并对区内蕨类植物的种类、分布、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综合报道,可供有关部门参考之用.文中关于植物的科、属、种的排列系统,是根据已故蕨类植物权威秦仁昌于1978年修改的新系统;所依据的微型标本系作者多年采制.  相似文献   

11.
大理苍山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苍山有21种珍稀濒危植物,隶属于16科17属,其区系特征有以下特点:(1)起源古老;(2) 温带性质明显;(3)特有成分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浙江丽水药用植物区系及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闽山地是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丽水又是浙闽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市有药用维管植物160科282属449种,其中蕨类植物28科49属100种,种子植物132科233属357种。在233个种子植物属中,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以泛热带成分为主,其次为北温带成分,东亚成分,热带亚洲和东亚-北美间断成分。针对丽水市药用植物资源情况,提出了该地区药用植物的开发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冈龙王山藓类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湖北黄冈龙王山藓类区系分类做了探讨。在标本整理及鉴定的基础上.统计出龙王山共有苔藓植物31科53属88种(含1变种),其中藓类植物20科11属75种(含1变种)。黄冈龙王山有8个优势科,共含21属17种。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热带成分。  相似文献   

14.
紫溪山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与保护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楚雄紫溪山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紫溪山有13种珍稀濒危植物,隶属于10科13属,其区系特征有以下特点:①区系成分有一定的古老性;②亚热带性质明显;③成分特有性不明显。因而提出了紫溪山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策略,为保护乃至开发利用这些珍稀植物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昆明西山蕨类植物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昆明西山地处滇中高原 ,位于东经 1 0 2°37′~ 1 0 2°38′ ,北纬 2 4°5 7′~ 2 4°5 9′ ,海拔 1 890~ 2 35 8.3m ,面积约1 6km2 .其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共 31科 6 4属 1 33种 (包括变种和变型 ) ,其中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蕨类植物 1种 .按照其用途将这些植物划分为药用、观赏、食用、指示、饲料和绿肥等 5种类型 .最后 ,讨论了其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 .文末附有昆明西山蕨类植物名录  相似文献   

16.
在四川这一面积辽阔、植物丰富的地区,现在深入细致地研究其蕨类植物的组成和分布等问题,也许为时尚早。且不说四川的蕨类植物志仅只部分完成,还必须承认若干地点尚待深入调查采集,例如西南的横断山系、川黔鄂湘边缘地带等。虽然如此,四川近百年来国内外采集者,特别是近三十年来国内采集者以及省内的蕨类植物专题调查采集却已积累了大量标本和资料。这些丰富的材料已初步显示出四川蕨类植物群的轮廓,使我们有可能对它的一些特点、和其他地区的关系作一初步探索,这就是本文的意图。  相似文献   

17.
对贵州韭菜坪及其邻近地区药用蕨类植物种类及生态类型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韭菜坪及其邻近地区共有药用蕨类植物30科50属93种,占贵州药用蕨类植物科数的65.22%,属的41.32%,种的25.41%;根据该地区药用蕨类植物的生境和分布,将其生态类型分为土生、石生、附生和水生4个类型,同时对其药用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为韭菜坪及其邻近地区药用蕨类植物的研究、保护和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宜州市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调查统计,初步确定宜州市产蕨类植物25科30属43种,并针对宜州市蕨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室内标本鉴定和查阅整理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有毒蕨类植物的种类、分布、有毒成分及其利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有毒蕨类植物有5科5属7种,均为小毒,占蕨类总数的6.4%,有药用、食用、观赏等多种用途。本研究可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太白山有毒蕨类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海南岛蕨类植物有56科、140属、438种,其中有8个优势科.对海南岛蕨类植物科属种的区系地理成分进行分析得知,海南岛蕨类植物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科的97.5%、属的92.5%、种的83.6%为热带分布类型.对海南岛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进行分析,它们分属于5个生态分布类型.并根据其用途,把海南蕨类植物分为观赏蕨类、药用蕨类、食用蕨类、工业用蕨类、手工业用蕨类等等.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海南岛蕨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几点建议,如加强基础研究、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宣传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