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群力 《武当》2009,(5):10-12
太极拳是武术的主要拳种。“太极”一词源出《周易&;#183;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无穷大之意。太极图是我国古人的一种最原始的世界观,拳术和太极说的结合,逐步形成了太极拳术。太极拳这个名称是因为拳法变幻无穷,遂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这一哲学理论解释拳理而命名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在简单介绍太极拳的特点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来具体阐述太极拳的现代价值。 一、太极拳体现了生理与心理,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太极拳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易经。大传》曰:“易有太极”;《太极拳经》曰:“太极者,元极而生,动静之机,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好,好在它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人体运动。多年来,我所接触的习练太极拳的中外人士,从亲身受益中一致称赞太极拳好。 太极拳在中国走过了几百年的漫长道路。初时有“十三势”、“长拳”、“炮锤”等套路。18世纪末,山西王宗岳用太极哲理解释拳理,撰写了《太极拳论》,从此出现了“太极拳”的统称。太极拳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流派,主要的有陈式、杨式、武式、孙式、吴式等太极拳。除了拳,还有太极刀、太极剑、太极枪和技击性的太极推手等太极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体委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以杨式太极拳拳架与素  相似文献   

4.
蓝晟 《精武》2006,(6):50-50
电影《无极》曾轰动一时,但很多人看后却有不知所云之感。其实,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无极”本就是无法清晰划分的一种境界。《太极拳论》曰:“太极者, 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撇开《无极》这部电影不谈,从太极拳的角度来看,“无极”在太极拳运动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国太极拳辞典》中认为,“无极”表示一种状态,即太极的阴阳相合、高度平衡状态,“无极状态”既无棱角,又无虚实,混元一气。  相似文献   

5.
1前言如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更快更好地学会太极拳,是本文探讨的热点。2追溯太极拳的起源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太极”一词源于《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之意。太极拳的创始人众说纷  相似文献   

6.
乔松茂目前正进行邯郸太极文化研究会的成立筹划工作:“体育系统有个太极拳委员会,太极拳委员会统领邯郸地区的太极拳活动。目前我们党委部门准备再成立一个太极文化研究会。这样的话,即将成立的太极拳文化研究会和原来体育系统下属的太极拳委员会两个组织一个务虚、一个务实。太极拳委员会务实,主要负责全民健身和竞技比赛这一块,而太极文化研究会则主要务虚,包括开办太极文化研究刊物,以及不定期地举办论坛和培训。”  相似文献   

7.
运动即变化,太极即变化。太极拳即变化之拳。太极拳运动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中演练出来。太极拳以拳为形式,其目的在于要达到“太极”状态。拳是小“道”,“太极”是大“道”,习拳明理,以小“道”通大“道”,是太极拳最重要的意义。变化即是太极、太极拳最根本的意义。误解了太极拳“变化”的真意,只会将太极拳引入歧途。  相似文献   

8.
技击术是太极拳的精华,没有技击含义的太极拳就不能称之为“拳”,练太极拳只有体用兼备,才可达到武术之上乘。太极推手是练习太极拳技击的一种基本方法,“沾连黏随”作为太极推手技法特点的表现形式贯穿于太极推手的始终,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技法来进一步揭示太极推手之精妙。  相似文献   

9.
话说太极拳     
樊宜兴 《精武》2008,(8):55-55
提到太极拳。一定要先说“太极”二字,老夫亦不例外。也从此二字说起。 “太极”的概念最早见于先秦时期的《易传》。《周易·系辞》上最早提出了“太极”。说明太极、天地和八卦之间的有机关系,即“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太极”在我国古代哲学上指宇宙的始基或本原。通俗讲“两仪”指天地,“四象”指春、夏、秋、冬四季。“八卦”指八种自然现象。即天、地、风、雪、水、火、山、泽。并用八卦形式推演或推测自然及人事变化。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运动论的理论基础是太极生两仪,两仪是在太极旋转运动中产生的。太极旋转运动论在太极拳中应用产生了太极拳运动论。太极拳运动论的内容有太极之意,太极之理,太极拳运动的理法依据,太极拳运动的方式,太极拳运动的法则,太极拳运动的性能,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和特征等论述,这些论述开创了太极拳理法的新篇章,推动了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对提高太极拳的技艺和增强太极拳健身祛病的作用,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中常讲的“劲”不同于一般的力,是太极运动中特有的一种力量素质.劲与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太极之“劲”有内劲和外劲之分又有整体性,是一种整体劲,在实际运用中均以整体形式发放出来.文章从古人论述和现代科学角度对太极拳的整体劲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太极拳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充实.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八卦拳都是内家拳,其理相通,取名同出一源,都是由古代太极八卦图取义得名。要知太极拳名称的由来,必先知太极之含意。“太”是大字加一点,所属指事字,盖大之有加焉。“极”,本是指屋极,取义为顶端或最高点。“极”又加“太”字组合,说明此量至广至大至精至微至中至正。太极即太虚。太虚为空空之境,真气所充,神明之宫府,无运不至,故主生化之本始,运气之真元。太极乘气,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这就是太极生阴阳之理。  相似文献   

13.
蓝晟 《武当》2003,(7):30-30
进入21世纪之后,太极拳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撰文质疑社会上流行的太极拳,说“现在的太极拳只不过是太极操”、“是徒有其表的太极拳”等,他们还发出了“太极拳内功心法已经失传”,“寻四两拨千斤之杨式太极之真功夫,可谓难上加难。”确实,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太极拳,绝大多数是“太极操”,因此,许多人练了多年太极拳,连身体的基本健康都达不到,更谈不上延年益寿了。  相似文献   

14.
太极长拳考     
吴伟 《武当》2023,(1):42-43
<正>在《太极拳释名》中有一句话——“长拳——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近百年来,人们对这句话很困惑——“长拳”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杨澄甫在1934年出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中说道:“太极拳之顺序,先练拳架(属于徒手),如太极拳、太极长拳……”。那么,“长拳”是一种秘传的架子?还是形容太极拳套路很长?“涛涛不绝”是指练拳的时候要如同水中波浪起伏不断?太极长拳与太极拳有什么关系呢?在解答这些疑问之前,我们先看下面二个拳谱中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2004,(7):53-53
乔松茂目前正进行邯郸太极文化研究会的成立筹划工作:“体育系统有个太极拳委员会,太极拳委员会统领邯郸地区的太极拳活动。目前我们党委部门准备再成立一个太极文化研究会。这样的话,即将成立的太极拳文化研究会和原来体育系统下属的太极拳委员会两个组织一个务虚、一个务实。太极拳委员会务实,主要负责全民健身和竞技比赛这一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2006,(1):F0002-F0002
1926年7月29日生,河北永年人。杨式太极拳 创始人杨露禅之曾孙,杨澄甫之三子。现任山西省武 术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杨式太极拳协会会长、国际杨 式太极拳协会会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当代“中华武 林百杰”。1985年开始出国授拳讲学,前后曾到新加 坡、法国、瑞典、德国、意大利、加拿大以及美国等 国。著有《中国太极名师精典·杨氏太极》《杨氏太 极拳、剑、刀》等,并录制出版了《杨氏太极拳,剑 刀教学录像带》。  相似文献   

17.
郭渠 《武当》2005,(2):14-15
太极拳经典论著《太极拳论》开宗明义即云:“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寥寥数语,道出了太极拳义理的总纲。看似简单,细思却奥妙无穷。然而,太极、无极、阴阳、动静、开合这些都属于难以描述清楚的东西,一人有一人的气质,于动静之际体会各有不同。现试就本人的点滴领会略作浅述,聊作抛砖之举,望不贻笑方家。  相似文献   

18.
车星辰 《精武》2009,(3):56-57
太极拳.向来被誉为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中的独特瑰宝,共至被视为中国武术的象征与代表尤其在改革开放的这些年代,太极拳运动更足蓬勃发展,传遍海内外。随着太极拳的这种运动大潮.我同也棚继涌现出一批批的“太极大师”、“太极掌门”与“太极传人”。令人吃惊与不解的是,现在居然又冒出些“太极拳特级大师”来,真不知这“特级大师”是“特级”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9.
阴阳学说给我们一把打开习练太极拳大门的钥匙。《太极拳论》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阴阳虚实这一矛盾自始至终贯穿于太极拳的套路里,只要动,阴阳虚实立现。所谓“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又要处处分清虚实,其奥妙需要习练太极拳者去感知,去体悟。  相似文献   

20.
王修雨 《武当》2009,(2):22-23
笔者经仔细研究发现,武当张三丰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理论,虽都同用“太极”一词,但二者区别较大,在陈式太极拳理论中可寻找出“经络”、“易经”“兵法”等痕迹,拳架与拳理互相渗透,密不可分。武当三丰太极拳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等,太极两仪之理是张拳应用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