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在写作中,素材便是"米",如果学生不占有大量的素材,便无法写出好的文章。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的文章内容空洞,语言干瘪,没有素材可用。学生不断地抱怨生活单调,没有素材;教师不断地抱怨学生阅读面窄,素材缺乏。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普遍认为写作最大的困难是没有写作素材."小学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沟通"是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它的基本途径是:开放语文课程,构建生活课堂;培养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改革作文教学,激发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3.
许多学生反映,写到作文就头痛,自己生活面很窄,从家门到校门,从书房到课堂,没什么可写。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常说:"不是没有动听的音乐,而是没有听得出音乐美的耳朵;不是没有绚丽的风景,而是没有看得出美景的眼睛。“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丰厚的“生活源泉”,而是我们教师没有开发出他们“摄取素材”、“积累素材”的潜能。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生活素材”摄取得好,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没有吸取或者吸收得不好,就必然“难为无米之炊”。关键是语文教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帮助、指导学生发现、整理、搜集和提炼这些可贵的素材,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小学生涯中,许多小学生往往最头疼的问题是写作没有素材。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较为低下,不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素材,累积素材,导致写作时没有材料可利用。这种状况在农村小学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因为农村生活的小学生更加的缺乏生活经验。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们去观察和感悟生活,发现素材。  相似文献   

5.
生活不是没有最真挚的素材,而是我们缺少了发现这些素材的眼睛。引导学生做一个爱生活的人,做一个敏感于生活的人,那么有了生活这本大书,何愁写作无素材。  相似文献   

6.
<正>不少同学觉得写作文难,有的甚至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是缺乏作文素材,总觉得没有什么可写作文该写些什么,怎样才能获得丰富的作文素材呢?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文就是写生活,写与自身相关的生活,写对生活的见  相似文献   

7.
有人曾经向鲁迅先生讨教作文的秘诀,鲁迅直言作文没有秘诀。这里所说的没有秘诀实则是作文没有生活素材就写不出,然而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生活素材,为何有人写得出,有人写不出呢,  相似文献   

8.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人生的酸、甜、苦、辣均在此上演。作文源于生活。如果能认真观察、细心体会、用“心”感受生活,就能从中挖掘出丰富的素材,写出精彩的文章。然而,相当多的同学拥有丰富的生活素材,却没有写出精美的文章。究其原因,这些同学只是将生活中的素材一一罗列,没有对  相似文献   

9.
在作文教学中,有很多学生总是觉得无话可说,只能说些假话、大话、空话敷衍了事,使得作文空洞无物,令人读起来味同嚼蜡。虽然有学生年龄小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学生心中没有"生活",没有可写的素材储备。作文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素材、积累素材,写真话,抒真情。  相似文献   

10.
在作文教学中,有很多学生总是觉得无话可说,只能说些假话、大话、空话敷衍了事,使得作文空洞无物,令人读起来味同嚼蜡。虽然有学生年龄小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学生心中没有生活,没有可写的素材储备,作文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素材、积累素材,谈真话,抒真情。  相似文献   

11.
对于作文来说,生活中的素材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生活的素材,学生即便是语言如何通顺流畅,想象有多奇特,也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2.
丁峰 《语文天地》2015,(5):57-58
当下很多中学生写出的作文既没有个性化思想的展示,也没有真实情感的表达,素材也尽是些老掉牙的“陈芝麻、乱谷子”。究其原因,关健是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太少。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少一直是困扰他们作文创作的一个难题,也是教师想方设法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简要讨论。一、写作素材积累方面存在的问题1.生活局限小,缺少写作素材积累  相似文献   

13.
陈爱  何平 《语文天地》2013,(11):61-62
学生写作时并非没有素材,而是素材不够深刻化。从作文教学实践来看,作文内在化离不开素材分类、文本复写、文本价值升华三个方面。一、素材分类素材的分类有好多种,如按时政、社会、学习生活等分类,还可以按照描写的不同角度分类,但这样的分类过于繁琐,也远离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4.
夏发祥 《教育文汇》2013,(14):37-37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有时“米”虽多,不少“巧妇”却视而不见;学生写作文亦然。不少学生总是为没有作文素材而苦恼。其实,只要稍微留意,素材之“米”,俯拾皆是,生活中的材料“多乎多哉”,学过的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好的素材。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或写不好作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没有积累素材的习惯和缺少写作兴趣而造成的。我们生活在社会里,每天会碰到许多人,遇到许多事;碰到的人、遇到的事就是作文的材料。积累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作文招招鲜     
本期第一招: 出门就素材我们经常听人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怎么做饭呢?没有素材,又怎么写文章呢? 何谓素材?《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结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  相似文献   

17.
崔永吉 《考试周刊》2011,(45):49-49
针对农村初中生作文教学模式枯燥,学生缺乏兴趣,苦于没有素材而无从着手去写的普遍问题,作者认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写作动机,培养阅读兴趣;指导感悟生活,积累素材;帮助学会评价,提高鉴赏水平;开展各种活动,保持写作兴趣,坚持不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一、导致初中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1.学生缺乏生动丰富的写作素材。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开展作文教学、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初中生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没有在生活中积淀大量的素材,加上他们也没有养成仔细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良好习惯,导致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缺少可利用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缺乏深厚的情感。2.教师的作文教学模式陈旧落后。多少年来,许多教师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模式一成不变,课堂提出  相似文献   

19.
叶梅 《学周刊C版》2014,(11):176-176
对于作文来说,生活中的素材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生活的素材,学生即便是语言如何通顺流畅,想象有多奇特,也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20.
谭旭东 《作文》2024,(14):30-31
<正>要写好作文,收集素材很重要。那么,什么是素材呢?说白了,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事小情,大景物小物件,即写作文时要写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等。素材的范围比较广,日常生活是素材,学习生活是素材,生产劳动是素材,社会交往是素材,自然景物是素材,四季更替是素材,等等。素材包含个人的生活(主要包括与个人成长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社会交往和见闻(社会经历和旅游见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