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10年3月20日,河北日报在二版头条位置《一线写真》专栏刊发了《小麦冻害重麦农心如焚》一稿,并配以《百日会战:抓春管促转化保夏收》消息、照片新闻和《专家分析:夏粮生产面临严峻形势》。21日,一版配照片刊发《小麦苗情差根在气候异常》。22日,配照片在二版头条刊发《专家建议:提温保墒促蘖争穗御寒防冻》。连续三天有关小麦生产的报道,分别从目前小麦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小麦苗情差形成的原因、应当采取的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报道,前后连贯,  相似文献   

2.
某报副刊发了这样一张照片:花篮旁,一稚童着鲜丽的日本和服作娇媚状题图文字是:妈妈,我像不像日本人?看了这幅照片我有一种苦涩的味。当然,孩子是纯真的,家长让孩子穿和服拍张照片也无可厚非,问题是在报纸和编辑身上(大概是无意的)。配了这样的文字说明,客观上会起到什么样的导  相似文献   

3.
马宁 《中国记者》2023,(8):117-119
<正>“诗意中国”是新华社摄影部推出的以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照片为主的古诗词主题融合报道栏目,栏目秉承“用诗意报道中国”的理念,每期稿件围绕一句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名句,精选符合诗词意境的各地照片,播发传统图片通稿,并通过图片视频化的方式制作带有诗词朗诵配音的短视频,  相似文献   

4.
2012年7月19日《揭阳日报》一版把《八旬老翁的“特殊礼遇”——发生在惠来县邮政局城东支局的故事》一稿安排在头条位置刊发,并配发3张过程连续的照片,整个区域加粗浅线,十分突出、醒目。当天的报纸获得了广泛好评,博得了满堂喝彩。  相似文献   

5.
新闻播报     
正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图书馆馆配工作委员会成立本刊讯5月23日,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图书馆馆配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发协馆工委)在北京正式成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的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50家出版物发行企业、馆配商、出版社、图书馆的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共同见证了中发协馆工委第一届组织机构选举产生的过程。中发协馆工委第一次会议通过并对外发布了《全国出版物发行行业图书馆馆配公约》,号召全行业建立健全自律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6.
照片配题,画龙点睛,文图并茂,景上添花。一幅精品照片,配题相宜,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添情趣,使读者回味无穷。古时画家对画题有“三分画,七分题”之说,可见画题为人之所重视。“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无声的画,一件高超的艺术晶,应求诗书画完美的结合”。一幅精品照片配题,亦是如此。 题图相生 两者同源 照片配题,无论是纪实与写意及新闻摄影作品,都与作者拍摄的主题意识和照片瞬间形象语言有关,也是作者配题的依据和要点。照片作品配题的产生,不是凭空胡编乱造的,更不是立异标新,而是作者在深入生活中,对某一事物的出现,发生情感,通过具体观察、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29日至11月7日,重庆晚报共刊发了8个新闻故事。这一组新闻故事,在结构安排上均采取4种表达方式,即:1.故事导读;2.分段加小标题;3.凸现主人公的典型语言:4.图文并茂,即新闻故事配大小不等的彩色图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5月23日,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图书馆馆配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发协馆工委)在北京台湖出版物会展贸易中心正式成立。自此,中国书刊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馆配业组建起专属的全国性专业工作机构。当天,中发协馆工委第一次会议通过并对外发布了《全国出版物发行行业图书馆馆配公约》,号召全行业建立健全自律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诚信建设,共同促进中国图书馆馆配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在,一些晚报和小报、刊物喜欢选用外国人的照片作插图。这些插图所配的文章多半是些婚恋、服饰、美容、吃喝玩乐等内容。所选的照片多是男女亲昵、袒胸露背等等外国人的照片。这些照片既无标题,也无文字说明,与所配的文章内容毫不相干,纯粹作为点辍之  相似文献   

10.
北京青年报“震区民间影像”专版刊发的震区人自拍20余组照片,记录了震区原生态,视角独特,具有质朴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11.
Alice D. Donovan, teacher, poet and author, published dozens of stories and plays for children. Among her papers is this unpublished poem about the public library, probably written in 1926.  相似文献   

12.
阅读的“潜水作业”是实现经典深阅读的有效方略。曾子文章对《诗经》的读以致用,《论语》有19例,《曾子》有10例,它们发挥了孔子“诗教”的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为文章的“诗文并茂”做出了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13.
何泽棠 《图书馆论坛》2006,26(3):285-288
通过孤本《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现存四卷与通行苏诗百家注的对比,总结以赵次公为代表的早期苏诗注家在总结用典之法、释词、阐释诗意及评论等方面的成就,揭示《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吴承恩在其留存下来的部分词作中,表现出的是一种深深的英雄情结。这种英雄情结既是传统儒家人文理想影响的结果,也是作者困顿失意的人生遭际之反映;而且这种英雄情结与小说《西游记》的英雄理想有一脉相承之处。剖析吴承恩词的英雄情结,有助于我们找到吴承恩诗词文章与小说《西游记》的契合点,为探讨《西游记》的作者是否吴承恩提供一线思路。  相似文献   

15.
美国汉学家弗劳伦斯·艾斯库的《杜甫:诗人的自传》是现代西方第一部关于杜甫的传记作品,它以诗为传,体例独特,其独特的翻译诗歌的方法和风格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是杜甫传记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清代文津阁《四库全书》,首架壁板上刻有清代乾隆皇帝的诗。诗作于 1775年 ,描写了《旧五代史》的排纂编次过程。参考文献 7。  相似文献   

17.
"白云"、"黄鹤"之争——崔颢"昔人已乘□□去"的历史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已成为人们传诵千古的名句。然而敦煌本唐诗首句作"昔人已乘白云去"。敦煌研究专家项楚、黄永武先生认为现今许多唐代最早版本均作"白云",因此应据敦煌本予以改正。但从李白仿效崔诗写成的《鹦鹉洲》、《登金陵凤凰台》的结构的传承分析来看,崔诗原貌应以乘"黄鹤"为正,乘"白云"之说乃为后世妄改。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根据近几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在网络时代图书馆应采取的读者服务新措施,比如传统服务的拓展,建立电子阅览室,实施学科馆员制度,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等。  相似文献   

19.
孙微 《图书馆杂志》2008,27(4):72-74
清初张笃行所著<杜律注例>一书,是现存清代最早的杜诗注本,刊刻于顺治十六年(1659).该本无疑受到元明以来诗格著作的很大影响,但已经将繁琐的诗格大大精简,留其精华,对杜诗做了颇为详尽的分析.著者特别注意杜诗联章组诗之间的关系,指出组诗在章法上的整体性,反对明代选家对组诗的任意割裂,具有独到的目光,确为杜诗学史上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20.
The opportunity to relocate the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OSU) undergrad Writing Center to OSU's Valley Library and reformat the services utilizing a studio model provided an ideal opportunity to study student seating habits to inform future furniture purchases. The exploratory study revealed an unexpected finding that students working at small tables or working alone were more likely to engage with studio peer consultants (studio services) than those students working at large tables or working in a group. Students using Studio services and sitting alone were also more likely to be working at small table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tentional furnishing decisions can support higher student engagement with the desired consultative activity, especially in spaces like OSUs Undergrad Research & Writing Studio that are purpose-designed but allow students the freedom to engage in other learning or downtime activities. This study begins to fill a gap in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student use of studio-type spaces for writing and research sup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