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近年来高校中出现了部分学生日常生活费用远超学生平均水平的群体,即富裕生群体,这个群体除了具有当前大学生群体所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外,还呈现出了一些特有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本文对高校富裕生群体所特有的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研究,对其成因也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贫富差距的加大已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在大学校园的生活中,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富裕在高校的比例近几年呈上升的趋势,它引发了校园管理和大学生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现实的问题。通过对高校富裕生群体所特有的心理特征及不良行为表现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是大学生中的一些特殊群体,他们有的经济贫困、有的身患疾病、有的存在学习障碍、有的存在心理或情感问题、有的就业困难,这对他们在校学习、生活及及全面成人成才构成了严峻挑战。本文在深入分析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基础上,寻求和探索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中的特困家庭学生是一个动态的群体,群体中的成员特别需要理解与关爱,同时又是易于自我封闭的群体,这个群体有理想,有抱负而又承受巨大压力.群体中的一些人自强自立,有着较好的心态,充分适应了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而同时也有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何维护高校特困家庭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分析了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进行这一群体心理健康维护和调适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峰 《文教资料》2009,(23):193-194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有部分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引发一些心理问题.贫困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现,直接关系着贫困大学生的健康与成长.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如何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工作,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在对高校贫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和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6.
刘晓枫 《职教通讯》2012,(17):79-80
随着经济时代发展,我国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得到社会、学校物质帮助的同时,他们所带来特有的心理问题,愈来愈引起社会关注。加强教育、引导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除了物质帮助之外,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校园中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高校的学生贫困与反贫困策略研究”项目对西部24所高校451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贫困生各种心理问题比例远远高于非贫困生群体。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将会导致各种极端恶性事件发生,如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死室友和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自杀事件。这些恶性事件虽发生在大学校园,但是引发这些事件的心理问题却大多在中学时期就已形成。中学时期是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对太原大学(专科)的198名学生和山西大学(本科)142名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发现太原大学新生存在较多心理问题,大二和大三学生的群体心理状况有所改善,而山西大学大二、大三学生的群体心理状况下降。高职高专院校需要研究社会给学生带来的群体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走出困惑,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职业院校大学生群体经常发生心理障碍与心理畸变问题.文章对河南某高职院校140名学生进行心理安全问卷调查,考察高职生心理安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发现,高职生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情绪、学习、择业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较多,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对有效解决高职生心理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山东一项调查发现:大二大三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最多。2005年12月3日,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在济南召开年会,公布了今年对全省62所高校其中包括成人高校的调查数据。按照心理问题的程度分类,明显有心理问题,需要高度关注的一类人员已经达到近15%,并且全省各个高校的情况大致如此。据了解,今年山东省62所高校中,接受心理辅导的大学生有73551人次,占所在高校大学生总数的10.2%。新生、毕业生、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功能缺失者及个人成长经历复杂的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者”,占到有心理问题学生总数的…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因为巨大的就业压力出现种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认知障碍以及社会心理障碍。对于大学生就业适应状况已有一些调查,但我国大学生就业危机的干预体系尚不完善。大学生要平稳度过就业阶段的过渡期,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做出努力,同时,高校、社会、家庭以及朋辈辅导也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全面关注和重视,才可建立长期有效的就业危机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不少大学生存在求职心理包袱,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调研,通过数据分析大学生择业心态找出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最后提出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的方式方法,对大学生求职心理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随着90后学生走进高职大学校园,独生子女大学生所特有的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高职大学生,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等各方面与本科生相比都存在明显不足。因此,提高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摆在我们辅导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对于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高校辅导员,如何创新恩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则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令人担忧,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在于高校教师承受着各种过大的压力。国内外有关压力与压力管理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很多知名企业在帮助员工减轻压力方面也有不少措施办法与经验。高校教师的压力类型与表现有其特殊性,目前的高校压力管理措施还存在问题与认识误区;高校实施压力管理,可借鉴企业的有效方法,维持合理适度的良性压力,倡导并帮助教师健康快乐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就业市场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因就业难,容易出现焦虑、自卑、从众、依赖、挫折等多种心理问题。究其原因,是由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大学毕业生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高等教育体系设置的稳定性与就业市场的多变性、严峻的社会形势与过高的家庭期望值等之间的矛盾引起的。作为高校,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体育锻炼与增强高校学生的应激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极的应激反应会使大学生产生心身障碍,它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安定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而高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应激状况。体育锻炼能减缓应激,有助于提高对应激的应付能力,增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西部十省份的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实习经历对其就业期望的影响状况。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在性别和家庭城乡背景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的实习经历会对他们的未来工资收入预期来带一定影响,会明显地影响他们对不同就业部门的选择;理科和工科学生在大学期间有过实习经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对未来工资收入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则会增加文科学生对未来工资收入的预期;文科和工科学生在大学期间有过实习经历会明显地倾向于选择到国有部门就业,而对理科学生的影响则不具有显著性;大学生对未来工资收入的预期明显地影响着他们对就业部门的选择,收入预期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国有部门,且对文理工科学生的影响都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普通高校的另一类风景,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学校对他们的管理也不同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同龄普通本科学生,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的心理问题长期未引起重视。研究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常见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方式化解他们的困惑,引领他们顺利穿越心灵的雨季,既有利于促进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对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探讨与诊治,从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9.
择业是每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第一个重要抉择,尤其是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后常出现适应不良带来的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心理适应能力,极可能产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征和提出适当的适应对策,将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这一人生转折。  相似文献   

20.
提高女大学生背越式跳高教学实效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女大学生背越式跳高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背越式跳高的特点和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施以适当的教学措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