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i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该实验随课本修订曾多次进行改进。最早实验是采用将钟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通过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然后观察进入到钟罩内的水的体积来测定的(图1)。这个实验在操作中由于在钟罩外点燃,在伸入钟罩时,钟罩内空气由于受热会逸出部分气体,  相似文献   

2.
正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用坩埚钳夹住一束铜丝,灼热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然后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盖上玻璃片,振荡,观察溶液颜色。该实验存在以下问题:实验是在半敞口状态下完成的,反应放出的热量会使氯气膨胀而逸出,实验产生的棕黄色的烟也会随之一起逸出。在向集气瓶中加入水时,也会致使有害气体逸出,且操作中需要多次打开集气瓶口。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3.
分析现有的氯气制取与性质实验装置、浓硫酸与铜反应实验装置的优缺点。提出有害气体实验通用的防污染装置的设计思路,并将该设计思路运用到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实验中,及时终止有害气体的继续产生,确保未反应完的(或残留的)有害气体能够完全被吸收等,从而实现中学化学中某些有害气体实验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常常会涉及有毒有害气体,如氯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硫化氢、氯化氢、氨气等,对于这些有毒气体的制取及性质检验实验,现行高中教材给出了简便可行的实验方案,可这些方案有以下缺点:一是药品用量过大,浪费严重;二是实验现象不够明显;三是敞口实验,必然污染环境而损害师生健康。针对教材上这些实验方案的缺陷,虽然中学化学有关文献也给出了诸多改进方法,但这些改进方法却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笔者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钟罩密封圈容易老化变形。很难做到让钟罩密封;钟罩空间大,抽气时间很长,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声音变化不大;闹钟或音乐片被密封后的音量太小.抽气机运行的噪声更大,会对闹钟的声音产生干扰:不能很直观地知道钟罩内的气体体积在发生变化。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6.
氯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是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气体制取和性质的典型实验,教材中氯气的制取是在烧瓶中加人大约10g MnO2,从滴液漏斗慢慢注入约40mL浓盐酸.缓缓加热制取氯气,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多余的氯气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这种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氯气容易泄漏,并且多余的氯气不易被吸收完全,易污染环境.针对教材中实验方法的不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反复进行了探究,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氯气是一种毒性较大的气体,按照教材中的方法进行演示实验常有不少氯气逸出,教室里又无通风设备,往往使老师和学生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毒。为此笔者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的演示实验作了改进,装置如下图。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学化学常见有毒气体的性质实验,创新设计一套多功能化学实验瓶,可用于铜与氯气反应、硫在氧气中燃烧、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等实验,实验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1》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电解食盐水可以得到黄绿色的氯气,同时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溶液。教材中检验氯气的方法是用一支小试管通过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阳极产物,通过观察收集到气体的颜色来判断是否为氯气。该方法有以下两个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以绿色化学理念为指导,对乙炔、氯气、二氧化硫等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传统的反应装置进行优化设计.用医用注射器、输液软管、三通旋塞等医用器材设计一套制备、净化和性质验证的一体化装置,解决了传统实验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逸散、药品用量过大、耗时较长等问题,降低了实验成本,为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制备与性质实验的改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使用洁厕灵和84消毒液制取氯气,将口服液玻璃瓶和矿泉水瓶制作的钟罩、培养皿、注射器等组合起来设计了一体化实验装置,改进后的装置且药品用量小、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2.
在上《热空气》一课时,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效果非常明显。具体改进方法是:如图,在桌上放一盏酒精灯,在酒精灯的周围均匀摆放三个大小相同的木块用来支撑玻璃钟罩,便于空气从底下进入钟罩内,并用钟罩罩住酒精灯,再在钟罩口盖上一张边长为7厘米的正方形薄纸片纸要轻。在实验时,让学生观察点燃酒精灯前和点燃酒精灯后所发生的现象。学生通过实验,就会清楚地看到:点燃酒精灯前,纸片稳稳地盖住钟罩口;点燃酒精灯后,纸片“飞走了”。这一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为学生进一步探究热空气的性质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热空气会上升”实验的改进@陈…  相似文献   

13.
红磷在被水封闭的钟罩内燃烧这一实验,在初中和中师化学课本中都被用作测定空气的主要成分,正确的实验现象应该是钟罩内液面上升约占其中总体积的1/5.但是,我们在实验中发现有时候液面上升也会明显地超过1/5,这是为什么?氧在自然界中循环的知识告诉我们,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森林日益减少及矿物燃料加速开采的今天,空气中氧气只会加速耗损,其含量增加是不可能的,因此,这种“反常”现象的出现,只能是由于实验过程中有气体从钟罩内选出而造成。为了验证上述推断是否正确,我们做了下列两个实验。其一,将点燃的红磷伸入钟罩…  相似文献   

14.
在做氯气性质实验时,教师首先要在课前制备好氯气或是氯水,这样不仅准备麻烦.而且氯气的刺激性气味较重,吸入大量的氯气会对人体呼吸道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氯气的制备与性质是高中化学非金属元素部分的重点内容,利用T形三通管创新设计氯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密闭的一体化实验装置能一次性完成氯气的制备、氯气性质的验证以及氯气与金属的反应,实验操作简便,药品用量少、现象明显,能够提高课堂效率,适用于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氯气制取及其性质检验没有实现一体化等实验不足,设计了氯气制取、氯气的系列性质检验的一体化设计.整个实验装置密闭,解决了氯气泄漏污染环境等问题.基于综合一体化、绿色化的理念,设计了两例创新实验,现象明显,有助于学生对氯气制取及性质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容易准备、操作方便等原因,教师最喜欢做的演示实验就是试管实验,一旦涉及到空气之外的气体实验,由于课堂上要现场制备气体,需要准备比较多的试剂和仪器,教师或多或少都会觉得有些麻烦。塑料瓶因其广泛性,加之气密度高、透明性好、弹性好而成为气体演示实验中的新宠,这样可以事先将气体制备好,课堂上就可以直接探究其性质了。  相似文献   

18.
例 1 在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中 ,若所用红磷量偏少 ,则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偏.分析 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原理是 :足量的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 ,导致玻璃钟罩内气体压强减小 ,水槽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钟罩内 ,且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等于钟罩内与红磷反应的氧气的体积 .如果红磷量不足 ,钟罩内就会有部分氧气没有参加反应 ,进入钟罩中水的体积将小于钟罩中原有的氧气的体积 ,从而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比实际数值小 .例 2 向量筒内注入水 ,俯视读数为2 0mL ,倒出一部分后 ,仰视读数…  相似文献   

19.
采用注射器、输液管和青霉素小瓶,设计了一套用于气体制备和性质研究一体化装置,可以用于氯气、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教学。装置具有气体产生量可控、性质检测实验现象明显、尾气处理方便、实验教学过程安全环保、节约资源等优点。学生可借助装置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还可用于探究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问题。中学化学实验微型化,能够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探究能力,继而有效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以绿色化学理念为指引,利用三通阀和注射器的优势,设计了配套实验仪器,对部分实验进行一体化设计改进,优化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气、氨气等气体的制取与性质探究实验,使实验的趣味性更浓、安全性更高、综合性更强,增进学生建立对物质性质的全面理解,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