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杂志上曾看到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从父母放钱的抽屉里偷拿了100元钱去,买玩具,母亲发现少了钱便盘问孩子,得到的回答是:“我怎么会拿?”母亲便以为是自己搞错了。以后,家中多次“丢”钱,母亲也没再怀疑儿子,直到老师发现了问题前来家访,家长才惊悟过来。但家长很纳闷:“我们并没教孩子撒谎啊,他怎么会欺骗我们呢?”后来,还是孩子的话为我们解开了  相似文献   

2.
编辑老师:您好!我的儿子今年已经13岁了,正在读初中,他看到别人有小灵通,也吵着要我们给他买小灵通,我们觉得他还小用不着,但他非要买。真奇怪,孩子为啥一定要买小灵通呢?昆明周祥这位家长:您好!现在不少孩子特别是初中生、高中生买了小灵通,这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他们对小灵通的从买心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好奇心。作为青少年,这一时期是他们从孩童走向成人的过渡时期,他们往往表现得非常活跃,对外界和新事物怀有兴趣、好奇,关注新型产品及新生活方式。他们更对具有高新科技含量的小灵通情有独钟,它与手机一样具备了多种如内存、智能…  相似文献   

3.
编辑老师:您好!我的崽崽今年已经7岁了,可是他特别害怕电闪雷鸣,特别是夜晚如果打雷闪电,他就会从自己的房间里逃到我的房间里来紧紧抱住我,而且还吓得不住地颤抖。孩子为啥就这样害怕闪电和打雷呢?重庆孔云这位家长:您好!孩子害怕电闪雷鸣,可能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孩子不明白雷电形成的科学道理;二是成人在孩子缺乏知识时,用打雷闪电来吓唬孩子。家长要给孩子讲解有关的知识。要解决孩子怕打雷闪电的问题,其实只需让孩子弄明白产生电闪雷鸣这种自然现象的知识,即可消除孩子的恐惧感。家长要告诉孩子,电闪雷鸣是由于天空中有不同电荷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老马 《家长》2000,(11)
编辑先生: 您好!我订阅了贵刊后,每期必读,受益匪浅。现在有个问题求教于您。我有一个男孩,今年11岁。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以来,要钱的次数越来越多,因为学校经常收钱,我也就习惯了,孩子要我就给。后来我发现钱包里的钱有几次少了许多。问他不承认,直到有一次有了确凿证据,他才承认。批评后他表示要改,可不出几天老毛病又犯了。到后来孩子想方设法骗钱,学校要书费30元,他向他爸爸要80元;军  相似文献   

5.
潘家永 《家长》2008,(11):31-31
编辑同志:您好!我有一个问题向您咨询:前些天,我下班路过一家商场门口时,看见一个孩子,也就十一二岁,在向路人讨钱,说没有钱坐车回家。我看他很可怜,问明他家住哪里后,就给了他15元  相似文献   

6.
几个学生向我汇报:“老师,今天小冰带来一只皮夹,本来里面有110元钱,他用掉了5元买吃的,现在还有105元,他还说要在放学时请客呢!”我一下愣住了,凭直觉,我就觉得这钱来路不对!小冰是一个外地打工者的孩子,妈妈离家出走了,父亲一人在工地,他就像一只可怜的小鸟寄住在姑妈家里,条件挺艰难的,有谁会给他钱呢?我把小冰找来了,他倒也爽快:“老师……我,我的钱是爸爸给的!我去他工地了……”“是吗?你爸可真大方!他给你这么多钱干什么呢?告诉我电话号码,让我来打个电话问问吧!”我不紧不慢地说。“我,我忘记号码了!”小冰一脸的着急。“哦,不急,号…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零花钱应该怎样给呢?我要是给了零花钱他就会乱买东西,不给就偷着拿,怎么办?已经教育过多次了,不好控制。孩子小的时候拿家长的钱,大了会不会偷钱呢?蔡建新: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父母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甚至把春节的压岁钱、让孩子买东西剩下的零钱、公交卡充值的费用、餐费等等都交给孩子自己支配。有的家长认为  相似文献   

8.
某家长:咨询师,您好!我急需您的帮助。我实在是不知道怎样管教我的孩子,他太不听话了!咨询师:您先别着急,请您先把孩子的情况讲一讲,我们再来讨论怎样帮助孩子。  相似文献   

9.
汪老师:您好!我的儿子今年8岁,特别调皮,经常和同学打架。我对他说也不是,打也不是。有时候他同学的家长因为打架的事找上门来,让我觉得十分尴尬。我怎样才能处理好孩子之间的矛盾呢?天津李莉李莉:您好!《家长》编辑部转来了您的这封来信,希望我能谈谈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的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时常有家长打来电话,反映孩子趁家长不注意时拿家里的钱,或买零食,或玩游戏机。家长很担心,孩子的这种行为会不会发展为偷窃?该怎样制止这种现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解答。来话者(以下简称A):孙老师,您好!我儿子上小学4年级了,他特别爱玩游戏机。家里不给他那么多的钱去玩,他就偷拿家里的钱。现在,他已经拿过3次了。第一次我们批评了他,没打他。第二次我们打了他。可没多久,他又第三次偷拿家里的钱。我们家长为这事儿特着急。每次批评他、打他,他都说知道自己错了,可就是管不住自己…  相似文献   

11.
有问有答     
《少年儿童研究》2013,(3):56-58
孩子没经允许就拿家里的钱怎么办? 孩子的零花钱应该怎样给呢?我要是给了零花钱他就会乱买东西,不给就偷着拿,怎么办?已经教育过多次了,不好控制。孩子小的时候拿家长的钱,大了会不会偷钱呢?  相似文献   

12.
《中华家教》2011,(4):17
Q编辑老师:您好!我的儿子今年9岁,上小学四年级,平时性格挺活泼。最近,我发现了他的小秘密。有一天,他说喜欢上班里一个小女生,还说总有一天会表白。儿子到底是在"过家家"还是"真情流露"?很让我头疼,我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呢?A家长:您好!小学生的朦胧爱意多是"过家家",正确引导就行。现在的孩子很小就接触电脑、电视和爱情故事,成熟会比较早,孩子们对异性的好奇心也会重些。"谈恋爱"或者说"我爱你"这样的话,对他们来说,仅仅是件"好玩"的事情。家长眼中孩子们的"早恋"行为,大多只是一种朦胧的模仿,"情书"里的文字也并不能按照它的字面  相似文献   

13.
这几年,我们不时发现不少幼儿带钱上幼儿园。与家长交换意见时了解到,幼儿带钱的原因有:一是家长认为幼儿要有零用钱,钱是家长主动塞给孩子的。二是有的幼儿上幼儿园时讲条件,要求买这买那,家长为了赶着去上班,就用钱来打发孩子。三是少数幼儿趁家长不注意,悄悄地从家里拿了钱。通过观察,我们认为这样做的后果很不好:一是幼儿年龄小,控制能力差,教师组织教育活动时,他常常拿出钱来玩,影响活动的  相似文献   

14.
问:我发现才上二年级的孩子掏了我衣裳口袋里的钱,这已经是第二次了。我们在家里给他准备了不少好吃的东西,真可以说应有尽有。他要什么东西,说明了,我们也给买。可是他还掏我们的钱。你说伤心不伤心,该不该教育? 答:我估计你们是不给孩子零花钱的。你们认为给孩子零花钱,孩子会买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吃,容易坏肚子;另外,你们还不想让孩  相似文献   

15.
初夏的一天早上,我刚进入教室,立即有几个“密探”向我汇报:“老师,今天冰带来一只皮夹,本来里面有110元钱,他用掉了5元买吃的,现在还有105元,他还说要在放学时请客呢!”我一下子愣住了,凭直觉,这钱来路不正!冰是一个外地打工者的孩子,妈妈离家出走了,父亲一人在工地,他就像一只可怜的小小鸟,寄住在姑妈家里,生活挺艰难的,有谁会给他钱呢?平时,这孩子邋邋遢遢,穿着马虎,前几天我们庆祝六一,同学们搞联欢,大家带来好多好吃的,瞧他那馋样……会不会他是从姑妈家拿的呢?还是……我不敢想象。我把冰找来了,他倒也爽快:“老师……我,我的钱是我爸…  相似文献   

16.
《中华家教》2011,(10):36
Q编辑老师:您好!弦子入小学一个来月了,基本上已适应了学校的生活,但有一件事总让我放心不下,就是他老是丢东西,不是铅笔、作业本啦,就是衣服外套什么的,我该怎么纠正孩子的这种行为呢?A家长:您好!孩子在学校丢东西是很普遍的现象。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培养孩子区分个人物品与他人物品的意识:二是教给孩子一些避  相似文献   

17.
编前语:有的时候,我们未必真正把教育孩子看作一项需要家长言传身教倾注爱心与关怀的“工程”,而仅仅是我们生活的一种附带,对孩子的漠不关心、父母不合等给孩子带来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会导致孩子因“亲情饥渴”而出现心理上的障碍,从而使孩子用另一种方式去弥补心灵的这项空白。请听一位孩子长辈的焦虑。咨询员:A来访者:BB:我是一个孩子的姑姑。这个孩子自从上了初一以后开始拿家里的钱,从一百一百地拿发展到有一次开运动会拿了家里的1000元,上星期到他爷爷那里整整拿走了2000元。他有点贪嘴,爱吃东西,他说家里面不给他买他要…  相似文献   

18.
《中华家教》2011,(10):36
Q编辑老师:您好!我家儿子上学都一个多月了,可还不会正确地握笔,我纠正了好几次他都没能正确地掌握,每次看他写字时那别扭的姿势,我心里就不爽,对此我该怎么办呢?A家长:您好!对于握笔姿势不正确的孩子,除了让孩子用常见的握笔器外,家长也可试试以下方法:给孩子选择三角形的铅笔普通的铅笔笔杆大都为六角形,在文具店里,您也可以找到适合孩子练习握笔的三角形笔杆  相似文献   

19.
《中华家教》2011,(3):23
Q编辑老师:您好!我家女儿从小就刁蛮、任性,这些都不算什么,严重的是她一点爱心和同情心都没有。邻居家生活条件要比我家差些,我经常给他们家孩子一些零食,有次正好被我女儿看到了,她硬是从我手里把食物抢了回来,说不给别人吃。我说这些都是你不喜欢吃的,孩子竟然说她不喜欢吃也不能给别人。真没想到孩子会这样,我现在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呢?A家长:您好!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常常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各种要求。一些家长由于自己幼时家庭清贫,不希望孩子再像自己的童年一样,于是在物质  相似文献   

20.
经常有家长打电话或来信,咨询孩子趁家长不注意拿家里的钱,或买零食,或玩游戏机。孩子的这种行为会不会发展为偷窃?该怎样制止这种现象的进一步发展?例如一位山东家长来信说:“……我的儿子正上初一,特别爱玩游戏机,家里不给他钱,他就偷家里的钱。现在,他已拿过3次了,第一次我们批评了他,没打他。第二次我们打了他。可没多久,他又第三次偷拿家里的钱。最可恨的是一次偷拿同学的40元,我们痛打了他一顿。我们为这事儿特别着急,每次批评他、打他,他却说知道自己错了,可就是管不住自己,请问孩子偷拿家中的钱去玩,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