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博采众长话竹山--论蒋捷师法众长对其词风形成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捷词风之形成是以大胆师法前人为基础的。他通过博采众家之长,包举融通,变化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蒋捷大胆师法各家风格,也导致其词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论姜白石诗风嬗变之轨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石诗风的嬗变大致经历了三次:初期泛阅众作,模仿前人;继而师法江西诗派;最终无复依傍,妙造自然,形成独立风格。这一论断是与通行的观点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西昆派及其领袖杨亿素来被认为模拟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风格,西昆诗风乃晚唐诗风之延续。而实际上杨亿虽以李商隐为师法对象,但已渐渐走出唐诗的范围,初步展现出宋代诗家的特质,是唐诗向宋诗的转型。而江西诗派及其掌门人黄庭坚又受到杨亿诗学思想的影响,并且有了进一步的脱化转变,最终实现了由不成熟的宋诗向成熟的宋诗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由于洪州禅的影响,唐代皎然等大历江南诗人的诗风与王孟诗派渐行渐远,他们注重作者的主观感受,形成“万象由心出”的风格,体现了向元和诗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作为后期西昆派的代表诗人,宋祁不仅学习和继承了西昆诗风,而且还极大地发展了西昆诗风。他突破了西昆派诗人一味流连光景的局限,把写作的重心转向了诗人的内心,在技巧上追求化俗为雅的风格,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江西诗风的新声,较早显示了"宋调"的来临。在文学思想上,他要求"自名一家"的主张对宋代文人自主创新意识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浅易平俗的诗风是历代评论家所关注的重点.本文尝试从佛学思想的角度重新探讨白氏浅切平俗诗风形成的内在原因.在佛禅启发主体性思维和自主性意识的思想作用下,白诗所谓的"浅切平俗"的风格,其实是诗人主动自觉地追求实践个人风格(即具有任性率真"特性"的真切自然)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7.
宋湘在继承清初岭南雄健诗风的同时,大胆创新,自成风格,启蒙了后继"诗界革命"诸人。作为从清初"岭南三诗人"到晚清"诗界革命"的过渡者,宋湘在思想情操、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贾岛与陈师道都是著名的苦吟诗人,他们的诗歌风格也都趋于瘦硬。本文试从艺术特色和人格特色两方面探讨瘦硬诗风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多多是文革时期诗歌创作的代表性诗人,也是当今诗坛备受关注的诗人。从70年代至今,多多一直致力于诗歌创作和研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多多的诗歌中存在大量异质因素,借鉴俄苏诗歌的艺术风格,并接受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技巧,诗风洋溢着浓郁的异域风情。  相似文献   

10.
在时代风气的浸染下,晚唐大多数诗人对外界的关。必面越来越狭窄。他们把全部精神技俩都用来写诗,从而形成了以苦吟著称的、世俗化的、具有轻浅纤微风格的“晚唐体”诗风。这种诗风虽然以贾岛、姚合为主要代表,但它的源头却可以追溯到中唐诗人张籍。张籍是中唐诗风向晚唐诗风过渡中的主要代表人物。解放以来仅仅把他作为乐府诗人来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他的格律诗,开启了“晚唐体”之先声,应该在唐诗流变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