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校园中,教室—食堂—寝室的三点一线生活造就了众多的"宅男"、"宅女",他们躲在封闭的空间中,过分依赖网络交往的形式满足其人际沟通的需求,网络成为宅人类人际交流的重要媒介。而相对于现实中的面对面沟通,本文从传播渠道、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四个方面对御宅族的人际传播发生变异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探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论语》中的"乐"字进行考证研究,认为《论语》中的"乐"的含义不仅指音乐,更指人的自然情感,其内容驳杂,对人有损有益。《论语》中所倡导的"乐"是被"仁"指引后的"仁之乐",即孔子所说的"乐"中"益者",对人有益。《论语》中的人际之"乐"是"仁之乐"在人际方面的投射,可以概括为"和之乐","和之乐"为行仁提供了有效途径,引导人们拥有良好人际。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的普及为人际传播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传播媒介。文章以我国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传统人际传播、网络人际传播的新方式及特点,以及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作用和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文章尝试性地将网络人际传播特点总结为:具有多媒体性质,以文字传播为主,以及匿名性、随机性、平等性。提出应在发展完善网络人际传播的同时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使网络人际传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呼啸山庄》中,"文明"、"理性"隔离了希刺克厉夫与其恋人凯瑟琳,使他们孤立于周围的世界。强烈的隔离感与孤独感使他们充满了绝望,这正是现代主义人际观的写照。艾米莉也试图表现一种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和谐、沟通、融合的美景,这符合了后现代主义人际观。具体体现在凯瑟琳对呼啸山庄刻骨的眷恋及对希刺克厉夫心灵交融的情感上。第三代人物哈里顿和小凯瑟琳消除了文化、环境的隔膜,最后和谐相爱的情节也是后现代主义人际观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全世界正经历着从原子制造进入到比特传输的网络时代.说起网络传播的优势,有人形容网络媒体是多兵种合成的"闪电战",而不是单兵作战的"游击战".人们不经意间被拉入到数字化生存的时代,DOTCOM、QQ、E-MAIL、BBS、BLOG等一系列具有后现代化标记的符号,随着"海量"信息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6.
网络传播与网络舆论的生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化传播、星状网络传播、多功能传播、超文本链接等构成了网络传播的技术特征;自由传播、平等传播、实时传播、互动传播、匿名传播等构成了网络传播的人际特征。网络传播人际特征的形成以网络传播技术特征为技术支撑和前提,两种因素相互作用,对网络舆论的生成、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舆论产生:"议程设置"全民化;舆论心理:"群体极化"现象突出;舆论演化:"蝴蝶效应"加剧;舆论控制:"把关能力"弱化。只有深入了解网络舆论的生成原因与演化规律,才能对其进行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我们都知道,传播类型可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在网络飞速发展,近乎普及的当下,网络群体传播已成为一个我们并不陌生的话题。本文将从网络群体传播出发,通过例举和理论结合,分析其中群体压力与成员群体认同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老子的人际传播思想遵循老子思想的总体特征,以道为最高目标和最终准则,以自然为道者的效法对象。诸多论述暗合了"常善救人,故无弃人"的人际平等开放思想、"和其光,同其尘"的传播主体形象、"不争"的人际传播道德、"希言自然"的传播能力等人际传播主题,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道德理想和智慧。  相似文献   

9.
"后新媒体时代"是基于移动互联的媒体时代,整体呈现出碎片化传播与Prosumer人际网络传播的特征,区域传统文化把握住这一媒体传播的特征,制定适当的微传播策略,对于自身的保存与传播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柳州师专学报》2019,(1):26-34
新疆20多万名驻村干部,以"访惠聚"工作为载体,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在基层构建了一个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超级媒介",其内涵是:成功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亲密无间、水乳交融的传播关系,营造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正能量、追求新生活的传播环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以人为本、抵达人心的传播方式。这种以人为核心的"超级媒介",凸显了媒介进化在技术化、数据化、智能化之外的"人性化趋势",预示着一场以"超人际传播"为特征的传播方式革命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和武汉五城市共3038个样本个体的抽样电话访谈以及对上述五城市以及深圳的100多位中产人士的个案访谈,发现人际交往与网络交往有着某种本质的不同。尽管社会阶层较高的社会群体上网的比例更高,但他们更为关注人际交往,而对于网络交往的态度却并不积极。原因是,他们认为网络交往无法带来更多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2.
人类中心论是近现代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后现代主义从主客两分和本质主义出发,认为人类中心论只是一种虚妄,同时指出人类中心论的理论研究———人类学也很难经受追问。后现代主义认为,人始终是和世界保持亲密性的、不可分离的关系,而非中心与外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网络传播开创了人类认知世界、表达心性的新方式,催生了新的语言模式.传统媒体和网络传媒等多种类别传播媒介的叠合接力是网络流行语体得以诞生、传播的重要原因.网络传播和人际传播共同促成了这些新型网络语体的流行.网络流行语体的主要使用者是青年人,网络流行语体不仅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时尚,更彰显了在这一时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青年人的精神特质.网络流行语体的产生既与大众的从众心理有关,也体现了公民积极表达意愿、介入社会、追求民主权利的自觉.但网络流行语体除了积极的意义外,也不乏令人担忧的缺憾.  相似文献   

14.
手势是一种自然而直观的人际交流模式.介绍了手势识别的发展过程以及手势的建模方法.当前人们采用不同的手势识别手段和技术来识别手势.同时介绍了当今比较先进的计算机手势输入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手势识别方法,并举出已经实现的手势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学习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越来越突出,心理危机已经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青少年个体的认知偏差、人格缺陷、青春期的矛盾与冲突是其危机产生的内部根源;社会支持的缺失、过重的学业压力和人际沟通障碍是诱发其危机的外部因素。通过帮助青少年进行正确的认知、优化青少年的人格、健全青少年的自我认识和完善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从而对青少年心理危机进行有效干预,以帮助其恢复心理健康,对维护社会稳定与家庭完整,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与生命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网络作为当代社会一种新型的沟通方式,它对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巨大,由于它的隐蔽性、包容性、便捷性等特征,不仅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但同时,也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时空跨越性等特征,也对大学生的交往能力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正反影响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在网络时代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及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7.
高科技助力“为民热线”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城市便民电话服务系统运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起了综合的热线服务平台及调度管理网络。  相似文献   

18.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自古至今,在人际交往中,为使交际过程谈吐优雅,从而形成融洽、谐和、高雅的交际氛围,说话讲究文雅、得体、礼貌,尤其在委婉语的选择上尤为重视。本文从三方面论述了委婉语在人际交往中所产生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9.
New teachers enter schools with already established beliefs about principals.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nature and primary influences on what a group of Hong Kong pre-service teacher participants believe about principals. The nature of beliefs reflect underlying personal constructs that relate to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 Influences include past school principals, school leaders and parents. Beliefs were attained using a modified personal construct interview and analyses of participant stories. Findings highlight a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leadership/management style of the principal whom participants would like to be and mothers, and the interpersonal behaviour of fathers and the principal whom participants would not like to be . The authors argue that reforms are needed in the course design of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 induction and programm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principals. These reforms must address the influence personal history has on an individual's thinking about teach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leadership - a reform process that begins with teacher educators and principals reframing their beliefs and associated pract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