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梳理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演变发展过程,并以该思潮代表人G.A.柯亨的学术道路转变为例,展示欧美国家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复杂情结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在欧美国家经历的坎坷道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虽然学派内部纷争不一,而且有一部分论证与理论遭人诟病,但其大胆创新,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知,热忱又不失严谨对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考究和发展的精神是值得中国学者借鉴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一直以来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领域,是国外史学理论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讨论的问题大都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有密切关系.但长期以来中国学者特别是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跟踪研究的学者不太注重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究,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所讨论的问题和历史脉络了解不够,知之不详.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进行思想史梳理的研究成果,以增进中国学者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历史及现状的了解,并为中国学者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提供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已召开4届"国际马克思大会";马克思主义在欧美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目前主要集中在思想和学术领域;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纷纷反思以往的历史经验,重新认识市场、所有制、阶级、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问题;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认为,在社会主义如何创新等问题上,中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发展是指马克思主义史的整体性发展,当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发展,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史的整体性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发展的纵横交织运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发展,必须在理解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性发展的基础上,理解从马克思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性发展,而"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则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未明确提出"和谐"的字样,但是和谐思想却渗透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各个层面,社会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的,因此马克思对于未来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及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期,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着眼于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内涵的分析,提出这一理论体系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转形"问题论争是马克思经济学在西方经济理论界命运多舛的最为贴近的写照。20世纪初,"转形"问题论争主要限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学术"圈内,以"补充"马克思经济学既有理论为基本出发点。60年代初以后,参与论争的学者的数量及其多样性以及所考察理论问题的广泛性,使得这次论争成为经济理论历史上最为显著而漫长的论争之一。80年代中期以来,"转形"问题进一步演变为新古典主义、新李嘉图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之间"三足鼎立"的论争态势。"转形"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界论争的时落时起,与马克思经济学自身的"隐没"和"复兴"有直接关系;"转形"问题以各种方式的解决和再解决,以及各种经济思想流派之间的交锋和再交锋,体现了马克思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曲折发展的世纪历程。  相似文献   

7.
"制度变迁"是在现代语境下引入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舶来术语。制度变迁主流学派的代表学者诺思认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1]基于此,本文对马克思的制度变迁思想的产生历程、分析架构、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挖掘马克思的制度变迁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三年来,我国学者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后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特别在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研究、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对鲍德里亚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但在一些方面,如对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初的苏联,很多的心理学者都力图借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建构自己的心理学体系。作为马克思的继承者,维果茨基深刻的意识到,“继承”不是以马克思主义方法取代心理学方法;真正的“继承”应该是采用马克思的思想方法,回到心理学的具体问题中建立自己的“元理论”。在此基础上,维果茨基接受了马克思对于人的发展的两个基本假设——将人的心理视为环境的产物,内在的智力起源于活动,并采用历史的、整体的、发生的、比较的心理学方法,针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进行考察,最终建构起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学派”。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0月20-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在上海帅范大学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以"马克思主义与新中国60年"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位知名专家与青年学者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历史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丰义理论研究与青年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1.
自苏联心理学家倡导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以来,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其间,国内外广大学者努力研究,争鸣拓展,促使马克思主义心理学不断发展完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取向,对于克服当代心理学危机,促进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与新儒学、现代化及马克思哲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薇 《教学与研究》2000,(11):54-58
后现代主义作为对现代主义负面效应的批判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与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现代新儒学之间具有某种契合性和相异性;在后现代背景下,中国的现代化面临着某种挑战性;马克思哲学活跃在后现代语境中,后现代意蕴也包含在马克思哲学中.  相似文献   

13.
合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既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奠基的,更是其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过程中被不断重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马克思发源而不断流变着的一派学说,是以马克思为根且一直在生长着的并具有分歧的枝杈的理论生命体,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比马克思哲学具有更广阔的理解空间和历史合理性,也更符合当代理解的规律。我们应该建立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盟,求同存异,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全球学理论的先驱者,早在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对全球化问题作过科学预见和深刻论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学者开始着手对此问题进行研究,而马克思主义者对全球化、特别是全球性问题研究起步较晚。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只有加大对全球学的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全球化的本质,趋利避害,使社会主义国家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自19世纪以来,西方学者一直重视对垄断资本问题的研究,并形成两大学派,一是马克思主义学派,二是非马克思主义学派。本文着重对非马克思主义学派关于垄断资本问题研究的基本线路及思想观点进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将非马克思主义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学派有关垄断资本问题的研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基于当前的高职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状况而言,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可从构建“四维耦合”的培养策略体系出发,重视能力发展,着重提高个人素质;结合家庭教育,传承良好家风;搭建学校平台,创新教育思路;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合力,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发挥青年的优势作用;提升培养的科学性,推动培养体系的系统建设。培养高职青年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绝对信心。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之后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基本上沿着两条路线发展 :一条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美学研究路线 ,另一条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派路线 ,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对这两条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路线和方向进行考察研究 ,是很有学术意义和学理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地租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它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运用马克思地租理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地租分配不合理等若干问题。同时马克思地租理论也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一些启示:应合理分配地租、提高农产品价格、发展土地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鸿 《教学与研究》2003,(10):60-65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回顾国内近年来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研究状况:马克思社会时空观问题的提出;国内学者对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理论特色、时代意义、发展阶段以及内涵的阐释;学者在社会时空的特征、社会时空与可持续发展、数字化与时空观等问题上的新探索,虚拟时空是虚拟实践引起的社会时空的新变化,这是数字化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社会时空理论的当代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对马克思生态学思想的历史性研究,以及对马克思“物质变换断裂”理论所进行的生态学内涵的深刻剖析而为国内外学界所关注。近年来,对其思想的研究呈上升趋势,其理论所包含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构”,以及“生态危机的政治解放路径”等维度受到了较广泛的研究。文章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一些不足与遗缺进行了说明与评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