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编校合一条件下编辑与校对的关系,对编辑工作的要求,以及编校合一条件下的一些工作规律。  相似文献   

2.
编辑与校对,处于出版的中心环节,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翻开人类的文明史,出版业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连。从远古的人们用刀把字刻在龟甲、兽骨上,用笔写在竹简上,到现代印刷技术的应用,人类的出版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而编校关系也由编校合一发展为编校分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编辑与校对的关系则正由编校分工走向编校合一。一、编辑与校对业务的产生和发展编辑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书籍。书籍的第一个前提是要有文字,没有文字无以成书。其次要有记载文字的载体。编辑工作涉及文字、…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校对软件的应运而生,有人认为校对系统可以取代人工校对;网络环境下编校工作实行了无纸化操作,原稿和校样合二为一,有人认为编辑可以承担编辑和校对的双重职责,可以取消专职校对人员。然而,如今出版业正经历时代的发展和变革,报纸、期刊杂志正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医学期刊也正进入了有史以来竞争最激烈的时代,多家医学期刊闹起了“稿荒”。那么在新时期下医学期刊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质量是根本。而校对工作是期刊编辑出版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校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期刊的内在质量。医学期刊校对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使得医学期刊的校对工作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校对是一门专业,是一种文字技术工作。就其文字所包含的内容来说是广泛的,就其技术性来说是专门的。做好校对工作,提高校对水平,是所有报刊共同的追求。就目前编校合一现状下,对编辑人员如何搞好校对工作进行分析,指出编辑人员应当克服思想认识的不足,努力学习并掌握校对技术,才能充当一名合格的校对员,保证达到刊物要求的校对水平。  相似文献   

5.
编校合一作为一种工作模式,目的是确保出版社能够输出质量精良的出版物,本文从编辑和校对的历史关系出发,探讨两项工作的关系和区别,并从三个方面对编校合一工作模式下如何提高编校效率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学报编辑在编校舍一的工作模式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编辑加工不认真,把一些在加工环节中做的工作留到校对环节中去做,不按校对规律校对等.要解决好以上问题,应认真对待编校工作中的每一环节,认真审读修改每一篇稿件,掌握正确有效的校对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校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开选 《商洛学院学报》2009,23(4):86-88,96
"编校合一"的工作模式、校对内容的庞杂、校对时间的紧迫,给高校学报的校对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影响了高校学报的校对质量.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责编自校、编辑互校、作者自校和主编终校几个方面入手,只有这样,高校学报的校对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根据新闻出版署"三审三校"要求,学报将建立校对人员队伍。从编辑转过来的校对人员要打破"编校合一"的思维,熟知校对要求,培养校对思维,抓住校对重点,与编辑一起促进学报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9.
编校合一、编校分离等是现代校对管理基本模式,也是现代校对管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编校合一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编校分离是一种主张见解,当代数字化、网络化出版时代形成了新的编校合一,从而构建了现代校对工作管理的基本模式。而在研究上,学、问、思、行法,以及文献法、结合法、多种证据法等,是现代校对管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校对工作是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学报的质量和形象。校对又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与校对者的知识、经验、校对技巧密切相关。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从事学报编辑、校对工作的实践,就如何搞好校对工作,提高高校学报质量谈谈个人看法。一、学报的特点及校对要求1.科学性、实用性强。高校学报是最新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体,它所传播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观点,交流的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将直接或间接参与科研、生产等经济建设主战场,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和科学严肃性。医学类学报的科学性、准确性尤为重要,编校…  相似文献   

11.
关于现代信息技术与编辑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利用微机编辑排版、利用互联网完成部分编辑业务、利用计算机校对等途径,现代信息技术能极大地提高编辑工作效率。但编辑工作不能过分迷信和依赖现代信息技术。编辑人员一方面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另一方面还要力戒浮躁,要脚踏实地,乐于奉献,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编辑。  相似文献   

12.
编辑性校对     
简单说明校对在出版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出在不同校次中有侧重地对编校中较易出现差错的地方进行重点校对,对缩小编校差错率、提高出版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互校能有效发挥校对人员素质和能力互补的整体优势,是提高学报编校质量、促进学报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多数高校学报实行责任编辑负责制的情况下,只有编辑都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浓厚的质量意识,真正从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为社会服务出发,才能切实提高互校工作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应用使编辑人才培养教育的过程产生质的飞跃。笔者认为,可以从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职业、信息技术、信息心理、信息教育、信息观念、信息意识、信息素养9个层面提出对编辑人才培养目标"整合"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和完善,使得人们在存取和利用网络信息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图书情报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内容和特点,因此我们必须从完善和加强网络环境的各个方面,来提升当前的图书情报工作。本文对目前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工作的现状及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图书情报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络与高校学报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络(Internet)、国内网站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以期 强大的服务功能在信息传播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在学报编辑出版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编辑出版模式,实现了学报的网络出版,方便了信息的获取和互动交流,促进了编务工作的网络化管理,同时,它也推动学报在设施的现代化建设、编辑部组织结构的调整以及编辑人员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有更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浅议科技编辑审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编辑的初审,专家评审后文稿的退修,编辑出版的规范化,标准化等编辑加工过程的不同角度,浅议科技编辑对文稿的评审是保证论文出版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检验科技编辑水平的关键所在。提出了当今时代一个称积的科技编辑必须具备的几项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广泛地应用网络。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或者平台的社会舆情。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而来的网络舆情,其体现形式主要有论坛、博客、电子邮件、聚合新闻等,并且具有随意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分析把握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着重从网络舆情监管、预警、汇集、分析、处置等方面探索并建构其工作机制,对于促进高校文化信息领域等方面的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新闻传播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文章探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新闻传播业和社会运作机制带来的深刻影响,梳理了数字化时代的新闻采编方式的变化和公共协商机制的变迁,深刻反思了技术决定论的思维模式,指出公信力才是众声喧哗生态下的生存逻辑,并对日益严重的数字鸿沟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编辑要充分发挥参考文献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考文献具有审稿、索引和保护作用,科技期刊编辑应以著作权法为指针,以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为标准,既要重视参考文献在文内的佐证作用,又要重视参考文献在文后的信息作用,并且要注意防止参考文献的形式主义标注和不标注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