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人们热衷于原生态的东西:原生态旅游、原生态艺术、原生态食品……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妨也来"原生态"!"原生态"是事物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状态,它保持原汁原味,原生态语文教学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让学  相似文献   

2.
点评李凤老师执教的《松鼠》,以其为例指出值得语文教学工作者思考和借鉴的策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抓住语言文字教学,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无痕”状态下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教师本身要注重课堂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热爱学生,热爱课堂,追求语文教学生态的自然境界.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语文标准》在阐述写作能力的培养时,提出如下要求:“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写作个性化,使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可见其目的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材立意,引发真情实感,这就为作文教学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应该打破旧的作文教学模式,营造一个“新”、“活”、“灵”的写作大氛围。就是抓住学生原生态写作与教师个性化写作的契合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使写作变成他们的心灵之声。一、搞清何为原生态创作“原生态”就是最真实、最自然、最本质的状态,联系我们现今的写作要求,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这正是一种写作…  相似文献   

4.
游戏教学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培智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从而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游戏可营造愉悦的娱乐氛围,一切以教育为目的的游戏都建立在娱乐的基础上。在语文个别化教学中渗透游戏教学,使学生在自然而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有益于开发弱智儿童的智力,充分挖掘弱智儿童的潜能,尽可能地补偿弱智儿童的身心缺陷。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并将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下的学习与自然状态下的获得有机结合起来,使每一位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发挥。”那么,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肖哲 《天津教育》2023,(21):102-104
<正>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需要来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获得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改变学生“内卷式”的学习状态。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结合起来,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益,减轻学生的语文学习负担,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获得更好的发展。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读写一体化的必要性“双减”的核心在于减负增效,让学生摆脱过去低效的学习方式,真正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艳慧 《考试周刊》2013,(69):29-29
语文生态课堂是指从原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用原生态的观点审视今天的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种课堂的理想状态是构成课堂的诸要素和谐,它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与学习潜能的开发,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它能让师生充分感受到生命的勃发、思想的碰撞与情感的进发。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公开课”强力引领日常课堂的时代,教师们愈来愈迫切地希望对日常课堂进行深入思考,并大声呼唤“原生态”课堂的回归。这种回归,不是希望回到“教师一张嘴、学生一双耳”的口耳相传式的原始状态,而是希望建立起一种适合师生生命发展的“原生态”课堂,即“把学生、教师、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评价和学习环境看成一个教学的生态系统,并以此建立一种整体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以及符合学生生理特征和学习生活习性的课堂形态”。这种“原生态”课堂的主要特征是:  相似文献   

9.
原生态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需要教师端正教学态度,通过文本挖掘、教法筛选、迁移设计,强化生态阅读观、教学观、训练观的构建,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本质属性回归,与新课程改革基本精神形成高度契合,使学生珍视学习机会,自然释放成长中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在报刊杂志和教研活动中,我们常能看到、听到诸如“语文教学,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这样的字眼或声音。静心沉思和细细揣摩,就会发现此番说法经不起推敲,未能真正触及语文学习的本质内涵,以及语文课堂的本真状态。实际上,从“教语文”到“学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学语文”的课堂应呈现这样的基本状态:实践是自主的,思想是自觉的,表现是自律的,交流是自信的,运用是自如的,生长是自然的。  相似文献   

11.
生态语文就是要从学生的“生命”本体去考察。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听、说、读、写”,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至真至纯的独特体验,让语文学习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表现原生态的自我;同时也要让教师在生态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思考、积淀,在生成与预设的融合之中,在教材与相关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中,催生教学的智慧,享受育人的乐趣,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面对课程改革后语文教学的“热闹”景象,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需要恢复“原生态”,需要还语文教学之本来面目,遵循语文教学之基本规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使语文课堂散发浓厚的语文情趣和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3.
何谓生态型语文课堂?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原生态条件下的语文课堂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引领下,课堂呈现的是一种以“教师引导”为前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并将语文课堂由教师的“讲授”变成学生的“讨论”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一原则,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  相似文献   

14.
“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原生态”就是最初的生态,未受人类活动影响或破坏的自然本态。在原生态中,生物的一切特征和习性都是天然所成,生物与环境呈现着一种天然的和谐。“原生态作文教学”概念的提出以及研究、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最近几年的事,以“原生态作文”为关键词在“baidu”上搜索。相关网页近八万。从网上可知,  相似文献   

15.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上海市《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2000~2010年)》也指出,“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通过‘习得’途径,即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但语文教学不同于自然状态下的获得,而是有计划、有组织状态下进行的教学活动。”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注意到语文学习的特点: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注意“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到语言的汪洋大海中,通过自己的“游泳”实践,去学习语言。这里所强调的“有计划、有组织”,在笔者看来,就是要在…  相似文献   

16.
原生态,本意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将原生态用于课题研究,是想要体现课题研究在教学中的一种状态,即与教学融为一体,是教师教学生活中的一种本真与自然。原生态的课题研究,是从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具有“微小”“普遍”的特点;课题研究过程融入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较真,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反思;在平日教学中多一些用心,多一些积累。  相似文献   

17.
所谓“导”就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以及因势利导;所谓“读”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发展学生思维和能力的阅读实践。“导”和“读”的自然结合,在语文教学“三维目标”要求的背景下,完美地勾勒出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情境。  相似文献   

18.
王君 《今日教育》2008,(10):54-55
“青春之语文”,是在重庆市著名特级教师黎见明先生的“导读”理论和文兰森先生的“导创”理论、龚春燕先生的“创新学习”理论启示下萌芽的一种语文观。 所谓“青春之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激活汉语言文学本身的生命力等手段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作准备。  相似文献   

19.
谢玉绵 《学苑教育》2023,(35):19-21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进行和开展,要对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形势了如指掌,参考现下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创新教学方法,确保小学生能够拿出饱满的学习状态以及参与热情投入到语文课堂思考以及学习过程中,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对语文知识具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识。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为着眼点,研究从“读思达”视角入手,强化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在“读思达”教学策略的引导下,更加深入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当中的教学策略,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具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原生态教育,是学生原始生命创造力的自然释放,是学生自觉的学习需求、主动探索精神及原始表达欲望的学习状态.因此,我们应正确解读新课程改革,充分依托学生原始的心理及认知规律,践行合理的教学教法,才能更好的展示与优化课堂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