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环境因素不仅能影响有机物运输的速率,也能影响有机物运输的方向.植物茎上某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既可能较多地运输到植物的顶端,也可能较多地运输致植物根部(如图1所示).研究发现,运输的方向可能和大气温度、土壤温度两者的温差有关.  相似文献   

2.
上个学期我从自然课中知道植物在阳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我们也做了实验知道植物确实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做实验的植物是陆地上的植物,在水中也有绿色植物,那么水中这些植物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呢?  相似文献   

3.
汪永泰 《教学月刊》2005,(4):45-47,55-56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体新陈代谢的两个重要方面,分别属于植物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植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恰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可用于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所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科内知识综合的一个重要题材。另外,  相似文献   

4.
选题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体新陈代谢的两个重要方面,分别属于植物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植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恰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可用于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所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科内知识综合的一个重要题材。另外,应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能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利用这方面的知识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涉及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相似文献   

5.
晓竹 《小学生时空》2013,(12):44-44
众所周知,光合作用是植物的”专利”。植物的叶绿体在阳光的照射下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从而成为植物生长的能量。然而令人称奇的是,有少数几种动物,也具有光合作用的本领。它们能制造养分,供自己生长。  相似文献   

6.
我说的课题是初中《生物》课本(H版)第一册、第三章第六节“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说课的内容分以下四部分:说教材、说导学达标、说教法设想、说学习指导。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这节课主要学习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光合作用的产物、条件、场所、原料等知识,进而总结出光合作用的过程并进一步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2)教材特点本课是继“叶的结构”之后,按照科学实验的程度从现象到本质地认识自然事物的一课,同时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为学习下一节课的“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以阳光为食     
刘然最喜欢做实验了,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有次做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时,他忽发奇想:植物和人、动物都是有生命的,但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能量,而人和动物则必须通过吃植物、其他动物等食物才能生活。能不能让动物和人也像植物一样自己制造  相似文献   

8.
本题如果仅问有机物的制造总量,则与1998年上海高考生物题中的第1卷第28题相同,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者是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独立进行.但由于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能量-ATP和原料[H],有机物的生成量主要取决于暗反应的进行程度.既然不考虑呼吸消耗,  相似文献   

9.
题1一定体积的淡水中浮游植物在单位时间内经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科学研究表明,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绿叶制造的。但有些植物的叶子是红色的,红色叶子的植物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呢? 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叶子必须要有叶绿体。那么红色的叶子有没有叶绿体呢? 首先我准备了一些材料:红色的苋菜的叶子、显微镜、酒精灯、大烧杯、石棉网。  相似文献   

11.
<正>光合作用过程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很多困惑,尤其是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的分析是其中的难点.笔者将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一、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光合色素,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场所.由水溶性酶催化的暗反应发生在基质中,基质即叶绿体中类囊体外的部分.大多数类囊体彼此紧密连接,  相似文献   

12.
调节和控制作物光合作用是农业生产的核心。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就能提高产量。影响光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植物的光合率就越大;反之,光合率就越低。农作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浓度范围是50ppm~10000ppm,小于50ppm,则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作物停止生长;大于10000ppm,则作物呼吸作用明显受到抑制,作物因能量不足,活动减弱,不利于作物生长;高于10snpm,作物会中毒死亡。作物生长所需的上氧化碳最适浓度为10OOPPm,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一般为340PPm(体积比0.033%,重量…  相似文献   

13.
一、容易混淆的概念 1.酶:其化学本质多为蛋白质,少数是RNA,而且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其高效性需适宜的条件;其中过酸、过碱及高温可破坏酶的结构使酶失活;而低温一般抑制活性,条件改变活性可以恢复。 2.光合作用:某些生物无叶绿体,但含色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自然界其它生物代谢所需的有机物都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光合作用(除少数化能合  相似文献   

14.
面对日趋紧张的能源供应状况,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想办法研制新能源。几十年来,制造"人造树叶"一直是科学家们追求的目标。我们知道,树叶可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因此,科学家一直希望制造出能模拟光合作用的人造树叶,这样,只需利用阳光和水就能产生氧气和氢气,将这些气体储存起来便可用于燃烧发电。  相似文献   

15.
光与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知识的重点之一,也是近几年高考常考的热点.我们复习时要掌握好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把握光合作用的实质,熟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认真分析高考中易出现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热点题型,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相似文献   

16.
我们每天都要呼吸氧气,氧气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为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我们知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叶绿体就像一个微小而又极为复杂的化工厂,当光照在植物上时,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太阳能,并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葡萄糖和氧气。高等植物每个叶肉细胞中含有20~200个叶绿体。叶绿体一般呈椭圆形,大小为几个微米,…  相似文献   

17.
刘然最喜欢做实验了,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有次做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时,他突发奇想,植物、人和其他动物都是有生命的,但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能量,而人和其他动物则必须通过吃植物或可食动物才能生活。能不能让动物和人也像植物一样,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都知道植物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可是人们不太了解的是植物还能发光———植物发出的这种荧光现在已为人所用,用来监控饮用水源是否安全.一般来说,植物中叶绿素分子吸收光线,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即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和氧气.但在植物吸收的光中,约1%~2%又被植物发射出来,其波长为685nm(光谱中红外线的波长).这种被称作叶绿素的荧光,可通过灵敏的光学探测器测量出来.储存饮用水的水库特别容易受到工厂或农场的污水以及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但检测污染物的过程至少需要几个小时.现…  相似文献   

19.
李江 《今日教育》2007,(10S):50-51
一、让学生学会质疑 教师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质疑.在知识的作用上质疑.在知识的结构上质疑.在知识的模糊处质疑,在概念内涵、外延的拓展上质疑等等。例如:在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时.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概念质疑:“为什么概念中说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而不说是糖类?”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光合作用是历年高考的重点,纵观浙江省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每年都对光合作用进行了考查,并且所占分值比例达20%~30%之多.因此,这块内容是高三备考复习的重点.其中,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的辨析及计算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学习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