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万明莉 《考试周刊》2012,(67):90-91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由于男性与女性在社会地位中存在巨大的差异,社会中的性别偏见普遍存在语言中,造成语言的性别差异。鉴于此,本文从词的外延意义、内涵意义、联想意义及搭配意义等语义方面论述英语语言的性别差异,以期消除语言文化中长期存在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性别差异普遍存在于人类语言社会,是语言社会变体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性别差异表现在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各方面,本文在总结开封方言音系特点的基础上,试从社会经济和文化心理层面分析语音性别差异的表现和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汉语和英语非亲属语言,一属汉藏语系,一属印欧语系,两种语言的差异给英语国家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在学习上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突出的表现在对汉语词义的理解、词的搭配以及词序等方面,学习困难较大.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入门阶段,针对性地注意对汉英词汇语义的对比,注重和强化措词能力的培养是很必要的.一、分析比较对应词的意义词是造句材料,是句子的最小单位.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词的意义,必须从汉英两种语言的词义上作对应的分析比较.首先,汉英两种语言中某些看似对应的词,其实只是在其外延或内涵部分重叠.例如,表示人与亲属关系的词汇.由于中国人重伦理,宗族观念强,汉语词汇中表示亲属关系的词汇也很多.而英语表示亲属关系的词汇中,在词义上就比较笼统,其数量也不多.如: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分析语言环境与语言意义的关系,解读语言交际环境中语义的理解依赖于语言环境及语言环境对语义的影响,以便准确地把握和区别语言意义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5.
“化”缀词构词能力之强,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对其研究也非常深刻。本文在前人基础上分析“化”缀词语义的范畴化过程,认为“化”缀词之所以使用这么广泛,与它的语义外延不断扩大有关。  相似文献   

6.
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对应词在民族文化语义的异同方面存在以下四种情况:民族文化语义基本相同,民族文化语义部分相同,民族文化语义不同和民族文化语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汉英对应词民族文化语义的对比研究,对跨文化交际和语言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于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有异,很多英汉文化动物词意义上差异较大,容易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本文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联想意义异同的三种情况,即语义重合、语义错位和语义空缺,揭示了其中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它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句法、语义是语言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层级,动词语义制约句法形式,句法与语义之间通过界面或接口连接.借助梅尔丘克的意义—文本理论,文章通过语言的深层结构以及句法与语义之间的多对多关系阐明句法与语义界面的本质属性,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句法与语义界面是功能词附加、词与词组变换与小句结构优选三个部分有机组合的过渡层级.  相似文献   

9.
词汇、语音、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是语言的基础知识。而词汇是学习语音和语法的语言材料,它维系着语音、语法和语义的运用规律。词汇教学指的是词的意义、用法、拼写和语音教学,而词是语义的载体,离开了词汇教学,词的意义和用法就没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体验主义认为,语言源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语言中的词汇通过隐喻的映射作用,获得新的语义.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结合语义实证的研究证明,"手"一词的语义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很大程度上具有共性.同时该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所获得的不同义项则表明, 隐喻还受到文化背景和语言个性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运用BNC等语料库,从性别成对词词序方面对英语的性别词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运用统计、比较等方法对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进行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性别歧视。从词源、构词、用法和语义四个方面都体现了英汉语言中的贬女现象。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discusses understandings of girls confronting sexism in a Swedish multiethnic urban school. The empirical study includes school observations, conversations and formal group interviews with 15–16‐year‐old pupils from seven classes in four schools. The article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one of the schools, where the fieldwork showed gender to be frequently on the agenda. In particular, girls confronted what they deemed to be sexist and derogatory remarks from male classmates. Teachers were also seen to comment on gender during lessons and to act on what they agreed to be sexism among pupils. However, gender was largely understood as important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dealt with as related to pupils’ family and ethnic background. This is explored in the article as well as the various, partly conflicting ideas on gender expressed by different groups of pupils.  相似文献   

14.
陈贺 《滁州学院学报》2011,13(3):105-107
英语中众多的词汇存在着性别歧视色彩,大学英语教学不可忽视这一语言特征。从英语词汇出发,首先从构词、语义、语序三个层面分析英语词汇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然后剖析新时期下英语性别词汇的发展与变化,进而为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存在的原因。从词汇、构词和词组结构,同一概念的阴阳性词汇表达,谚语、习语及文学作品中对于男女性别的看法,以及男女社交用语差异的角度分析了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表现,指出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主要受社会和经济、文化偏见和传统观念以及政治活动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Perceived experiences with sexism among adolescent gir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 girls' experiences with sexism and feminism. Girls ( N = 600; M = 15.1 years, range = 12–18), of varied socioeconomic and ethnic backgrounds, completed surveys of personal experiences with sexual harassment, academic sexism (regarding science, math,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thletics. Most girls reported sexual harassment (90%), academic sexism (52%), and athletic sexism (76%) at least once, with likelihood increasing with age. Socialization influences and individual factors, however, influenced likelihood of all three forms of sexism. Specifically, learning about feminism and gender-conformity pressures were linked to higher perceptions of sexism. Furthermore, girls' social gender identity (i.e., perceived gender typicality and gender-role contentedness) and gender-egalitarian attitudes were related to perceived sexism.  相似文献   

17.
性别歧视性语言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体现。本文就汉语和英语中常见性别歧视性词语的一般表现形式进行了简要对比分析,认为两者在取名、词序、称谓和词义的降格方面均有相似之处。促进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和进步是改变人们惯常的思维模式,是避免和消除性别歧视性词语的关键和根本。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词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从词的多义性,抽象与具体及构词法三方面进行比较,并举例说明遇到各种情况的译法。  相似文献   

19.
搭配意义是一个词所获得的各种联想意义,而这些联想则产生于与这个词经常同时出现的一些词的意义。英语中的某些词汇与不同性别搭配会产生不同的搭配意义,可从常规搭配、专门搭配和特殊搭配三个层面管窥英语词汇的搭配意义所影射出的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20.
词义和字义     
对词义和字义以及相关问题作了论述。提出词义和字义的区别和联系,着重对它们的区别给予充分论证,认为:词只有本义和引申义两种,而字除了有本义和引申义之外还可能有假借义和通假义。对教材中的个别论点进行质疑,给出看法。对教材提出修订意见,对古代汉语字典编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