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世界花样滑冰优秀运动员总体实力、艺术、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指出了2000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和男子单人滑各国的竞争实力情况以及我国选手在本届比赛中将可能取得的成绩和名次。  相似文献   

2.
研究平昌奥运周期内举办的4届世界锦标赛男子单人滑技术发展趋势,为我国男子单人滑在平昌奥运会上夺牌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周期的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视频观察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平昌奥运周期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男子单人滑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难度的发展和编排、动作的定级和得分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当今男子单人滑项目竞争日趋激烈,已经进入4周跳时代,我国优秀男子单人滑选手的优势为跳跃难度高,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存在的问题为旋转和步伐定级完成质量一般,且定级不稳定、GOE执行分加分不高,节目内容中五个小分均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衔接分数差距较大;认为提高我国优秀男子单人滑运动员比赛时节目的技术难度和稳定性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概述亚洲男子单人滑技术与现状的基础上,对参赛运动员自由滑的当场技术表现进行了分析与对比,阐述了亚洲男子单人滑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分析了我国男子单人滑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李炜 《四川体育科学》2012,(5):42-44,53
目的:通过对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静态平衡能力进行测定,了解花样滑冰男单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的基本特点,为训练和评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OOD BALANCE平衡训练测试系统对6名国家花样滑冰队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静态平衡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男子单人滑运动员左足站立睁眼和闭眼的速度矩、x轴向移动距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左右侧平衡能力没有差异,右侧平衡能力有好于左侧平衡能力的趋势;(2)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平衡调节中视觉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静态平衡能力进行测定,了解花样滑冰男单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的基本特点,为训练和评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OOD BALANCE平衡训练测试系统对6名国家花样滑冰队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静态平衡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男子单人滑运动员左足站立睁眼和闭眼的速度矩、x轴向移动距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左右侧平衡能力没有差异,右侧平衡能力有好于左侧平衡能力的趋势;2)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平衡调节中视觉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在花样滑冰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男子单人滑也涌现出大批年轻的优秀选手。这标志着我国花样滑冰在单人滑方面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双人滑在单人跳跃、抛跳、两人协调配合以及音乐的编排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已逐渐向世界水平靠拢。冰舞项目在步法的难度、姿势的变化和音乐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和录像分析法,对2011年花样滑冰世锦赛的双人滑、女子单人滑、男子单人滑和冰舞4个单项比赛进化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花样滑冰整体水平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总结出我国双人滑后备力量亟待加强、单人滑和冰舞水平与世界高水平选手差距明显等问题,提出加强梯队建设,保持双人滑整体优势以及加大科学训练力度,全面提高单人滑和冰舞运动员整体水平等改进措施,为继续保持现有优势,改进不足与差距,促进我国花样滑冰运动整体实力的提高以及备战2014年索契冬奥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1 综述 1995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经过6天争夺,于3月12日在英国伯明翰落下帷幕。来自42个国家和协会共190名运动员(男子单人滑43名、女子单人滑43名、双人滑23对、冰舞34对、参加了本届比赛,12块奖牌全部分配完毕。 俄国人每年都是奖牌大户,今年仅获2枚奖牌,与往年相比稍显逊色;今年丢掉了居霸主地位的双人滑金牌而仅获银牌;尽管如此,俄国人仍保住了冰舞一统天下的地位,击败了芬兰及法国人,获得了金牌。美国人走出了成绩的低谷(去年美国人与金、银、铜牌无缘。在其花样滑冰史上这是罕见的事情),今年获男子单人滑银牌,女子单人滑和双人滑的铜牌。法国人近两年成绩突出,获女子单人滑亚军,男子单人滑和冰舞第3名。中国首次登上女子单人滑世界  相似文献   

9.
《冰雪运动》2014,(1):F0002-F0002
闫涵,黑龙江省花样滑冰运动员,哈尔滨体育学院学生。闫涵在刚刚年满16岁时就创造了中国男子花样滑冰的多个中国第一,第一个世界青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花样滑冰单人滑冠军,第一个花样滑冰世界青年锦标赛男子单人滑冠军,第一个大奖赛分站赛成年组男单冠军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优秀单人花样滑冰运动员焦虑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34名优秀单人花样滑冰运动员的焦虑水平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男子单人滑运动员在表演自由滑、短节目滑赛前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之间是明显相关的,自由滑赛前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之间不相关;我国女子单人滑运动员在短节目、自由滑赛前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之间是明显相关的,表演自由滑赛前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之间不相关;我国男子和女子单人滑健将级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之间状态焦虑无显著性差异;女子运动员特质焦虑高于男子运动员特质焦虑。  相似文献   

11.
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等人制定并经我国修订"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简称STAI)为测试工具,对参加2003年"波斯登·雪中飞"杯全国花样滑冰单人滑运动员的赛前焦虑状态与成绩进行相关比较分析,旨在探讨花样滑冰单人滑运动员赛前焦虑状态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为教练员培养花样滑冰单人滑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控制好其赛前焦虑状态水平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我国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焦虑状态与成绩呈负相关趋势,男子单人滑运动员好成绩的取得有赖于低焦虑水平.女子单人滑运动员焦虑状态与成绩呈正相关趋势,但焦虑水平分值并不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参加2004年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男子单人滑三项比赛的前3名运动员和我国参赛选手的比赛成绩的报告,及技术的综合分析,指出提高我国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2012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为例,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选手与前三名选手的成绩进行系统的分析发现:我国选手参加的世界大赛较少且成绩不理想、进步速度慢;短节目与自由滑均与国际优秀选手差距较大;我国选手的竞技水平、技术水平较差;节目内容分较低,特别是在动作衔接与音乐表达分上的成绩较差等问题,为提高我国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第11届全国冬运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技术表演实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第11届冬运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前8名选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现场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的方法,对选手在表演自由滑、短节目和自由滑3个项目的表现、成绩和得分进行分析,研究选手技术表演状况、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客观地反应男子单人滑的技术和表演现有水平,为我国男子单人滑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参加2004年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男子单人滑三项比赛的前3名运动员和我国参赛选手的比赛成绩的报告,及技术的综合分析,指出提高我国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具有历史意义的1990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在加拿大的哈里法克斯结束了.自1896年第一届世界花样滑冰比赛以来,男子单人滑举行了80届,女子单人滑举行了70届.从本届赛会后,单人滑比赛将从三项内容变为两项,其中规定图形将在1990年7月1日以后取消.  相似文献   

17.
以2015、2016年两届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现场/影像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的方法将男子单人滑前6名选手的成绩和得分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今世界男子单人滑是西班牙、日本、美国、加拿大、中国等群英闪烁、新人倍出的创历史时期,竞争的核心是4周跳的成功率和动作完成的质量以及节目内容的细腻.客观反映出我国单兵插入还未形成集团作战的现状,为备战2018年冬奥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亚冬会、亚洲锦标赛和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的分析和对比,找出我国女子单人滑技术与世界水平的差距,评价我国女子单人滑总体技术水平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为第18届冬奥会攻关课题《’98冬奥会我国金牌突破项目主要竞争对手的实力研究》的分课题。通过对当前世界女子单人滑的技术现状和冬奥会趋势,各国实力状况,争夺冬奥会金牌运动员的成绩与技术的分析研究,以及,对我国选手陈露的情况分析和研究,为陈露争夺冬奥会奖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资料库     
《新体育》1995,(5)
世界冠军(3月11日至4月10日) 3月11日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在英国伯明翰结束。加拿大选手埃·斯托伊科蝉联男子单人滑世界冠军,中国选手陈露首次夺得女子单人滑冠军,捷克选手拉·科瓦里科娃和雷·诺沃特尼获得双人滑冠军,俄罗斯选手奥·格里丘科和叶·普拉托夫获得冰上舞蹈冠军。 3月12日 第5届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3月10日至12日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