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道教养生思想是我国古代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于东汉三国时期,昌盛于唐宋时期,到了明清时期则由盛转衰,并逸出宗教转入社会,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因而使道教的养生思想逐渐成为广大民众健身祛病的指导思想,道教的养生方法也成为我国人民健身祛病的养生方法。道教的养生思想主要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养生观和道教哲学的基础上的,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道教养生思想体现了形神合一的生命观。道教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与其他宗教的生命观大相径庭,如佛教认为人体的形与神是可以分离的、认为灵魂是可以永生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健身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体育化中,健身术则是一颗灿烂的明珠。健身术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积累、探索最终创建产生的,又经过长期的实践锤炼,进一步发展并走向成熟。因此,中国古代健身术既有丰富的理论,又符合中医实践和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中国古代健身自产生始就非常重视人的整体观,强调养性,顺应自然,提倡摄养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太极拳,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李道子、元、明(公元1260~1644年)张三丰,明朝(公元1368~1644年)王宗岳和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等几种不同的说法。太极拳综合吸收了中国古代以来的各种拳法的精华,并结合了古代导弓1、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太极拳的哲学基础,综合而成,这里我谈谈它的健身价值。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在于外练全身的关节、骨骼、肌  相似文献   

4.
气功是产生于古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保健体育活动。在气功的长期发展演进过程中,中国本民族的传统宗教道教曾经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气功主要是作为道教特有的宗教修练术而存在发展的。道教气功体系是中国气功发展的一支主流,对现代气功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一定价值和影响。本篇拟就中国古代道教气功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按摩对人体良好的健身作用,在古代就已被人们所认识了,所以古人很早就把按摩术纳入健身祛病和延年益寿术中。老子的健身养生按摩法,是我国最古老的按摩之法。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恐后世失传,便把它收藏在《千金药方》里。这是一套全身锻炼的自我按摩法,又叫主动按摩,是古代养生家配合导引气功所做的健身操。老子按摩法共44式,是我国非常难得、价值极高的古代健身操,坚持行之,锻炼了身体,坚强了内脏。此方简易,人皆可做,居家旅游也可以随时施用。  相似文献   

6.
道家思想是在人文对话与交融的历史背景下兴起的,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以《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文化思想。现代武术则力图开创当代武术发展的新局面,积极促进中国体育学的建构与发展。道家以“健身、“形神兼修”、“尊道而贵德”等思想滋养着现代武术的发展。以道教文化的角度去审视现代武术,进而客观地认识它,可以充分发挥其功能,使古老的东方文化之一——现代武术显示出更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着重探讨了道家思想对体育文化的双重价值影响,一方面是道家思想中有许多关于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内容,这些内容通过以后的道教,对于以吐纳导引为特征的气功与武术等中国式的健身方法都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道家文化天生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体育的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8.
道教的养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创新,对传统体育养生有深刻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继承了中国古代道教的养生思想,进而加以修改、创新,从精神性情与物质躯体两方面来构建和谐的人体。文章通过对道教理论及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发展现状的阐述,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道教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修炼形式上和现代处世上对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9.
起源于印度禅的“意念健身术”,因其独特的健身及对心身疾病的防治功效而备受当代西方社会关注。然而,这样一种古老的宗教修行手段并不完全适合现代人医疗与健身的需要,仍然需要完成其科学理论的建构,以彻底完成其由古代宗教修行手段向现代科学健身及医疗手段的转变。文章则就印度意念健身术的理论建构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注重精神修养是道教最主要的养生术之一。道教所讲的精神修养主要是人的情志、意识、道德和性格等心理品质的陶冶和修炼,从而使人获得一种恬淡虚无的心境。为了修炼这种心境,道教养生家编创了许多修炼的方法,如守一、心斋、坐忘、止念、存思、内视及全真道法等,为人们的养生健身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临近,人们都在思考奥运会后的中国体育走向,但无庸置疑的是,国家已经全面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0年来有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我国大城市群众体育已经进入到由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适时梳理,总结探讨运行机制,是群众体育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的模式进行科学归纳,提出群众体育管理的基本思路,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学习型社会,满足21世纪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和符合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功能的特点要求,结合教学实践,就体育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终身体育能力培养作为突破口,对普通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构成的要素和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奥运会商业开发的融资方式及对举办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运会与商业相结合,利用商业手段支持奥运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奥运会组委会通过经营与奥运会相关的商品获得巨额收入,为奥运会提供资金保障,而成功的商业开发和运作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举办国经济的发展。分析了近5届奥运会商业开发的融资方式对各举办国经济的影响,以期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分析大众传媒与群众羽毛球运动发展的相关性,探讨大众传媒对羽毛球运动发展的作用,利用大众传媒为群众羽毛球运动的服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跃林 《体育科技》2004,25(2):77-78
结合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实践 ,围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改革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量资料统计和解剖生理和力学分析,探索出速滑队员膝部损伤的有关规律,为预防运动损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论应用多媒体优化组合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罗智勇 《体育科技》2002,23(1):62-64
多媒体优化组合应用于体育教学活动 ,是以体育科学理论和教学原理为指导 ,使传统的教育观点、内容、方法、手段及其结构向全新的现代化教育理论体系转变 ,从而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真、善、美是湖畔诗派区别于同时代其他诗人的特殊的美学风格。湖畔四诗人对爱情的大胆表白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他们敢于真实地袒露内心最隐秘处的情感。他们的诗表现了争取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客观上起到了反封建的作用。湖畔诗人怀着美化现实的理想放情地歌唱爱情、颂美青春。他们为努力使真各美融合到诗歌中去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生物力学的分析方法,对排球扣球技术动作,特别是对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等动作进行了研究,总结和归纳动量矩定理及动量矩守恒定律运用到排球扣球技术中的一些规律,其目的是规范排球扣球技术动作,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扣球技术动作,提高扣球的质量和效果,丰富排球教学与训练的理论和方法,推动排球专项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Neymar da Silva Santos Júnior’s transfer fee of 222 million euros clearly indicates that the lifeworld of professional football proves the well-known ideal of eleven friends, all from the same hometown, to be a romantic notion of the past. When players are measured by their market value, when clubs are capital investments and when football matches are marketed as spectacular events, the question arising no longer is whether amateur football and professional football have moved apart, but rather how big the gap has become. Is there still any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ifeworld of amateur football and professional football or are these now disparate world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it is essential to determine whether, despite the obvious invariants between amateur football and professional football, there is still a common core of the game that connects the two worlds. This core may be in the contingency of playing football as a specific form of result un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 in action, which are sought voluntarily and intentionally. The reward for the players is not to be found in the intended result (i.e. the victory) but in experiencing that the means taken to reach the aim (generally the movement actions of the players) gain in value to the extent where achieving the aim of the action is unpredictable. In 1995, Seel called this aesthetic value of actions in sport “a celebration of inability”. In conclusion, it is the telic of the autotelic that represents the constitutive prerequisite for the special fascination of football, and in this respect it is possible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to assign educational value to the game of football. Football will continue to fascinate players as well as the spectators as long as its core—the telic of the autotelic—can be experienced in football’s various lifeworl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