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设疑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好奇心、求知欲乃至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的激发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单纯为强化课堂内容记忆的无效提问屡见不鲜,这是一种比灌输更具负面效应的教学弊端,它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失去阅读文本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要读懂文本,然后进行教学设计,最后才能走上课堂,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周平波 《考试周刊》2011,(67):37-3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做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知识的过程。它是教学双方主动探究、真诚合作、共同解读的过程,也是学习方式、研究意识、探究精神得以培养的过程。《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创设情境贯穿整节课堂,概括一个问题贯穿课堂始终,形成一种氛围贯穿课堂始终,一转一拓等策略的实施正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方面转变,珍视学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都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如今的教学方法。加之现代课程目标.的设计安排,明确体现,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就成了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阅读一些语文教学刊物,学习了  相似文献   

8.
李继生 《教师》2010,(31):77-78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作为新课程教学下的语文老师.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陆邦玲 《考试周刊》2013,(22):48-48,47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动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以人为本,把学生看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85):27-28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与求学欲望,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一、网上指导写作是必要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网上指导写作,就是"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版)中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告诉我们:教师组织和进行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主动意识",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提升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对初中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黄锦 《文教资料》2011,(27):39-40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重视课堂教学细节,关注每一个学生,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真正发挥学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以人为本",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相似文献   

19.
刘寸忍 《学苑教育》2012,(17):93-93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20.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尤其在英语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成功构建立体教学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