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设你现在非常渴,独自一人在找东西喝,忽然间看到桌子上放了半杯水,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A、真是太好啦,在我口渴的时候,这里还会有半杯水,正好解渴。B、谁放这儿半杯水呢?我得问问。C、真倒霉!本来就够渴的了,好容易看到点儿水,还只剩半杯了。D、才半杯水,喝完了以后我可能会更渴,干脆别喝了。结果分析:选择A的人:对生活是充满阳光的,总可以从事情好的方面来思考问题。在这些人眼中,生活是美好的,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芥蒂,所以对外人毫不设防,和朋友不分你我。选择B的人:对生活有很客观的评价,做事很讲原则,相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相似文献   

2.
阅读欣赏     
两个人都有一杯水,喝了一半,一个人说:“我只有半杯水了。”另一个人:“我还有半杯水呢!”显而易见,前者的悲观使他只看到失去的,后者的乐观让他看到了所拥有的。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人的不同命运往往取决于不同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3.
把杯子放下     
一名心理学家在教室里给观众上一堂有关压力管理的课。她四下走动,举起一杯水,每个人都预想她会问“半杯满,半杯空”的问题。然而,心理学家笑着说:“这杯水有多重?”从8到20盎司的各种回答都有。心理学家回答道:“绝对的重量并不重要,它取决于我托着这杯水多长时间。如果我托住它一分钟,那没问题。如果我托一个小时,我的手臂会疼。如果托一天,我的手臂将会麻木瘫痪。在不同情况下,这杯水的重量没变,但是我托  相似文献   

4.
半杯水     
哲人望着桌上的半杯水,陷入了沉思。他想:如果我问来人看到了什么,回答还有半杯水的人生活很乐观,回答空了半杯的便是悲观主义者。人的人生态度从半杯水可知!想到这儿,哲人不免有些自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听过这个故事:同样半杯水,乐观的人看到满心欢喜,还有半杯水喝呢;悲观的人看到不由得伤感,只剩半杯水了。一样的半杯水,以不同的心态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也就不同。这不禁让我想到一位女博士的事迹。  相似文献   

6.
冬爷爷在喊:“我的胡子呢?我的胡子呢?”娃娃们听了,从屋子里蹦出来,帮冬爷爷找胡子。胡子在哪儿,娃娃们找呀找呀……  相似文献   

7.
师:(出示盛有半杯水的烧杯)我这里有一只装有半杯水的烧杯,现在我还能向杯里装水吗? 生:能。 (师用另一只杯子向盛有半杯水的烧杯里装满水。) 师:现在还能再装吗? 生:不能; 生:水已经装满了,不能再装水  相似文献   

8.
嘉旭称鱼     
大家都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吧,那么,今天,想不想听一听嘉旭称鱼的故事呢?暑假里,妈妈怕我闷得慌,就买了几条小金鱼给我玩。其中,最漂亮的就是“小雪球”了。它身披银白衣,身子圆鼓鼓的,像个乒乓球。那珍珠般的大眼睛闪闪发光。尾巴总是一摇一摆,像一把灵巧的扇子。小金鱼们整天在缸里游来游去,嘴巴一张一合,吐出的大大小小的水泡像无数的小珍珠。过了半个多月,我看小金鱼们好像长大了不少,于是决定给金鱼们做一次“体检”。我向妈妈提出称金鱼的想法,可妈妈坚决不同意,她说:“小金鱼多娇贵,一离开水就会死的。怎么能称呢?”我可不管,人家曹冲…  相似文献   

9.
惊魂之旅     
放暑假期间,因为太过无聊,我便和同学出去玩。但是去什么地方好呢?杭州这地方说大它很大,说小它又很小,我们又是从小生活在杭州的孩子,什么大街小巷没去过呢!一天,听同学说“娃哈哈美食城”3楼有个“鬼城”,出来的人都说:“打死我也不要再去了!”嘿,听起来可真刺激,里面到底有什么可怕的呢?我自认为是个无神论者,认为世间不存在妖魔鬼怪,因此我相信就算再恐怖也是吓不倒我的。于是,第二天,我就和同学到“鬼城”探寻刺激去了。当电梯门打开,我便看见两个硕大的字呈现在眼前——“鬼城”。空调的冷气制造出阴森森的感觉,昏暗的灯光使人觉得气…  相似文献   

10.
No.1个人小档案姓名:周茜年龄:13岁性别:女星座:天秤座爱好:唱歌、打羽毛球自我介绍嘿!大家都在忙乎什么?哦,原来在寻找21世纪的“西施”。别找啦,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本小姐我啦!我嘛——作为新的“西施”当然与古代的“西施”有所不同啦!为啥哩?看看不就知道了。见人一个微笑,被欺一个瞅眼;生气小嘴扁起,开心笑容灿烂。每次关于班里的“国家大事”都少不了我的份。下课时,我的好姐妹们都围着我。干什么?聊聊八卦的新闻咯!在班上,我的“粉丝”可多啦!一次去旅游,导游一上车就说“: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唱歌给大家听,你们说请谁好呢?“”周茜…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听一位年轻教师讲授《香山红叶》,他在总结课文时说:“作者是以香山红叶来比喻老向导人老心红……”此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提出疑问:“既然用红叶来比喻老向导,为什么要写红叶是‘半黄半红’、‘伤了水,红得又不透’呢?”这位教师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回答说:“比喻嘛,哪能样样相同呢?”听了这回答,那学生似乎不很满意。这倒引起我对那学生所提问题发生了兴趣。课后,我再读课文,细加揣摩,觉得那学生提的问题,确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今写出我之拙见,供大家商榷。《香山红叶》一文是否用“红叶”来比喻“老向导”的呢?是的。课文最后一段:  相似文献   

12.
比爸爸     
幼儿园里,小朋友们在比赛,他们在比什么呢?噢,比谁的爸爸最棒。明明说:“我的爸爸最棒,他当科长,管好多好多的人。”刚刚说:“我的爸爸最棒,他办大公司,挣好多好多的钱。”霞霞说:“我的爸爸最棒.他开小轿车,拉着我到处跑。”冬冬站在一旁,一声不吭。明明问:“冬冬,你爸爸是干什么的?”冬冬没有回答。刚刚说:“我知道,冬冬的爸爸是个清洁工,扫大街……”小朋友们一听,你也笑,我也笑,一齐喊:“噢——噢——冬冬的爸爸扫大街,不棒,不棒!”忽然,小朋友们看见老师站在  相似文献   

13.
夜行者梦语     
有一个著名的寓言:两个人喝水,都喝了半杯水,一位说:“我已经喝了半杯。”另一位说:“我还有半杯水没有喝。”他们好像说的是一回事,然而聪明人都可以听出,他们说的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4.
入骨     
有位实习教师教课,要我去听。课后,她很谦虚地要我说说意见。我想了一下,问她:“您这一课是讲给学生听的呢,还是讲给我们这些人听的?”她想了一下,笑笑说:“兼而有之吧。”我又问她:“您在准备教课的时候,想得多的是学生呢,还是听课者呢?”她终究是坦率地、  相似文献   

15.
一天晚上,我与侄女进行了一次有关“好孩子”的谈话。我:我们这一代人比较听话,听父母的话,听别人的话,听领导的话。你呢? 侄女:说得对我当然要听,说得不对我就拼命不听。我:你怎么判断对与错呢? 侄女:我有自己的一套想法,要看他们跟我的想法是否一致,一致就是对的,不一致就是错的。我:我特想知道,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人算是好人,什么样的人算是坏人?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三则     
抽象画美术老师要同学们画一张抽象画,薛齐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你的画呢?”薛齐说:“这就是画。”“你画的是什么?”老师奇怪地问。“牛吃草。”薛齐回答。“草呢?”“被牛吃完了。”“牛呢?”“吃完草,走了。”夸爸爸王东夸耀他的爸爸说:“我爸爸是船长,全船的人都要听他指挥!”毛海说:“那没什么,我爸爸指挥人还要多,连那些大官都要听他指挥。爸爸叫他们低下头来,谁  相似文献   

17.
人生四幕剧     
第一幕幕景:一条清澈的小河,河边有小草和些许石头。人物:两位天真浪漫的小女孩。当这两位女孩来到此地后,看到这景色:A说:“天啦。这里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些水、草、石头,我们回家吧!”B说:“不,这里真是太美了,你听,这清澈的小河正在欢快地唱歌呢!绿色的小草多么富有生命力呀!看,这光滑的石头就像玛瑙。”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无一不存在美。第二幕幕景:一家商店里有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放着半杯水。人物:两位口干舌燥的男士。当他们走进商店,发现桌上的半杯水时…  相似文献   

18.
班级惯偷     
本刊驻江苏灌云小记者朱玉琛报道某日,我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三个同学,便和她们一起走。当时她们正聊得热火朝天,我不禁问了一句:“你们在聊什么呢?”“聊媛媛呢!”小惠又问:“她怎么了?”“你不知道吧。”小月神秘兮兮地说,“小甜的辅导书不见了,你猜结果怎么样?在媛媛的书包里找到的。”我一听,惊讶地说:“媛媛会偷东西吗?”“嗯,你还不知道啊?”小惠想了想,也说:“以前我每天都带几十块零花钱,花不完就放在书包里,结果都没有了。还有一次更惨,我带了300多块钱,也是放书包的,都没了。照这样看,我还真怀疑是她干的呢!……”我听了不禁心寒。…  相似文献   

19.
在教师的办公室,常常会听到老师这样训斥学生:“我天天都在讲,你为什么不听话呢?”是学生听不懂,还是不愿听,抑或是充耳不闻呢?让我们先剖析一下“话”与“不听”的内容吧。一、“话”——老师的主观意愿多年来,许多教师在思想上已形成了“好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校园一日     
哎!提到这校园生活啊,一个字——趣!不信,听……凌晨“铃,铃,铃……”刚听到铃声的我“飞快”地从床上“跳”了下来,换好衣服准备去上课。可是当我看见手表上的指针成360度时,不禁惊讶地躺倒在床上:“才6点半!这么早去哪儿?学校是不是记错时间了?”又听“嘀”的一声口哨响,室友们通通穿好鞋,梳好头,向操场“冲”去。无奈的我也只好跟着跑了下去。“哇噻!跑步啊!”操场上站得整整齐齐的。“战友”们都苦着脸,有的还张开了“血盆大口”,好像要把生活老师吃掉似的!终于跑完了,大伙儿都累得气喘吁吁!还要以“光速”洗漱完毕,然后到食堂排队吃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