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阅读能力能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课文中的词语、句段意思不太懂,学生读起来必然不流畅;如果意思领会不正确,阅读时的语调、感情就不恰当、不自如。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难点在哪里,只要找上、中、下层生分别读一读课文,就能知道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依托课文朗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为重点阐述,结合当下课文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价值和通过朗读提升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方法为主要依据,从加深对语文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对语文语言的敏感程度;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朗读;使用技巧训练,提升学生朗读能力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课文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邓志祚 《知识窗》2011,(6X):31-31
<正>朗读是语文课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字、词、句,加深领会课文的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几年来,笔者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4.
杨爱娟 《科教文汇》2008,(14):72-7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从课文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使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积累、汲取原始素材;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从课文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使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积累、汲取原始素材;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6.
董红霞 《知识窗》2013,(22):71-7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只有预习了,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主动听讲,才能与教师产生共鸣,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预习,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因此,教师应给予必要的预习指导,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自主学习。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预习,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呢?一、明确预习的目的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预习范围,  相似文献   

7.
刘茂英 《内江科技》2011,32(10):203-203
课文是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我体教师应高度重视课文的教学,利用有意注意、兴趣激发、情境创设等方法,体现课文教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8.
美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本文分别从课文的意境中、课文的人物形象中、课文的语言中、课文的结构中来发掘美,从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9.
陆亚玉 《知识窗》2010,(6X):44-45
<正>背课文是许多学生感到头痛的事,总觉得课文枯燥乏味且难记易忘。背书真的这么难吗?其实,背书还是有方法可循的,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够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0.
我们现行蒙古族师范汉语文课本中没有独立的作文教材 ,写作知识和写作训练都散编在课文单元之后。文选中的课文是学习写作知识的重要依据 ,写作知识对课文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说 ,课文不是写作的范文 ,是教师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范文和榜样。但是 ,学生学了那么多课文 ,除了阅读文以外篇篇都是听老师的讲解和评析 ,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写不好写不通作文 ,甚至照着范文也不知从何下手 ,其重要的一个原因 ,就是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互脱节。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但强调了字词知识的掌握 ,还注重了文章层次结构的交待。特别强调对文…  相似文献   

11.
孙元菁 《知识窗》2013,(6):55-55
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语文课程较大地增加了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量.高中语文(必修二)的课文不仅篇幅长.而且难度大.长达6页的《我与地坛》必须在两个课时内完成,而鲁迅的《祝福》更是长达16页.这些对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因此.寻求一个科学解读长篇课文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设置核心问题能有效帮助学生解构长篇课文.因为核心问题是贯穿长篇课文的关键.围绕核心问题解读文本.能使学生踏上一条轻松的学习之路。  相似文献   

12.
侯小珍  马玉 《内江科技》2009,30(10):193-193,83
本文通过对传统课文教学法的分析及其与任务型教学法的比较,并以一篇课文教学为例,指出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从而提倡大学英语课文教学中应积极使用任务型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大都重视精读课文教学,从字、词、语句、段落到文章思想,分析细致入微。但是对于教材编排的略读课文,很可能潦草处理,泛泛而过。笔者通过教学《祖父的园子》、《刷子李》两篇略读课文,深深的感受到,略读课文才是学生展示阅读理解能力的舞台,因为没有多少条条框框,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们反而可以自由发挥,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学生自己的阅读。  相似文献   

14.
声明     
葛传红 《科教文汇》2007,(9X):97-97
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激发兴趣是教学目标之一。而教育学理论中的?。近体原则?±在英语课文教学中的运用,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挥其创造潜能和学以致用开辟了一条新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王松霞 《今日科苑》2009,(13):194-194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丰富而又轻松的学习环境;2、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3、挖掘课文中潜藏的情感,帮助学生把握主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全面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2、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3、要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诗意,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语文教和学的过程中,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吟诵、体验、感悟、理解时所呈现出来的,与课文内蕴相和谐的课堂审美心理状态及其外显的意蕴和境界。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情感的符号,阅读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立足语文文本的特点,引领学生步入课文深处,仔细品味,与文本进行情感的交流。有时以画画的展示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有时以音乐的渲染挑动学生的情感;有时以角色的深入焕发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听课是关键。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授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持点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学会如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把握课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的课堂教学成为教育的共同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很容易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情境教学带学生走进课文情景,直接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课文的中心思想。提问也需要艺术化,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教材设疑解疑。课堂上的有效评价也不可或缺,给学生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喜爱学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的领会 ,有时教师必须想出一些巧妙的办法给予适当的点拨。我试着把一些短小精悍的故事带进课堂 ,结果学生能轻松地领会课文的思想内涵。在运用小故事时 ,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 对比鲜明的对比 ,往往会产生独特的效果。在课堂中运用与课文成对比的故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