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叙事研究的复兴,强调扎根于教育现场,关注每一个个体生命意义体验的叙事取向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成为了教育社会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研究范式.尽管叙事教育社会学研究是从叙事学、文艺理论中借鉴过来的,但叙事教育社会学研究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视野.叙事教育社会学研究过程的实质就是从教育现场到研究者在教育现场中形成的现场文本再到凸显研究者意识的研究文本的转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声音与签字即是研究者意识的具体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描述个体教育生活,搜集和讲述个体教育故事,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个体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教育叙事研究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和行动方式,主要特征表现为聚焦于个体经验,用年代学方法表述个体经验,搜集故事,重新讲述故事,编码并确定主题,描述情境与背景,与参与者全程合作。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所探究教育现象之中的研究问题,选择研究个体,从个体那里搜集故事建构现场文本,编码并重新讲述个体的故事,按照主题或类属解释个体的经验故事,撰写研究文本,确认与评估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独特的操作过程、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3.
让教育研究走向生活体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传统的教育研究由于远离了个体的生活体验而丧失了生活意义。本文认为,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生活体验,走向生活体验。也就是说,教育研究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以个体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的研究;教育研究是研究者作为主体积极参与的一种价值负载活动;在教育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因此,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叙事研究,关注教师的个体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在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与对话。  相似文献   

4.
教育叙事研究法是一种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当现行的教育研究方法遇到科学主义的桎梏时,教育研究方法发生转向,试图通过叙事的方法采寻找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教育叙事研究法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为其在成人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成人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其应用的可行性,成人教育的特殊性为教育叙事研究法在成人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教育叙事研究法在成人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路径可以分为前研究、实质研究和后研究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邵丽 《班主任之友》2023,(Z2):87-90
<正>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际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有限,自我意识的教育难以深入。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种可实行、易操作的方式——叙事绘画治疗“三部曲”。叙事绘画治疗由黄晓红创立,是叙事疗法和绘画疗法的有效结合,其核心精神就是通过绘画与叙事,让潜意识意识化,再把人和问题分开,让困扰个体的问题得以外化,继而再找出个体的内在力量与外部资源,使个体成为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6.
《政治课教学》2008,(2):63-64
1.叙事主体单一化 教育叙事研究的正确运用需要理论者与实践者在深入了解普通个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解读教育生活的意义;需要理论者与实践者在平等参与教育生活的同时成为教育叙事的主体。但在我国教育叙事研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叙事主体过于单一的问题,以至于教师几乎成为叙事研究的唯一主体,  相似文献   

7.
1.叙事主体单一化 教育叙事研究的正确运用需要理论者与实践者在深入了解普通个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解读教育生活的意义;需要理论者与实践者在平等参与教育生活的同时成为教育叙事的主体。但在我国教育叙事研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叙事主体过于单一的问题,以至于教师几乎成为叙事研究的唯一主体,  相似文献   

8.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含义所谓教育叙事研究,是指在教育背景中包含任何类型叙事素材的分析研究。它借由影片、传记、图片、对话等刺激,触发当事人进行故事叙说,并以当事人的叙说内容为文本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反映出故事叙说者本身的重要生活经历及生命主题。在教育叙事研究中,作为个体的人,又称“研究参与者”,向研究者叙说他们的、个人的、第一手的故事。“叙事”这一术语的英文对应词是“narrative”,它是由动词“narrate”变化而来,其含义为“以故事的形式详细地叙说”。在教育叙事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描述研究参与者的个体生活,搜集和叙说作…  相似文献   

9.
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张希希 《教育研究》2006,27(2):54-59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在教育背景中包含任何类型叙事素材的分析研究,它强调关注作为个体的人的经历故事及其背后隐藏的之于该个体的意义,强调关注微观分析。克莱丁宁和康纳利的研究工作,以及强调教师的反思价值、强调教师知识的重要性、赋予教师言说其经历的权力等三种教育发展趋势,促进了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的生成。作为一种质的研究形式,它有自己独特的基本操作程序,有自己的优势,但也有自身之不足。  相似文献   

10.
试论走向生活体验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攀峰 《教育科学》2003,19(5):15-18
教育研究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以个体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的研究;教育研究是研究者作为主体积极参与的一种价值负载活动;在教育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因此。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叙事研究,关注教师的个体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在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与对话。  相似文献   

11.
Teaching awards are now common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 However, few award applicants and their writing guides have investigated their experience of writing a teaching award application, a writing process recognised as different from that required in research publication. To systematically research and analyse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s two successful Australian Learning and Teaching Council Citation applicants (Robyn and Thea) and their guide (Coralie) undertook a process of self-inquiry from an autoethnographic perspective. This paper presents a narrative constructed by Coralie, Robyn and Thea to bring into one story their individual autoethnographies. This collective narrative takes the reader beyond the scholarly discussions of benefits and concerns about teaching award schemes prominent in the literature to date, to uncover a previously hidden view of award application writing. From this new viewpoint writing a teaching award application is seen as a process which moves the applicant from a position of certainty and comfort (‘homeliness’), through a period where ‘things fall apart’ as the applicant's sense of ‘unhomeliness’ (disorientation and confusion) increases, to a time where ‘things fall together’ as a newfound sense of ‘homeliness’ that represents growth in the individual as a teacher and a writer. Applicants develop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s educators and the confidence to challenge their previous pedagogical practices. As writers they develop attitudes and skills to recognise and to set aside familiar, but limiting, writing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2.
13.
在《论语》中,孔子的教育叙事表现在因事而说的言说方式和“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这二者正是孔子“中庸”方法论的体现。孔子的教育叙事时于今日的教育研究有多方面的重要启示:对个体教育经验的合法地位应予确认;在尊重个体教育经验中把握规律;更加理性地理解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4.
教育研究离不开教育生活。然而,传统教育研究却出现了与教育生活严重疏离的倾向,这与实证主义对传统教育研究的宰制密不可分。回归本真的生活,教育研究应以现象学研究范式为方法论,以教育叙述为研究途径,以关注个体生活体验为起点。  相似文献   

15.
叙事研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有其鲜明的研究特点,能够弥补其他研究范式的缺陷。运用叙事研究有其现实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因而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质的研究”方法的日渐兴起,我国的教育理论界开始关注并介绍“教育叙事研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教育也逐步与时代接轨,于是,个体的教育叙事研究扩展为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型研究,带动教育叙事研究质量的提升。基于博客平台上的网络教育叙事研究打开了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大门。文章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基于博客网络平台的教育叙事研究进行介绍和分析,挖掘中小学教师使用博客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优越性,从而鼓励更多的中小学教师开展网络教育叙事研究。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与人的生活同构的活动。教育学术研究直接指向并服务于人生,具有鲜明的实践智慧色彩。而专门化的教育研究则具有强烈的功利性。西部农村的教育中,始终蕴含着教育学术研究的要素。然而,受西方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影响,以往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个别化理论被宏伟叙事的话语所掩盖并被学科化。在实施国际项目的过程中,文化的交融使西部农村教育本有的学术传统得到了萌发,找到了自己的生长点。它启示要恢复教育研究的学术传统、关注教育活动中的"草根"理论,这是教育科学创新和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其教育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内化为个体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教育机智的过程。教育叙事研究来自实践,服务于实践,是幼儿教师成为学习者和研究者,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