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是中国传统的道德经典之一,它与《论语》、《孟子》、《中庸》一起,并称“四书”,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作品,也是传统社会的道德教科书。“大学”语义有二:一是所谓“大人”之学,即培养“大人”即道德上的合格人才的学问;二是古代大学的教育。二者之中,前者意义更普遍,“大学之道”即古代造就道德上的“大人”的途径。《大学》明确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原则,即“三纲领”说和“八条目”说,这两条道德修养原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建立了道德教育文化思路1.明明德“明明德”是“大学之道”的始点与基础,其基…  相似文献   

2.
大学,所为何事?——弗莱克斯纳大学理念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和《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为对象,着重分析了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理念。弗莱克斯纳对经典大学理念的追求,对于我们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重新审视“大学”、“科学研究”和“大学组织”,极富启发。  相似文献   

3.
陈乾初《大学辨》与诸家《大学》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对《大学》的经典性提出了质疑。自宋以降,学者对《大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书年代、版本、解释、真伪四个方面。《大学辨》分别对这四个问题进行了回答,且从“迹”“理”角度阐明《大学》非圣人所作。  相似文献   

4.
从前期《大学古本原序》与《大学古本旁释》的“诚意”之教,到后期《大学古本序》与《大学问》倡导的“致良知”说,王阳明的大学思想是由初创逐步发展到成熟的。其间,既括了王阳明恢复《古本大学》并推崇其为达到“万物一体”的道德境界的“大人之学”的努力,也包括了王阳明对《大学》思想内容的重解,以服从其心学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大学之道与六经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十有五而志于学”,首先学的是《诗》.“三十而立”,是立于《礼》.“四十而不惑”,是因为深刻领会了《书》.“五十而知天命”,是因为深刻领会了《易》.“六十而耳顺”,是因为深刻领会了《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得益于《春秋》的创作.孔子从一个苦难的少年成长为中华民族世代景仰的圣人,他用一生的不懈追求实践了他自己所开辟的,以六经为主要教学内容,目的在养成个体和谐人格的大学之道.追随孔子的大学之道,我们的大学一定能培养出人格完美的人才来,和谐社会的理想亦庶几可望.  相似文献   

6.
《大学是什么》从哲学的高度对大学做了系统而精辟的阐释。“大学是什么”并非一种简单的事实判断,而是价值认知,但又不是某一种价值认知,它是基于某种价值共识的多元统一。从大学的视域看大学,高深学问是大学存在的依据;从教育的视域看大学,大学为学术而学术;从“人”的视域看大学:大学让人获得更大自由。大学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大学就是大学”。  相似文献   

7.
《大学》的名义问题一直以来悬而未决,大大影响了人们封《大学》一篇的内容的正确把握。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对文中“大学之道”一句解释,认为将“大学”一词解释为“学问之大者”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宋儒王柏是学术史上一个颇受争议的代表人物,争议的焦点就在于王柏“奋笔而改经”,其主要表现就是对《诗经》、《尚书》进行了大量的移易改动.清儒毛奇龄在《大学证文》中还认为王柏曾经改定过《大学》,列“王氏鲁斋改本”于“朱氏元晦改本”之后.王柏究竟有否改定过《大学》?文章认为,王柏改定《大学》的观点是不可信的.  相似文献   

9.
大学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的理想、信念的浓缩,构建大学的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学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建构,要承袭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作为儒家经典《礼记·大学》精辟地阐述了“大学之道”,其“三纲领、八条目”,完善了儒家内圣外王系统。本文以青岛学院为例,阐述了“大学之道”在大学核心价值观构建中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程朱改《大学》的原因 《大学》一篇,朱熹引程颐之言定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不知所据。又称“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亦属杜撰。因为皆不可考。 《大学》二字(大读若泰),曾见于礼记学记,所述为周代最高之学制(九年制的高等教育)。“保氏”、“师氏”则见于周礼地官大司徒篇都是说教师的任务。旨与《大学》篇意义不符合。《大学》一篇细味之,似为当时战国的人君说法。  相似文献   

11.
《大学》对于塑造当代大学的大学精神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中“明明德”和“亲民”的“纲领”分别对应于“追求崇高”和“勇于担当”的大学精神。“明明德”要求在教学和科研中应当具有追求崇高的精神:道德的崇高和知识的崇高;“亲民”要求大学师生应当具备科学精神、公民素质,要有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和担当意识。大学要主动服务社会,转化知识、促进教育。二者相辅相成,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止于至善”。  相似文献   

12.
一个现代大学的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现代”的大学我国古书中,有一篇叫做《大学》的,开宗明义就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当然,这里所说的“大学”指“大人大学”,并不是现代意义的大学(university),西汉武帝元朔五年(124B.C.)首创太学,恐怕就开教育史上大学的先河罢。欧洲有不少古老的大学,如牛津、如弗罗棱斯,如巴黎,如柏林,都不及一千年。  相似文献   

13.
王阳明良知教的建立与其《大学》诠释密不可分,从“格物”之困到“诚意”为本再到归宗“致知”,阳明的思想宗旨得以逐步澄明,并以良知灌注“致知”,以《大学》心、意、知、物作为基本的问题、理路和结构,不断推动良知教的体系化。立足经典本身来看,良知教视域中“致知”,为格物、诚意、正心提供着逻辑依据,为修身工夫构建内在条理,更拓展了《大学》全体大用之境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大学》学。《大学》作为“宋明六百年理学家发论依据之中心”,深刻影响了理学范式的演进逻辑,走出朱子“格物教”的“良知教”为此提供了又一个典范例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三、四、六级英语等级测试《考试大纲》为基础,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如何上好大学英语语法课,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七步式”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贲饰之道”深远而至美,具有一定的哲学思辨,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形式和内容相当于《贲卦》中的“文质”关系,即实施初期,突“质”弱“文”,慢慢求索;实施中期,“质”本存在,“文”饰极致;实施后期,“饰极返素”,“文质”相称,课程思政“无为而无不为”,内容形式浑然一体。基于此,概述了《贲卦》和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贲卦》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关联,探究了“贲饰之道”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以便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教学方法论专著,《大学》显现了教学方法的五种属性:一是将“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视为“明明德”的程序与方法,从而使教学方法显现为教学目的的实现路径;二是将“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活动本身的做法当做教法与学法,从而使教学方法显现为所学之事本身的做法;三是将《大学》视为儒学思想的具体化,从而使教学方法显现为教学理论的方法化;四是将《大学》视为以小学为基的大学方法论,从而使教学方法显现为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自然延伸;五是将“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活动方法视为创作者本人教学能力的外部表现,从而使教学方法显现为教师素质的外化.  相似文献   

17.
我们课题组经过十年的不懈探索和努力,对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形成了适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它从教学指导思想上体现了“以语言知识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教学内容上体现了从“经典”向“实用”的转变,教学方法上体现了着重“教”向强调“学”的转变,教学手段上体现了从“书本 黑板”向“多媒体化”的转变。 一、更新教学内容,整合综合技能课型 我们坚持了集众家所长为我所用的原则,分别使用了《大学英语》、《核心英语》、《实用英语》、《新英语教程》等多  相似文献   

18.
面对我国大学的离位、异化的问题,眭依凡教授的新著《大学的使命与责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以下简称《大学》)围绕大学的使命与责任,在丰富的实践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冷静、深刻的思考,发出了理性的呐喊:“大学要向理性组织回归”,“大学要牢记使命”,“大学要对国家负  相似文献   

19.
为帮助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及促进大学质量的提高,今年5月23日,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刊出了“1997年英国大学排名表”和一份在部分学科领域的教学评估中取得“最好”结果的大学名单(表1、2和表3)。这种民间评比结果被称为“优秀大学指南”。为帮助理解,两个材料的注解如下。 1.“1997年英国大学排名表”的排名依  相似文献   

20.
龙场悟道,王阳明正式确立了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提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和“知行合一”两个命题。之后,他开始对朱熹注解的《大学》发生怀疑,转而信所谓古本《大学》。《王文成公年谱》(下简称《谱》)载:“先生在龙场时,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