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老师讲课是校长日常工作的一门必修课,但也有不少老师并不感冒,认为校长评课难免会存在失误,不一定客观公平。珠海市金湾海华小学日前就一反常规,改由校长执教鞭,老师来听课,课后还要集体给校长评课。  相似文献   

2.
最近读肖家芸老师《语文教学的质量意识和效率自律》一文,颇有感触.“没了琅琅书声,没了唰唰书写,没了孜孜思索,没了细细咀嚼,没了欣欣顿悟,总之,没了语文课的况味,何谈语文实效?”肖老师的叩问恰与我听课后的一些思考不谋而合. 先谈谈语文课堂上的“琅琅书声”. 听了两节《将进酒》,评课时围绕诵读有两位教师谈了这样的观点: 一位老师说:“这节课的诵读是不够的,我教学生学习《将进酒》的时候,就是让学生读,反反复复地读,一遍一遍地读……”  相似文献   

3.
1.背景
  我县在研究"教师专业化成长途径的阶段性探索探讨"课题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听、评课作为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于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审视我们当下的听评课,却又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评课浮于表面、主观性强,授课教师也有疑议,存有"我的课堂提问有那么多吗?"等疑问。究其原因,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老师缺少听评课的框架,即我"依据什么"听评课?二是听评课的活动很不规范,即"如何"听评课?  相似文献   

4.
毕景涛 《教书育人》2011,(23):22-23
听评课是校长管理、引领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校长应当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听评课活动上。然而校长听评课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要听大量非本专业学科教师的课。如何使这些听评课更有价值,如何尽量减少因为学科因素给校长听评课带来的屏障,笔者提出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听课与评课中积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通过听课与评课,才有可能不断调整,使得学习准备期的教学有准备的味道。我们先后听了近20节课,涉及了大多数学科,主要集中听了语文、数学和英语课。听课老师包括了校长室、教导处、年级组长、骨干老师和一年级相关学科的老师。听课与评课中同学科老师的相互学习特别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听、评课工作是学校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校长工作中的重点。因此,可以从校长听、评课工作的意义出发,探讨校长在听、评课工作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分析校长在听课时要注意的问题,从而制定出校长评课的标准、原则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悦纳批评     
马亚伟 《今日教育》2012,(10):70-70
刚毕业那年,我应聘到一所私立学校工作。校长是一位非常严厉的老人,他退休后创办了我们当地第一所私立学校,学校在他的管理下发展得很好。这位老校长非常认真,只要有时间,他就去听老师们的课。听完课,一般领导在评课的时候,主要是肯定优点,缺点略略点一下。可是这位校长几乎不说优,一堂课下来,他光挑毛病。那次听完了我的课,他当着语文组全  相似文献   

8.
一、校长听评课的应有站位1.价值取向:着眼于学校的发展校长听评课的着眼点应该是学校的发展,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这是校长听评课区别于教研员、学科教师听评课的地方。着眼于学校发展的听评课,对课堂问题的归因也要作出调  相似文献   

9.
很多专家、校长探讨了校长听评课的视角、行动方式,有人认为校长的听评课应该变为看议课,还有人进一步认为校长的听评课要升华为观析课等,不一而足,但不管是听看还是观;是评议还是析,变化的只是其视角和行动方式,没变的是听  相似文献   

10.
2005年3月,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成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实验学校,这意味着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的真正确立。我们在合作探讨“基于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听评课作为一种合作研究方式,它对于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审视我们当下的听评课,却又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等。究其原因.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老师们缺少听评课的框架,即我“依据什么”听评课?二是听评课的活动很不规范,即“如何”听评课?于是,我们在崔允都教授及其团队的指导下,开始了听评课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而教学工作的中心是课堂教学。因此,听评课是校长的主要工作之一。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专家、校长探讨了校长听评课的视角、行动方式,有人认为校长的“听评”课应该变为“看议”课,还有人进一步认为校长的“听评”课要升华为“观析”课等等,不一而足,但不管是“听”、“看”还是“观”;是“评”、“议”还是“析”,变化的只是其视角和行动方式,没变的是听评课的本质。这样的探讨实际上再次论证了校长深入课堂听评课的重要性,强调了校长听评课的意义与教研员、教务主任、学科教师等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顾菊琴 《班主任》2012,(9):68-69
正开学初,学校安排了一个一年级老师的讲座,校长特别强调这个讲座很重要,所有一年级的任课老师都要去听。我对讲座的人有点好奇,是什么大人物,能让校长这么重视?离开会时间还有五分钟,我走进会议室,见张校长旁边坐着一位六十开外的老教师,依稀花白的头发,朴实的衣着,挺直的腰板,和蔼的面容,眼睛亮亮的很有神。这,就是周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听完周老师生动的讲座,一位经验丰  相似文献   

13.
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05年3月,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成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实验学校,这意味着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的真正确立。我们在合作探讨“基于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听评课作为一种合作研究方式,它对于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审视我们当下的听评课,却又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等。究其原因.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老师们缺少听评课的框架,即我“依据什么”听评课?二是听评课的活动很不规范,即“如何”听评课?于是,我们在崔允都教授及其团队的指导下,开始了听评课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薛志刚 《上海教育》2007,(11B):63-64
只有通过听课与评课,才有可能不断调整,使得学习准备期的教学有准备的味道。我们先后听了近20节课,涉及了大多数学科,主要集中听了语文、数学和英语课。听课老师包括了校长室、教导处、年级组长、骨干老师和一年级相关学科的老师。听课与评课中同学科老师的相互学习特别有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校长要有的放矢地指导教学,必须深入课堂听评课,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据我们的调查,每周完成四节听评课任务的校长却屈指可数。有的校长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随意听几课凑数量,且只听不评;有的听课本只有三言五语,没有评课意见。问其原因,他们往往强调客观,借口会议多、活动频。我们认为,产生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校长们对听评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高,造成校长们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现象如不改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难以成功。校长对听评课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必须提高,教育思想必须端正。校长深入课堂听评课,有利于取得第…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做教研员,听了不少课,也评了不少课,可评课的要么是专家教授,要么是教科研人员,最起码也是校长、主任或同事, 从没有见过在正规活动中,让学生来评说老师的课。去年底,笔者在无锡硕放实验学校参加凤凰语文网版主会课活动,主办者在组织评课时,请了一位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评课。这位女孩子的评课,在参加活动的数百名老师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相似文献   

17.
黄中南 《广西教育》2012,(48):42-42
一次参加某城区的教研活动,听两他老师上研究课,一位在多媒体教室上,一位在普通教室上。各乡镇学校来了不少教师代表。课后,按惯例是两位执教老师先进行教学反思,再与听课教师瓦动评课。热烈的评课氛围,凸显了教师们对改进课堂教学的真切关注。  相似文献   

18.
我被点名了     
刘立群 《新教师》2019,(11):80-80
"下面我请两位老师点评一下刚刚听的两节课!"王校长微笑着扫视台下。我将头埋得低低的,此刻,我庆幸自己是个矮个子,前面老师高大的身躯成功遮挡了我。我心跳加速,不敢抬眼看向台上,生怕在眼神交汇的一刻被王校长抓住。  相似文献   

19.
申艳琼 《广西教育》2012,(40):45-45
重视听评课,能让教师特别是新任教师迅速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本期教学沙龙邀请了三位老师,从“听”设计、听评课注意事项和如何让听评课所得的收获为我所用三个角度采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全县开展数学听评课活动,在听一位老师的课时,这位老师出示了如下题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