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杨洪中 《考试周刊》2014,(53):172-172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因此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适应"上的诸多问题,尤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突出,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本文提出应从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矫正他们因成长缺陷而扭曲的心理;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活动,让他们健康成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常态化,有效预防三个方面进行教育实践,让留守儿童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产物。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他们普遍处于亲情缺失的状态。在制度化的学校里,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的需要也难以得到满足。关怀心灵成长是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诉求,所以学校要构建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灵成长的德育环境。这需要学校关注以下几方面:营造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学校管理文化;让全体教师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参与者;教师要注重与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3.
每一名儿童都是祖国的花朵,留守儿童更是祖国娇嫩的花朵。我们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爱与关怀,让他们在祖国的怀抱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成长状况如何关系到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农民进城务工的现象越来越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增多,他们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育人环境,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更应懂得如何激励他们,真诚关爱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日趋呈现繁荣的景象,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推动了人们生活成本的提高。对于一些生活水平较低的城乡地区而言,若想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保证生活质量就必须"走出去",很多城乡地区儿童的父母为了家里的生计选择外出打工,从而让这些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本文就家庭、学校和教师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对留守儿童更好的关爱与呵护,从而让他们在最需要关怀的年龄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社会化进程的转型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大批农民工不断向城市涌入,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父母亲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如何做好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使他们更好地成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培养良好的品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关键时期,对于留守儿童教师更加要引起重视,同时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呵护,维护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性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位,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从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相似文献   

9.
学生幸福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让留守儿童在校幸福成长,成为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义务。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生活,茁壮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我们教育者必须义不容辞地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0.
耿海艳  陈友庆 《文教资料》2011,(33):164-165
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以下特点:孤独感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小学生的孤独感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体验强;与父母的分离对女生的影响更大;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孤独感最强。关注留守儿童,既需要父母多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又需要学校加强对他们的情感教育,更需要帮助他们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生命成长中有许多缺憾,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像其他儿童一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江苏省盐城市新河实验小学成立了各级各类组织,构建了全方位的爱心网络;为留守儿童配置了专用活动室,打造爱心阵地;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倾注更多的关爱;带留守儿童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让他们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问题导致孩子们在思想、行为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不健康的发展,有的甚至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学校、家庭都需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让留守儿童的童年和其他孩子一样充满阳光与快乐,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这也是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28):191-192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脚步加快,也逐渐显现出不少问题,其中留守儿童就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如何加强其家庭教育,弥补缺失,进而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留守儿童正处于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需要家长的关心和爱护,而在得不到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时,就会阻碍身心健康成长。体育锻炼,不仅有益于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也非常明显,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因家庭不平衡等因素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教师应重视体育锻炼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通过体育锻炼,培养留守儿童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逐步将这些精神和品质逐步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真正走出自己心中的"围城"。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发展将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祖国的昌盛和民族的发展.所以整个社会都应协调一致关注、关怀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从他们成长中的得与失的客观分析中寻找有效对策,以促进其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雪萍 《考试周刊》2013,(28):175-175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典型代表,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何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成因,并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因为他们是建设美好未来的接班人与生力军。可是在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有无数农村儿童被迫与父母分离,成为"留守儿童",在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缺失父母亲情雨露的灌溉,使其身心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我的班级也有这样一批"留守儿童",为了能够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针对他们个人的实际情况,我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关心生活,打造留守儿童成长环境很多留守儿童在家里的生活起居,都是由爷爷奶奶等老一辈人照看,由于祖辈有的忙于农活,无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孩子不得不留在农村而成为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全国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如何让留守儿童更好成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笔者认为,留守儿童父母和政府部门要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共同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成长,环境尤其重要。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来说,鉴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尤为重要。因为班集体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把班级建设成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园地,必须营造好班集体的教育氛围。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多开展让留守儿童参与的集体活动,要多开展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温暖的班级活动,要给留守儿童多创造展现自我的空间,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的温暖,感受班级对他们的关爱,使留守儿童走出孤僻,融入班集体里。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迈入了外出务工队伍的逐年增加,留守儿童的队伍也与之相应地越来越庞大。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在亲情缺失的情况下,会使他们性格孤僻、不良行为习惯也随之养成。欲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关注,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需要采取关爱与教育并重的策略,才能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格、与享受完整家庭温暖的孩子一样,享受阳光,享受生活,享受快乐、享受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