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每当教完一届学生,我都会以《我最喜欢的老师》为题目,让学生自由作文,以聆听学生的评价.寻找工作中的得与失。也许我是班主任,也许我是语文老师,也许工作还算出色,在以往,“赞扬”我的学生总是不在少数。而这一次,却令我大吃一惊,全班竟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选择了朱老师——一位“相貌平平”的自然老师。朱老师已年过花甲,  相似文献   

2.
有这么一件事儿。我的女儿名叫王小可,上小学二年级。也许是她因为个头小,希望快长大;也许是少写一个字省事,常把名字写作“王可”。这种行为多少有点不严肃。一天,美术课上黄老师讲评学生作品:“这幅画真棒!”接着又说,“请作者王可同学站起来。”我女儿喜滋滋地站了起来,没想到黄老师又问:“王小可,你怎么站起来了?”“王可也就是我呀,老师。”黄老师笑容满  相似文献   

3.
也许是受师道尊严的影响,我觉得老师在学生面前应该是满脸严肃的。因此,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我总是满脸“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有一次,一个学生怯生生地对我说:“张老师,我们希望你能笑一笑。”  相似文献   

4.
每节课上,老师都会有评价。而评价直接可以反映出老师教学行为的“引领”作用。评价也是一种“教”。因为它要以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为评价目标,以教师的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为评价手段,从而达到点拨、纠正、提升、调控等评价目的。可以说,教师的课堂评价就是一幅“以学论教”的生动画面,也许“评价”就像一个神奇的三棱镜,透过它会折射出老师语言的精道,思维的深邃  相似文献   

5.
叶老师:您好!我是您现在理科班的一名学生,不知道这封信能不能顺利地被您看到。我知道您现在的工作很忙,也许信箱里这样的信一大堆,但我希望您不要把它像垃圾一样的删掉,因为这最起码是我的真心真语。首先要说,能在高中阶段成为您的学生,我非常的荣幸和幸运。对于您独特的教学方式,我也非常的钦佩。但要说的是,作为一名理科班的学生,我现在的理科——特别是化学,成绩并不是很好。其实,我以前的化学成绩也辉煌过,不惭愧地说,曾经也是老师的骄傲,甚至在高一的时候,我还曾经被您用“欣赏”两个字形容过。也许您现在在脑海中开始搜索心目中的一…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教学中,师问:“4中有几个2?”生答:“4中有2个2”。生答后脸上露出自信的表情。师追问:“为什么是2个2?”这个学生立即低下了头,脸也红了,一直哑口无言地站着。课后,我请教这位老师关于“4中为什么有2个2”的答案,老师感到很难准确地回答,只好离题而言他。我认为“4中为什么有2个2”的问题,学生也许可以简单地回答:“因为4是2个2组成的”。但是学生已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前我想表扬一下小龙同学,因为他近来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成绩进步明显。“老师今天想表扬一个同学……”我话音未落,小浩急忙举手:“老师,我知道你想表扬的是小军。”“为什么?”“因为他开学以来不仅数学成绩提高了,而且在语文方面也进步了。”“不对,不对。”小文急得站起来,“老师你想表扬的是小威,因为他昨天的作业做得特别漂亮,是开学以来最漂亮的一次”……多么可爱的学生!我心中油然而生一缕敬意。我为这些取得进步的学生感到高兴,更为发现他们进步的学生所感动。其实,我根本不知道小军数学、语文成绩都提高了;小威昨天的…  相似文献   

8.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要活就必须念好“我、新、准、精、趣”五字经。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始终紧扣学生心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突出一个“我”字 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以“我”为例、这个“我”字,既包括自身,又包括亲戚、朋友等与我有关的人和事。举这样的例子,好处是:(1)能增加可信度。因为所举主人公就是站在眼前的老师或与老师有直接关系的人,发生在老师身边的事,使学生感到熟悉可信。(2)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学生对老师及与老…  相似文献   

9.
因为工作关系,我又一次来到江苏省靖江市季市中学,又一次听到了余中云老师的讲课。这次听课的内容是试卷评讲,因为他们学校中考刚刚结束。一般地说,试卷评讲不易讲好,但是我听了余老师的课以后,感觉很好。评讲中,他不是光说答案对错,而是将错的原因与解题的思路和技巧熔于一炉,使学生知道“哪儿错”,还知道“为什么错”、“下次不会再错”等内容。课堂上师生相互问答,气氛活跃,轻松自如,没有一点枯燥之感。课后我问学生,学生也一致反映“很好”,并说,“平时我们就喜欢听余老师的语文课”。 “为什么余老师的课会受到学生的喜欢呢?”我带着这样的问题与余中云老师进行了一次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因为是母语教学,最贴近生活,社会关注最多,改革的呼声也最高。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正强有力地冲击着知识本位乃至智力、能力本位的教学观。相当多的老师经历了“我是语文教师”到“我是教学生学语文的老师”,最后走向“我是以语文为载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初中生,又是一个学生干部,平时深受老师喜爱。我的爸爸在交警队工作,大小是个官——交警队大队长。也许是沾了爸爸的光,我在学校也算小有名气,无论学校哪位老师的摩托车被爸爸所在单位扣了,准来找我“说情”。起初,我以能帮老师把车要回来为荣,渐渐地,烦恼多起来了:爸爸劝我小孩子别管闲事;班主任说我学习不专心,不务正业;同学们说我爱讨好老师。有一次,英语老师的车没及时要回来,他板着脸对我说“你根本没好好跟你爸说这事儿”。我心里很烦,真不想插手这些事了,我只是一个学生啊选可是,我到底该怎么处理这些事呢芽——许战勇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接待了一位年轻的妈妈,她很伤心地告诉我,她的女儿今年才七岁,入学还不到半个学期,就闹着不想上学,经过再三询问才知道,老师经常对班里的学生冒火生气,样子像斗架的公鸡,眼神凶凶的,学生都怕她。听了这位妈妈的话,我心里很沉重。一个小女孩怀着多么美好的愿望来到学校、来到伙伴中间、来到老师身边,开始全新的校园生活。让人痛心的是,她很快厌倦了曾经向往的学校,甚至极力逃避。不难想象,老师凶凶的眼神给了这个小女孩多么大的心灵伤害。也许因为小学生太顽皮,搅乱了课堂秩序;也许因为他们太贪玩,考试成绩差;也许因为他们太“不知好歹…  相似文献   

13.
曹珊 《班主任》2002,(1):48
美国一位教育家曾经在学生中以“你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为题做过调查。回答是五花八门的,有喜欢训人、讨厌学生、不公正,不笑等等。其中“不笑”这一条给我的印象格外深刻。世界上恐怕不存在从来不笑的人,也不存在从来不笑的老师。但是,在学生印象中,也许确实有从来没有笑过的老师。  相似文献   

14.
远远的 ,就看见您来了 ,我连忙躲起来——— ,我不想撞见您 ,更不想对您说一声“老师好 !”因为 ,那只是成绩好的同学们的专利。老师 ,您要问为什么吗 ?因为我恨您 !的确 ,一个学生对老师不该产生恨 ,只该是敬佩、爱戴。但是 ,老师对学生呢 ,难道就可以放弃 ,甚至侮辱吗 ?有件事 ,您也许早就忘了 ,但是我却刻骨铭心。那是在“六·一”节 ,学校有许多的项目 ,我和张优参加了是女子 80 0米长跑。上场之前 ,您对张优千叮咛万嘱咐 ,要她小心一点 ,不行就在中途停下来 ,拿不到好成绩不会怪她 ,给她送来矿泉水 ,真可谓关怀备至。而对站在张优身旁…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什么?教学是教师和一个个鲜活学生个体生命间的互助活动,蕴含着无穷的精神力量。”确实,学习是很多人生命的主要历程,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的仅是一堆僵死的文字符号,我想学生不仅学得不快乐,而且对于生活、对于自然万物也许都会失掉热情。课堂因为文字符号的传承而精彩,更因为精神的碰撞而厚重。读罢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感悟新课程——新课程实验教师的心灵对话》,对比着书中老师们的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我的课堂缺少了一种思想——一切为了学生成长的思想。教学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生…  相似文献   

16.
曾听到这样一段话 :“树上本有十只鸟 ,被猎人射下一只 ,还剩几只 ?”老师问。“一只也没有” ,学生异口同声地答老师出的脑筋急转弯。老师又说“我觉得还剩 9只 ,因为他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要为他举行完葬礼后才走。”“赖皮”、“老套”、“无聊” ,学生七嘴八舌地嘟囔 ,老师微微地叹息刺痛了我的心。想想 ,这是多么可怕呀 !新一代的儿童想像力创造力真让人担心。还是回到鸟的问题上吧。随着“”的一声枪响 ,一只原本快乐的鸟栽了下来 ,难道那剩下的 9只鸟中没有他共患难同生死的伙伴吗 ?我们不妨大胆地想一想。也许那是一群好…  相似文献   

17.
教师由于与学生长期相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关系。合适的语言可以使师生关系融洽,老师的意志可以在学生中得到很好的执行。反之,可能疏远师生关系。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有以下几种语言是老师语言的禁区,老师应尽可能避免此类语言的出现。一、冷嘲热讽禁忌语言:“你以为你很了不起,清华、北大的位子已为你准备好了”;“我班就数你最聪明”等。点评:作为学生很难理解自己尊敬的老师怎么会说出这种表面是表扬,实质是贬损学生的“双关语”,即使说话时,也许还带有些幽默,但这些也许比体罚学生还伤学生的自尊。二、…  相似文献   

18.
只要是做过学生的人,对“家访”都不陌生,我们的学生时代,校园里就流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去我家”的顺口溜。做学生的普遍害怕、反感老师家访,因为在学生的眼中,老师的家访就意味着告状。也正是由于这个,当我自己也成了老师的时候,对“家访”工作一直讳莫如深,没做过一次“家访”。尽管学校领导多次强调要做好家访工作,不少学生家长也欢迎我去他们家里看看。  相似文献   

19.
开学一段时间了,有许多学校出现了较好的风气──紧“抓”、狠“抓”。不论哪一方面,学习成绩、礼仪服装、配戴首饰、书包带过长… 从头到脚,什么都“抓 检查官──男老师是检查这些事情不可少的人物。为什么是男老师呢?也许因为男老师比较大公无私吧!可是,有些男老师在检查时仿佛成了“看谁不顺眼”就“抓”谁。 一天,学生们陆续走进学校,门外、门里一个个男老师在目不转睛地看着进出的学生。 “站住!过来!” “怎么啦? “你的衣服怎么啦?你不知道要拉上拉链吗?” “知道,可是我的拉链早就坏了。” “老师没让修吗?” “没…  相似文献   

20.
笔者听到一则故事,说上课时,班上有同学未叫“老师好”,被老师从头到脚地批评了一顿(只是批评而已)。做学生的都应该尊敬师长,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了,可世事总有个例外吧。听到这则小故事时,大家都一笑置之,显得很有风度.惟独我听了以后先是好笑,后来竟觉得烦恼起来。你也许认为我是一个很小气的老师,那你就慢慢听我说吧。小学生上课要喊“起立,老师好!”中学生上课要喊“起立,老师好!”,大学生因为大了,所以就免了这套礼仪。培养学生的尊敬师长意识有百利而无一害,可现在“老师好“的声音是越来越低了。曾几何时,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每节课我们都叫得很轻松、很真诚、很自豪——“老师好!”今天的学生叫得好像很难为情,很不自然,好像叫一声“老师好”就丢了自己的形象。笔者私下询问了一些学生,问他们对老师的职业持何种态度?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如何?对于尊敬老师的礼节行为做得怎样?为什么学生跟老师的距离疏远了?通过一些学生的回答,我的心中凉了一大截,原来现在一些学生的心里存在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