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战群 《华章》2013,(20)
家庭文化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和谐的家庭文化氛围对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也至关重要。因此,只有把家庭教育问题重视起来,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杨勇 《中国教师》2009,(Z1):500-501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育人的摇篮。每个人从呱呱落地,就受到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因而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核心,具有学校教育的优越性。在教育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作为孩子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  相似文献   

3.
<正>一、家风,就是家庭营造出的独有文化氛围古训《弟子规》如清晨第一缕阳光,至真至纯,至善至美。它传递出了家风的真谛。家风,就是家庭营造出的独有文化氛围,它是家庭传承的风气、风格、风尚。在我们家,家风,是从爷爷长满胡须的嘴边流淌出的一个个故事,教会孩子懂得诚实守信、孝顺知礼;家风,是奶奶勤劳的双手忙碌的一日三餐,让孩子学会勤俭节约;家风,是父亲的坚毅刚强,让孩子明白跌倒了要自己学会爬起来;家风,是母亲的宽  相似文献   

4.
家庭文化环境,是指家庭成员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态度和渴求的程度,家庭中形成的文化氛围。家庭文化环境对孩子有一种熏陶、感染和影响作用,有益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许多家长都很重视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他们把家庭文化环境视为家庭成员的精神营养。有的家长节衣缩食,订阅报刊,购买图书,建立家庭书柜,让书籍成为大人孩子的共同朋友;有的家长为孩子制作写作业的小书桌,给孩子配备光线充足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抽取了这次特别策划中所有可以和孩子一起开展的艺术活动,制作成家庭美育清单。参考清单,可以和孩子一起开启家庭美育之旅,更重要的是,再也不用发愁和孩子在一起时不知道玩什么了。  相似文献   

6.
一项对10个区县1000多户家庭进行的教育投资抽样调查显示:家长普遍舍得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但在营造家庭文化氛围、腾出时间陪伴孩子等方面的"软投资"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7.
金秋 《幼儿教育》2008,(11):9-10
<正>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美化孩子的精神家园,前提是先清除家庭的精神污染。所谓家庭"精神污染",主要指家里所存在的消极偏激、低级趣味、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现象。它源于家长的处世态度、生活观念,以及粗野的言行、  相似文献   

8.
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单元,家庭是孩子成长重要的一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教育的改变,需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关注孩子良好行为品质的养成。从家庭环境、家庭关系、文化氛围、家教观点几个方面进行教育的探讨,寻求促使孩子在家庭中健康成长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让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让教育的事业与孩子共成长。  相似文献   

9.
韩锦 《父母必读》2021,(2):109-113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财商教育的契机。从新年愿望开始,和孩子一起做计划,一起体会财富背后的价值和意义,能让孩子的财商越来越高。财商是一种计划未来、掌控自我、经营幸福的能力。家庭财商教育最重要的是观念的教育,是家庭价值观的传承,是帮助孩子掌握和提升把握幸福的能力。我们每个家庭都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培养孩子的财商。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离不开人与人的交往。交往中我们所展示的是我们的家庭和我们所受的家庭教育,我们就是家庭的形象代表。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起点,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起就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的文化氛围和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使他耳濡目染,使他形成了带有自己家庭文化特征的行为表现和语言表达。交往中最能直观感受的就是礼仪,礼仪是家庭文化和家庭教育的直接表现。礼仪教育就是要有目的地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基本行为规范,使他成为一个懂礼貌、有修养的人。见面礼仪五要点礼仪就是当别人在看着你和听…  相似文献   

11.
家庭文化环境的营造对于孩子人文素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优良的家庭文化环境应该从三个方面加以经营。其一,家庭人文藏书,可以提升孩子对人文素质的价值认同。其二,家庭文化装饰,可以提升孩子对人文素质的审美认同。其三,家庭人文话题,将会提升孩子对人文素质的现实认同。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的文化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晚清颓废不振的政局成为曾国藩文化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独特的曾氏家风对曾国藩文化思想的萌芽成型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湖湘文化与同时代的理学复兴成为曾国藩文化思想最终形成的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13.
蒋帆  姚昊 《中学教育》2022,19(1):43-53
基于PISA 2018中国四省市数据,对家庭背景、学校氛围与学生抗逆力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标OECD国家进行比较,中国四省市抗逆力表现略低于国际水平;家庭背景层面,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对学生抗逆力提升更有效,而家庭社会资本则无显著影响;学校层面,学校氛围能显著正向影响学生抗逆力;学校氛围和家庭背景对学生抗...  相似文献   

14.
清代麻溪姚氏家族是桐城著名的文化望族,从十五世姚范到二十世姚永概都有着优良的藏书传统,家族丰富的藏书不仅为家族自身的文化发展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也对家族学术传统的承继乃至桐城文献之邦的建设、桐城派的学术传承都有着重要的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班就读聋童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运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对访谈、观察资料进行分析来探讨成功随班就读聋童家庭教育的经验,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适当的建议。研究内容包括随班就读聋童家庭教育的条件、家长的教育能力、家庭教育的内容以及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效果。提出如下建议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重视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关注聋童青春期发展,尤其是自我意识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首要场所,不同的家庭拥有不同的文化资本。本文以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为指导,从家庭文化因素出发,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究藏族学生家庭文化资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7.
遵义的沙滩曾是清代中叶全国知名的文化区,根本原因在于文化与教育交融。教育以传统文化为根底,文化因教育而繁荣。在这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随着文化的转型,"沙滩文化"的光辉暗淡下来,引起人们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8.
V. Sucharita 《Compare》2014,44(3):379-393
The present paper, based on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a government school and a low-cost private school in Andhra Pradesh, India, argues that the students of a government school and a private school have two different worlds and are socialised differently. As children progress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 the transition is accompanied by increased responsibilities, cognitive maturity and behavioural changes. At home, socio-economic status, parental educational levels, family atmosphere and household survival strategies influence the way children perceive the world. At school, teachers and peer-group relationships play a cardinal role in moulding children differently. However, family, peers and school are not distinct arenas, but inter-related, and together contribute in shaping the child.  相似文献   

19.
在苗、汉杂居地区,苗族学生的学业成就远低于汉族学生。经济贫困落后和生产力水平低下、苗族自身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利是导致苗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主要原因。要提高苗族学生的学业成就,应当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投入力度;借鉴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整体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双语教育;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快民族教育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相传的民族优秀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一个对他人尊重和关爱、具有很好礼仪的儿童是传承礼仪文化的关键实行者。人的习惯、态度和倾向一般在六岁以前形成,学前儿童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和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是教育孩子具有良好礼仪的第一位教师,所以家庭礼仪教育是孩子学好礼仪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