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记住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方法。2、记住三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方法。3、记住被乘数、乘数末尾带“0”的简便算法。4、记住乘数中间有“0”的简便算法。  相似文献   

2.
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理解和归纳乘法计算法则,这是笔算乘法的基石;二是掌握乘法笔算的方法,正确迅速地计算乘法,形成基本的笔算能力;三是进行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达到合理、灵活的熟练程度,提高计算的技能技巧。三者环环相扣,层层提高。 在教学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时,要抓住明理、得法、求巧这三点。明理指清楚简算的特征和理解简算的算理;得法指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求巧指简算的拓展和类推,以求在  相似文献   

3.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一课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只要让学生会用简便的竖式进行计算就行了。带着这样的想法,我走进了课堂,开始了试教。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22页例11,“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六中的1—5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能正确、熟练地笔算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2、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口算卡片.教材简析:被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的计算方法和0与任何数相乘得0的规定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重点解决简便算法.同时口算乘法中的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简便算法: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学生已经掌握,所以本节课又主要解决被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简便方法(即用笔算怎样算比较简便).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当乘数和被乘数第一次相乘,积的末尾是0,容易与原被乘数末尾的0混淆,因此教材在“做一做”和练习中,又安排了5道这种题目,以加强练习.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节内容时,应从复习口算乘法引入.因为笔算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除简便算法的竖式写法外,其他知识学生已经掌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同化”知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相似文献   

5.
刚教完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列竖式计算之后,发现在作业中,一大部分学生老是把积末尾的0漏添了。开始我也天天强调:“末尾的0要记住添上,要记住添上!”,然而老调重弹,效果甚微。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我想得另找蹊径。有一天,我带了一串充好氢气的气球进教室,这下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住了,一双双眼睛好奇地望着气球,心里在想:“今天数学课老师怎么带着气球来上课?”就在学生疑惑不解之时,我问道:“要是老师不留心,把系住气球的绳子给滑走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学生异口同  相似文献   

6.
(一)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甲、教学重点:一位数乘两位数和建立倍的概念。乙、教学难点:①建立倍的概念;②理解求一个数几倍的含义;③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及乘数与被乘数每一位相乘连续进位和积的对应。丙、基础知识教学要求:①认识一位数乘两位数或三、四位数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推算;②能对一个乘法算式用两种读法,即25×4读作25乘以4,或4乘25;③掌握乘数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口算过程,知道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④掌握被乘数中间、末尾有O的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⑤认识0和任何数相乘,结果得0,在连乘算式中,只要有一个乘数或被乘数是0,这个乘式的  相似文献   

7.
初小算术第七册第一章《多位数的乘法和除法》的内容分两节。第一节《用三、四位数乘多位数》有13个例题。通过这些例题的讲授,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应用;掌握用三、四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懂得把被乘数和乘数调换相乘,结果不变,可以用来验算乘法和使运算简便;熟练乘数中间和末尾有零、被乘数末尾有零等各种情况的乘法运算和乘法的简捷算法。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46页例3。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理解百位上的数乘被乘数所得的数的末位要写在百位上。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统编教材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第二单元三位数除多位数例11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除数和被除数末尾有0的情况和理解竖式计算中商的书写位置发生变化的算理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学生理解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中,如果用简便算法计算时有余数,还要在余数末尾添上在计算过程中消去的0,才是真正的余数。其算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第一单元珠算乘法1 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A理解并掌握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的运算顺序和积的定位法则。计算时,如果遇到被乘数中间或者末尾有零,懂得可以跳过去不乘的道理。B 能够用珠算正确地计算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说明《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6~77页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掌握0乘任何数都得0以及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为教学目标.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的乘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的复习,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本单元知识的整体结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多位数的意义和算理,系统地掌握计算法则,特别是被乘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算方法,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计算要求正确、迅速,方法要合理、灵活。复习时可分以下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3.
第一单元 乘数是两位数乘法 笔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通过转化成个两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再把两上部分积加起进行计算的。其中,用整十数乘一个数的简便算法,得数的书写位置是转折的关键;一位数乘两位的乘法,在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试商、求积经常用到,对笔算乘法、除法的正确率和速度的影响很大,是笔算乘、除法的基础,因此把这两部分提前作为口算教学内容。教材安排了4个例题。笔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由一般的笔算和特殊的笔算组成,用两位数乘的笔算是基础。先安排理解算理的例题2个,再压缩思维过程,总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应用法则笔算连续进位、求某一位数乘加都进位的乘法,安排例题2个。然后是笔算乘法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如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这说明了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正确的知识,而且要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发展。下面以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5册的《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教学为例。谈谈发展学生智能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5.
(一) 珠算乘法 A.教学重点:掌握珠算乘法拨珠计算的顺序与方法。 B.教学难点:乘数是两位数,乘时每次乘积拨珠的位置。 C.基础知识教学要求;①认识被乘数与乘数在算盘上的位置;②掌握乘数是一位数和乘数是两位数各自的定位方法;③掌握乘数是一、二位数的珠算乘法顺序及每次乘积的位置;④掌握底珠与顶珠的应用。 D.基本技能训练要求:①能用珠算计算一位数和两位数乘多位数;②能根据乘法交换律,把被乘数与乘数位置调换,再按珠算乘法计算;③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接近整百数的乘法。  相似文献   

16.
这里介绍几组速算法,可以使计算简便,并能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一、被乘数和乘数都是两位数,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相加等于10的。例:29×21=609,37×33=1221,91×99=9009。计算方法:在被乘数的十位数上加1,与乘数的十位数相乘,得乘积的百位(满10进作千位);再把被乘数和乘数的个位数相乘,得乘积的十位和个位(不满10只作个位,十位上写0)。二、被乘数和乘数都是两位数,十位数字都是1。个位数字是1~9的。例:13×15=195,19×18=342,19×11=209。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法中商不变的规 律,能说说它有什么作用吗? 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利用商不变的 规律,可以使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口算除法进 行简便计算。  相似文献   

18.
“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这一单元属计算教学,而计算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明白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进行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相似文献   

19.
数学第四册     
三、各单元教材内容的简要分析(一)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1.教材的编排体系。这个单元的教材分为五节:一位数乘两位数(包括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一位数乘三四位数,被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包括:被乘数的中间  相似文献   

20.
一、说教材“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内容之一 ,本内容拟用2课时进行教学 ,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乘数中间和末尾都没有0的三位数乘法。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和乘数是一位数、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题内容是两位数乘多位数笔算乘法的扩展 ,又是学习后继知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法、小数乘法等的重要基础。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制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三位数的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