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古代文论史上,王昌龄是完整而明确地提出意境的概念、确立意境范畴的第一人。他不仅深入分析了意境重要的审美特征,而且还以其“三境说”,揭示了意境的深层特点,并又在其“三格说”中探讨了意境营造的方法和途径,为形成和丰富这一最富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的意境理论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在意境理论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气"是《周易》的重要范畴。《周易》以阴气、阳气、阴阳相互转变为本,从本质上规定了"气"的内在存在性,所以《周易》中的"气"本身就是一个本体存在的元意识范畴,这也就规定和意味着"气"的美学意识和思维模式的初步形成。《周易》之"气"的美学意识和美学思维模式对我国古典文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猛 《黄山学院学报》2007,9(1):125-128
意境理论是中国古代诗学关于艺术形象创造和艺术价值评价的重要理论之一,从意境学说的萌芽、诗歌意境理论的成熟到诗歌意境美学理论的最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在意境理论的构造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二十四诗品》对24种表象不同诗歌意境的美学本质的阐释确立了意境理论在中国古代诗学体系中的显赫地位。  相似文献   

4.
《周易》对古典美学和文论批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周易》影响源远流长,上自读《易》“韦编三绝”的孔子和诸子百家,下及苏轼、刘熙载、王国维等,他们的美学及文论思想,均可见《周易》所遗留的演进痕迹。学术研究必须探本溯源。因此,研究中国古典美学及文论发展,必须自《周易》始。本文从微观的角度简要地概括了《周易》对古典美学和文论发展的十大影响,旨在引起学术界同仁的兴趣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意境是一个运用广泛的概念,它是我国古代文化长期孕育而形成的独特的美学范畴。意境范畴的生成、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也显示着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的过程。因此,为分析意境范畴丰富而复杂的内涵,我们应首先正本清源,对意境的起源作一个探索。“意”、“境”两字在秦汉时代并不是一个词,“意”训为“志”,如《国语·越语》曰:“巨行意”,意思就是“我实行志向而已”。“境”是土地疆界的意思。如《礼记·曲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论的发展中,王国维发掘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潜在体系,通过"意境论"对古代文论进行阐释并使之系统化;宗白华则是中国美学潜在体系的发掘者,通过"意境论"激活了一系列古老的理论范畴。他们首开了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先河,对中国现代文论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意境论的内涵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变化、扩充着,并且逐渐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由文论范畴衍变成文化范畴。意境论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的境界说既是对古代文论中意境说①的全面总结和新发展,又是对古代文论研究方法的新开拓。可以说,王氏的境界说是古代文论通向现代文论的一座渡桥。其历史贡献表现于:对清代和前代诗学的突破,对传统意境说的超越,对西方哲学、美学观念和科学的思辨方法的融合,使意境说由古代文化范畴融入了现代文论体系之中。意境说在明代中后期以及清代初期已经获得广泛运用与发展,而在叶燮以后,流行于诗坛的理论是王土赖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钢的肌理论、袁枚的性灵说等诗学理论,意境说沉寂了相当长一段时期。直至晚清王国维在《…  相似文献   

9.
“意境”是人们较为熟悉的美学范畴,它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对艺术形象的深刻而独到的认识。王国维的《人间词语》是“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而“意境”的直接理论源头却在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刘勰首次提出“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并将其视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可以说,刘勰是中国古代文论“意境”理论的奠基人,“意象”是“意境”的理论原型。  相似文献   

10.
借阴阳刚柔原理论文说艺,此乃中国传统美学里的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优良传统。究其渊源,其理论滥殇可追溯到人称“东方神秘主义”代表作的《周易》一书。作为华夏上古文明的结晶,由《经》、《传》合璧的《周易》一书对中国艺术的美学智慧有着深  相似文献   

11.
《周易》象数思维影响了民族思维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古代文学思想观念的演变和发展。天人合一、阴阳互动、通变致久等思想构成古代文论的哲学基础,而“言意之辨”、“意境说”等文学思想都和《周易》象数思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古代文论里程碑式的著作,他在著作中提出关于徐干文中盈满“齐气”。后来人们对此有不同的解释,笔者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觉得“齐气”为徐干的气性和文风,这又与《周易》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周易》为中国文字,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源头,西周以下各学术文学流派无不受《周易》之影响。探讨《周易》的内在思维特色,有助于理解中国文学创作、文论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4.
我搞《西游》是半途出家。还在八十年代初,我奉命筹组全国首届《西游》研讨会,作为专业人员当然想拿出成果来。但我原来是搞文艺理论、现代文学,而当时则改搞《文心雕龙》、古代文论。所以要立即转过来搞《西游》有一定难度。况且我手上只有一部人文1973年印的《西游记》,搞版本无可能,于是挖空心思写了有关艺术风格、猪八戒特性和美学方面的三篇论文,提交大会交流。会上宏文选见,使我大开眼界;其中特别引起我关注的论文中就有陈新先生的《西游记版本源流的一个假设》。后来收入由我负责编选的大会论文集《西游记研究》,由江苏…  相似文献   

15.
浅谈意境     
尤培成 《沧州师专学报》2002,18(2):15-17,19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意境是一种文学形象,广泛应用于诗歌、散文、绘画、园林等一切文学作品中,是中国古代作家艺术家所共同追求的审美目标,独具中国民族特色意境的形成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系统工程,即以情与景为基础,由创作者和欣赏者通过观察、体验、联想、想象所共同创造的一种艺术形象。研究意境的形成,对意境的创造和欣赏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古代美学是中国美学研究的根基,也是其主体部分,即使是在当代美学重建的过程中,它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古代美学研究涉及多方面、诸多问题,就新时期以来的研究状况而言,不但在研究方式和研究重点上出现了若干新的特点,而且还围绕着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形成了若干研究热点,古风曾归纳了10个热点,即"关于古代文论民族特色的讨论"、"关于古代文论当代价  相似文献   

17.
“物感”说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探讨并分析了艺术的发生论,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追求心物交融统一的特点,并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了后代的文论和诗论,影响了中国意境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谈审美意境     
本文就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中的重要课题“意境”进行了诗方面的探讨和研究。首先。援引历代文艺理论家的看法,认为“意境”就是有情之景,有情之境;其次“意”与“境”浑然一体,二者的辩证关系无庸置疑,只是在作品中,各有所侧重罢了。而“意境”的美学价值正在于它通过“移情”作用。创造出情与景浑、形神兼备的审美境界,既然,“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与批评的重要美学范畴,那么,笔者认为。要想创造“意境”,含蓄是最重要的手段。最后,观众的想象和联想是审美意境完成的重要因素,观众和艺术家互相促进,水涨船高。  相似文献   

19.
意象、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两个重要的审美范畴。意象是作品意境创造的重要因素,也是审美意境生成的前提、基础。意境的创造与生成离不开对意象的建构与赏玩。不同类型的意象或意象的不同组合方式,对于意境创造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今人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被它所囿。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发端,联系中国古代的美学理论,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